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3水生兽医考试真题带例题分析

2013水生兽医考试真题带例题分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2:42:47

2013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水生动物类)部分试题

A1型题

23、引起鱼体组织主动性充血的常见原因是(B)

A、栓塞 B、炎症

C、血管受压 D、心功能障碍

解析:引起炎症的病因都可以引起充血,仅其强度有所不同。充血往往是炎症的早期变 化之一。

24、不会发生渗出性出血的血管是(D)

A、毛细血管 B、小静脉 C、小动脉 D、大动脉

解析:渗出性出血发生于毛细血管、小静脉及小动脉。 25、可发生液化性坏死的组织器官是(A)

A、脑 B、肝脏 C、脾脏 D、肾脏

解析:液化性坏死的组织,因受蛋白分解酶的作用,细胞死后迅速被分解而变成液体状 态,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炎症时的组织化脓,就是一种液化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常 见于脑组织,因为脑含水分及磷脂类物质较多,蛋白质含量较少,磷脂对凝固酶有抑制 作用。因此脑组织坏死后,很快发生液化,变成乳糜状物质,以后坏死物质被吞噬吸收, 即遗留不规则的囊腔。

26、不属于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是(B)

A、变质 B、再生 C、渗出 D、增生 解析: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炎症局部除出现红、肿、 痛及功能障碍外,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如白细胞增多、特异性抗体形成等。 27、鱼类损伤最轻的渗出性炎症类型是(A)

A、浆液性炎症 B、出血性炎症 C、化脓性炎症 D、纤维素性炎症

解析:浆液性炎症和其他炎症比较,是损伤最轻的一种。这类炎症结局一般良好,炎症 消退后,浆液性渗出物可完全被吸收,损伤的被覆细胞被再生修复,不留痕迹。 28、在慢性增生性炎灶中,实质细胞通常会出现的病变是(B)

A、坏死 B、萎缩 C、变性 D、肿胀

解析:慢性增生炎症常常造成器官组织的硬化,主要原因是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所致, 同时实质细胞萎缩。

29、HE染色颗粒变性细胞时,胞浆中呈红色且可溶于稀醋酸的颗粒物质的成分是(D)

A、脂肪 B、糖类 C、核酸 D、蛋白质 解析:记忆性问题,不解释。

30、病毒侵入细胞后,合成病毒蛋白质的细胞器是(C)

A、线粒体 B、溶酶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解析:

31、淋巴囊肿组织的质地通常表现是(B)

A、质韧 B、有弹性 C、无弹性 D、固而坚实

解析:淋巴囊肿病毒属虹彩病毒科,主要感染海水鱼类,形成一种菜花状或桑葚状的肿 瘤。病鱼皮下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被病毒感染,形成淋巴囊肿细胞,因此是具有弹 性的。

32、可引起日本鳗鲡鳃上皮组织中出现梨形胞囊结构的病原体是(A)

A、细菌 B、霉菌 C、病毒 D、衣原体

解析:日本鳗鲡鳃部由于一种分类地位不明的低等的菌类寄生,会造成鳃部出现许多肾 脏形和梨形的胞囊,囊内有许多球形孢子,其内有一个球形包涵体。

33、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时,引起虹鳟稚鱼皮肤基底细胞萎缩和坏死,该维生素是(A)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分析:虹鳟稚鱼期由于缺乏维生素A,常造成皮肤基底细胞萎缩,整体细胞排列紊乱, 基底细胞萎缩后,表皮细胞得不到补充,最后坏死。

34、引起三角帆蚌瘟病的病毒可在消化腺细胞内形成的包涵体是(B)

A、嗜碱性、细胞质包涵体 B、嗜酸性、细胞质包涵体 B、嗜碱性、细胞核包涵体 D、嗜酸性、细胞核包涵体

解析:该病毒属于砂粒病毒科(又称嵌砂样病毒科)。在病蚌的肝、胃肠细胞

的胞浆内有大量嗜酸性病毒包涵体,包涵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6-10微 米。

35、鲍脓包病的病原体是(B)

