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年苏教版(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复习提纲
米勒实验的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厌氧中的各种成分能够转变成为有机小分子。 4、原始大气和现在大气的最重要的区别是: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含氧气。因此,第一个出现 的原始生命一定是厌氧型。 5、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遗迹。
化石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等;越新形成的地 层中,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越高等。 6、植物进化历程: 原始苔藓植物 原始的藻类 原始蕨类 原始种子植物
7、动物进化历程: 原始单细胞动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 原始鱼类 原始两栖 原始鸟类 原始爬行类 原始哺乳类
8、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9、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常说。这一学说被誉为“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常说的结果。
10、人类起源于古猿。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南方古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是脑容量的增加。 第十七章 动物的运动(复习资料)
1、动物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游泳、爬行、行走、跳跃等。动物通过运动可以适应环境,提高生存能力。
2、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①呈流线型,利于减小飞行阻力。②骨中空,利于减轻体重③前肢特化为翼,被羽毛,利于飞行。④胸骨及胸肌发达,利于展翅。⑤直肠短,利于粪便随时排出,减轻体重。
3、动物运动的能量来源:直接来源是 ATP
;根本来源是:食物;最终来源是:光能。
食物被动物消化吸收后,营养物质随备注循环进入细胞。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 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另一部分主要暂时贮存在一种被称为 ATP的能源物质中。食物(消化吸收)细胞(呼吸作用)ATP (提供能量) 鸟类飞行、马奔跑等。
4、蚂蚁的运动方式:前足+后足+另一侧的中足为一组,剩下的另外三条足为另一组,交替运动。
5、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结(如关节)三部分组成。骨——有杠杆作用、骨连结——有支点作用、骨骼肌——有动力作用。
6、骨骼肌两端的肌腱,附着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相邻的骨上(对照书本上的图理解)。 人和脊椎动物肌肉的收缩和舒张,都是在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
7、人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而人在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同时肱 三头肌收缩。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