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选修6习题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Word版含答案
章末过关检测卷(一)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1~2题。
①元谋土林 ②横店影视城一角
③香格里拉的千湖山 ④松赞林寺
1.这四处景观中,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四幅景观中,横店影视城和松赞林寺属于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人工环境;元谋土林是流水侵蚀的结果、千湖山是洼地积水成湖,均属于天然环境。
答案:C
2.影响松赞林寺景观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岩石 C.科学技术
B.阳光 D.宗教信仰
解析:松赞林寺主要是藏传佛教寺院,影响其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宗教信仰。 答案:D
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3~4题。
3.图中箭头③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 ) A.台风、寒潮
B.地震、海啸
- 1 -
C.滑坡、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盐碱化
4.为了防止风沙侵袭包兰铁路,在宁夏沙坡头地区,人们用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从而很好地保护了包兰铁路,人们的这种做法与图中对应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本题组考查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关系。第3题,图中箭头③表示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物质和能量。当人类索取资源方式不合理时,就会造成环境问题,进而引发一些自然灾害,如乱砍滥伐可能导致滑坡、泥石流灾害。第4题,箭头①表示人类作用于环境,这个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本题是人类正面作用于环境。
答案:3.C 4.A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号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据此完成5~7题。
甲 乙 丙 丁 广东 四川 新疆 山西 ++ +++ + ++++ ++ +++ ++ + ++++ + ++++ +++ + 5.甲和丙代表环境问题分别是( ) ①寒潮 ②酸雨 ③水土流失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解析:甲环境问题山西严重,应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丙新疆严重,应是西北地区的土地荒漠化。
答案:B
6.乙类环境问题在广东省不严重的原因是( ) ①森林覆盖率高 ②地形 ③降水充沛 ④纬度位置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乙环境问题在山西最严重,新疆次之,而广东、四川很少见,可判断应是寒潮,广东纬度偏低,北部又有南岭的阻挡,所以寒潮几乎不会到达。
- 2 -
答案: B
7.为治理丁类环境问题,广东省采取的措施有( ) A.改进种植制度 C.退耕还牧
B.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D.改善冬季供暖设施建设
解析:丁类环境问题是酸雨,是大量使用矿物燃料产生酸性气体所致,有效措施为优化燃料消费结构。
答案:B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空气中CO2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8~9题。
8.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地下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9.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沙漠化 C.石漠化
B.泥石流 D.滑坡
解析:第8题,由图知,柏树林植被条件下CO2浓度最低,营造柏树林,可有效减慢石灰岩地区岩石的溶蚀速度。第9题,该地植被破坏易形成石漠化。
答案:8.C 9.C
10.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文字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
①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①要求人们不要竭泽而渔,②说明保护森林要砍伐和抚育相结合,③说明统治者应该保护好本国的山川植被,这些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④说明火烧山林,这样
- 3 -
不仅会造成植被的破坏,而且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不利于土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C
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小鱼。据此完成11~13题。 11.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的结果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的结果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解析:注意捕上来的多是小鱼,而不是死鱼。 答案:D
12.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网眼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解析:主要是针对过度捕捞而采取的对策。 答案:A
13.“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表达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题是( ) A.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 B.颁布保护环境的法律,建立环保机构 C.加强全球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D.进行国土规划,搞好国土整治 答案:C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即是其中的一条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14~15题。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