A、无乳链球菌 B、河流弧菌 C、柱状黄杆菌 D、嗜水气单胞菌

解析:鲍脓脓疱病病原体是河流弧菌Ⅱ型,感染对象以幼鲍和稚鲍为主。腹足肌肉颜色 发白变淡,出现一个微微隆起的白色脓疱,脓疱破裂后流出大量白色的脓汁,镜检脓汁 发现有运动能力的杆形细菌。

36、被神经坏死病毒感染的神经细胞发生扩张的细胞器是()

A、内质网 B、线粒体 C、细胞核 D、高尔基体 37、被苏丹黑染成蓝黑色的物质是(B)

A、核酸 B、脂肪 C、蛋白质 D、纤维素

解析:苏丹染色,脂肪被染成橙黄色;油红O染色(苏丹Ⅱ染色),脂肪被染成红色; 苏丹黑B染色,脂肪被染成蓝色或蓝黑色。 38、石蜡切片制作中,二甲苯的作用是(?)

A、固定 B、净洗 C、脱水 D、脱蜡

39、不能借助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的病原生物是(A)

A、病毒 B、细菌 C、真菌 D、寄生虫 解析:白送分的题目,不解释。 40、病毒滴度测定的金标准是(C)

A、空斑试验 B、转化试验

C、终点稀释法 D、免疫荧光试验

解析:空斑试验是纯化和滴定病毒的重要手段,但有些病毒或毒株不能形成空斑,不 适用于空斑测定。终点稀释法是用确定病毒对动物的毒力和滴度的重要方法,可测定几 乎所有种类的病毒,包括不能形成空斑的病毒。对于水产动物病毒,一般采用半数致死 量(LD50)和半数感染量(TCID50)作为病毒滴度的测定方法。 41、决定草鱼出血病检疫隔离期长短的病程阶段是(A)

A、潜伏期 B、前驱期 C、充分发展期 D、恢复期

解析:潜伏期:从病毒侵入鱼体到出现症状以前的一段时间叫潜伏期,此期间鱼的外表

无任何症状,活动与摄食均正常,检疫隔离期的长短,是根据潜伏期的 长短而定的。

前驱期:期限很短。这时期的特征为病鱼已开始出现症状,但不够明显,出现的症状也

还不是这种病所特有的。

充分发展期:出现这种病的典型症状,病鱼有了明显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的改变,以为

疾病的高潮期。

42、斑点叉尾鮰病毒感染鱼体后,病毒集中的主要部位是(C)

A、肝、胰 B、胃、肠 C、脾、肾 D、脑、心

解析:斑点叉尾鮰病毒在病鱼体内含量最高的器官是脾、肾。 43、大菱鲆疱疹病毒主要侵染鱼的细胞是(D)

A、肌细胞 B、血细胞

C、肠道上皮细胞 D、体表上皮细胞

解析:大菱鲆疱疹病毒侵染鱼体表皮肤或鳃组织的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肥大成巨大细 胞。

44、可被淋巴囊肿病病毒感染的鱼是(D)

A、鲤 B、草鱼

C、真鲷 D、斑点叉尾鮰

解析:淋巴囊肿病毒可感染真鲷、牙鲆、大菱鲆等。 45、患淋巴囊肿病的病鱼体表囊肿物属于(C)

A、淋巴瘤 B、血管瘤 C、皮肤瘤 D、脂肪瘤

解析:表皮下,结缔组织内的成纤维细胞是淋巴囊肿病毒的主要靶细胞,致使该细胞形 成淋巴囊肿细胞,随着囊肿细胞的增殖、发育和聚集,菜花样囊肿物即出现在鱼的体表。 46、鲤春病毒血症的病原是(B)

A、虹彩病毒 B、弹状病毒 C、呼肠孤病毒 D、异疱疹病毒 解析:鲤春病毒(SVCV)粒子呈棒状或子弹状,属弹状病毒科。鲤春病毒病又称鳔炎症, 以鳔壁出血为主要症状,农业部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OIE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 47、患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病鱼视网膜病理特征是(A)

