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优质教案】全套
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
10.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七、学案导学评价 教师课堂活动:
1.讲授清楚:内容科学、必要、恰到时机,语言准确精练,时间适当。
2.问题明确:引导学生将学生精力集中在教学重点、难点上,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能力的发展。
3.活动有效:结合学习任务、角色及互动关系,创设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或探究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深化对正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受。
4.反馈及时:积极的即时评价和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能引导学生辨别正误,深化认识、逐步形成知识结构。
5.调控得当:能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即时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安排,激发学习潜力、积极性和创造性。
6.作业适量:作业难度和数量适当,练习要求明确具体,对不同程
度的学生有切合实际的要求。
学生课堂活动:
1.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训练有素。 2.参与面广:积极响应教师的热切期待,参与学习活动兴趣浓厚。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充满自信、积极进取、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3.思维活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能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对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充分,结论领悟深刻,受到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4.达标程度:反馈形式多样有效,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达成度达到90%以上,培养并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第( 一 )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三、本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习一 ………………………………………1课时
第 1 课时
一、课题:秒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带秒针的实物钟表,多媒体课件 五、课前预习设计:认识钟面,读出时间。 六、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 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同时,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情感因素。】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简单的一问,既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初步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从而真正意义做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人为本。】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