A、空泡 B、萎缩 C、增生 D、畸形

解析:脑神经组织和视网膜是主要靶器官,可见病鱼中枢神经组织脑细胞和视网膜细胞 空泡化。

48、不属于对虾黄头病毒的鉴定方法是(B)

A、原位杂交法 B、组织压片法染色

C、酶联免疫吸试验(ELISA) D、逆转录-聚合链式反应检测(RT-PCR)

解析:组织压片法是用于检测组织中是否存在黄头病毒,而不是鉴定该病毒。黄头病病 原学鉴定方法:1、原位杂交法;2、RT-PCR检测法;3、免疫检测技术,如Western blot、 ELISA和免疫荧光等。

49、肝胰腺细小病毒感染对虾的主要细胞是(B)

A、肌细胞 B、上皮细胞 C、神经细胞 D、成纤维细胞

解析: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肝胰腺坏死和萎缩,肝胰管上皮细胞的细 胞核过度肥大,核内有1个大而显著的包涵体。病虾无特有症状,体表附着物多,偶然 发现尾部变白。

50、罗氏沼虾白尾病爆发时,应采用的方法是(A)

A、扑杀 B、水质调节 C、药物治疗 D、疫苗接种

解析:罗氏沼虾白尾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在2008年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 病,OIE将其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病毒检出阳性的苗种场应停止生产,繁殖场亲虾和 苗种检疫阳性的全部扑杀,并按有关规定对发病养殖区、用具和种虾做无害化处理;检 疫阳性虾禁止用于繁殖育苗、放流或直接作为水产饵料。 51、牡蛎幼虫面盘病毒包涵体存在的主要细胞是(C)

A、血细胞 B、肌细胞

C、上皮细胞 D、成纤维细胞

解析:牡蛎幼虫面盘病毒主要感染面盘、口部和食道的上皮细胞,并形成浓密的圆球形 细胞质包涵体。

52、鲢、鳙等的白皮病流行适宜水温是(D)

A、12℃以下 B、15~17℃ C、20~22℃ D、25℃以上

解析:白皮病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流行水温25℃以上。本题为简单的基础题型。 53、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是(C)

A、无乳链球菌 B、柱状黄杆菌 C、嗜水气单胞菌 D、荧光假单胞菌

解析: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农业部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54、斑点叉尾鮰患慢性型鮰类肠败血症的典型症状是(C)

A、烂鳃 B、肌肉白浊 C、头盖穿孔 D、红鳍红鳃盖 解析:鮰类肠败血症是由爱德华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疾病。主要有“头盖穿孔型”和“肠 道败血型”两种典型类型。头盖穿孔型又称慢性型;肠道败血症又称急性型。 55、容易被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鱼类(D)

A、鲤 B、鲫

C、草鱼 D、日本鳗鲡

解析:水生动物中,日本鳗鲡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特别易感,牙鲆、大菱鲆对迟缓爱德华 菌也有较高的敏感性。此外,鲫、虹鳟、黑鲈、真鲷、鲻、斑点叉尾鮰、鳙、罗非鱼等 多种淡水鱼类以及牛蛙、青蛙、中华鳖等两栖类也可感染。 56、巴斯德菌病的病原是(D)

搜索更多关于: 2013水生兽医考试真题带例题分析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3年执业兽医资格考试(水生动物类)部分试题 A1型题 23、引起鱼体组织主动性充血的常见原因是(B) A、栓塞 B、炎症 C、血管受压 D、心功能障碍 解析:引起炎症的病因都可以引起充血,仅其强度有所不同。充血往往是炎症的早期变 化之一。 24、不会发生渗出性出血的血管是(D) A、毛细血管 B、小静脉 C、小动脉 D、大动脉 解析:渗出性出血发生于毛细血管、小静脉及小动脉。 25、可发生液化性坏死的组织器官是(A) A、脑 B、肝脏 C、脾脏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