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答题思路归纳

地理答题思路归纳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6 12:56:33

75、土壤次生盐碱化

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中亚灌溉农业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河谷等地 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大气降水少,蒸发旺盛,以灌溉水源为主; 地形低洼;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发生的时间: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与覆盖;合理灌溉,采取喷灌、滴灌等;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7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气温高;②静水;静风;③海域相对封闭。

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产生的危害: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大量繁殖,水体缺氧,鱼类死亡。

77、地表沉降(城市)

原因:过度抽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漏斗

危害:地表塌陷,建筑物倒塌;地下管道、地铁等基础设施破坏;城市内涝加剧;沿海出现海水倒灌等 措施:雨季回灌,补充地下水;跨流域调水;修水利工程;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等

78、咸潮

成因: 自然原因:降水量少,河流径流量少;潮汐涨退(天文大潮时严重);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 人为原因:滥挖河沙;沿海湿地生态系统破坏等 危害:水质变差,影响人们生产生活;沿海土地盐碱化;

措施:从上游水库调水,引淡压咸;植树造林,建设沿海防护林;禁止滥挖河沙;发展节水产业等

79、东北地区湿地问题

? 三江平原多湿地的原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且集中夏季;平原地形地

势地平排水不畅;河流众多;地下有永久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

? 湿地的生态效益:调节气候、增加湿度、减小温差、调蓄洪峰、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生物多样性 ? 湿地破坏的影响:气候变干、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旱涝多发、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生物多

样性减少、水质变差等。

? 对策:保护湿地,退耕还湿地。

80、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问题

? 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自然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光照充足日照时数长、热量条件较好降水丰富;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灌溉

社会条件: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地广人稀适合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高;临近辽中南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政策扶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 不利因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临近冬季风源地、易受低温寒潮冻害的影响;季风气候旱涝灾害多发; ? 主要农作物:春小麦(春种夏末收)、玉米、水稻、大豆、甜菜、亚麻等 ? 问题:黑土流失,造成黑土地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

? 原因: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且集中夏季;只种不养;植被破坏,生态环境破坏等 ? 措施:平整土地、沟谷整治;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植树造林

13

81、东北的森林资源(全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全国最大的木材供应地)

? 森林的生态效益:调节碳氧平衡、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径流、防风固沙、

保护农田、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 森林破坏的影响:气候变干、气候变暖、温差增大、降水减少、旱涝多发、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

降、生物多样性减少、风沙加剧、水土流失等。

? 东部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采育失调;超采严重;采伐以皆伐为主;毁林开荒、樵柴、滥砍滥伐;

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等。

? 治理措施:合理采伐,采育结合;积极营造人工林;促进珍贵树种更新;破坏严重地区建自然保护区;

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增加林产品的附加值;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

82、东北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原因

? 河流的流量大——原因:纬度高蒸发量小;季风气候降水较丰富; ? 河流的含沙量小——原因: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好,水土流失较轻

? 河流的结冰期长——原因: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下

? 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有两个汛期春汛和夏汛——春汛的原因:有季节性融雪(3~5月)夏汛的原因:温

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因此河流进入汛期

83、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限制因素:旱涝、盐碱、风沙---中低产田的集中分布地区

? 春旱:冬春季节降水少、气温回升快、多大风、蒸发旺盛;径流量少,正值春播需水量大;工农业发

达、人口稠密,需水量大;污染严重

? 春旱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做好农田水利建设;人工増雨; ? 夏涝: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势地平排水不畅;河流淤塞地上悬河等; ? 夏涝措施:兴修水利工程;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建分洪泄洪区等; ? 盐碱化:春季严重(前面有)

? 风沙: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多大风;植被覆盖率低;沙质地表沉积物;人类活动破

坏植被。

? 风沙治理措施:植树造林(三北防护林)

84、首钢搬迁曹妃甸

为什么迁:首钢位于北京城的西部上风上水位置,对北京大气和水造成污染;用水紧张;资源不足等 曹妃甸的区位优势: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迁安)、煤炭、石油等资源能源分丰富;天然深水良港,交通运

输便利;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低;接近国内外市场;国家政策支持等

85、长江洪涝问题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大;降水量大,降水持续的时间长,降水集中; 地形: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上游与中下游的落差大,来水快; 河流:长江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且为湿润地区汇集的水量大;部分河道弯曲,特别是荆江河段,排水不畅; 中上游地区植被的破坏,导致其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入河,淤积河道,导致其泄洪能力下降; 中游河段的泥沙淤积以及围湖造田,使湖泊萎缩导致其对洪水的调蓄功能减弱; 上中游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减少水土流失; 退耕还湖,加强滞洪与调洪的能力; 修建水利工程(三峡);加固大堤;截弯取直,疏浚河道;建分洪泄洪区;加强对暴雨洪涝的监测和预报,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洪泛区的土地管理;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提高人们防灾意识和救灾能力;做好防洪及救灾预案;买防洪保险等; 14

自然 原因 原因 人为 原因 措施

86、长江三峡修建的意义

防洪:减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发电:缓解华东华中地区能源紧张状况;加大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缓解大气污染问题;缓解铁路运输压力; 航运:上游河道变宽水位上升,急流险滩淹没;为中下游枯水期补充径流;所以提高了航运能力 养殖、供水、旅游、南水北调等 87、江南丘陵地区的红壤

特性及措施:有机质少(增施有机肥-提高肥力)、酸性强(增施熟石灰—降低酸性)、土壤黏重(掺沙子—

—降低黏度);种植耐酸性的植被抑制水土流失

88、 四川盆地

成都平原的农业区位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条件好,雨热同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灌溉水

源便利;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市场广大

限制性因素:光照不足(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多云多雨,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多)

酸雨严重:生产生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大量酸性气体;盆地污染物不易扩散;降水多多雾易形成酸雨; 89、 青藏高原

气候:气温低(海拔高,空气稀薄保温效应差);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降水少;光照充足(纬度低

太阳高度角较大;少云少雨;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 河谷农业:青海(湟水谷地),西藏(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势低,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降水丰富,临近水源,土壤肥沃。主要粮食作物:青稞 小麦 豌豆

主要能源:太阳能、地热能(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风能、水能(水量大,落差大) 垂直地带性: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自然带类型多(纬度低,相对高度大) 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比北坡低(降水多) 90、云贵高原

地形特征:以高原为主,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典型(峰丛、峰林、溶洞、地下暗河、石笋、钟乳石、石柱等,成因是流水溶蚀)

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丰富,集中夏季(纬度低,海拔较高,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 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双版纳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受南亚季风影响,冬季东北风,夏

季西南风)

91、海南岛

位置优势:地处陆地和海洋国土结合部,开发海南资源的基地;靠近港、澳台,靠珠江三角,邻东南亚。

南海是我国通往亚、非、欧三角的海上通道。

资源优势:热带资源优势:光热资源丰富(一年三熟的农作物),动植物资源丰富

海洋资源丰富:生物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热带海滨风光、热带岛屿风光、民族风情(黎族)

开发产业布局:海岸带是开发重点,发展以港口建设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丘陵和台地环带适宜发展热带农

业(热带水果、花卉、反季节蔬菜等;山地丘陵带首要任务是恢复和保护热带森林植被,其次是发展旅游业。

92、台湾岛

地理位置:北回归线横穿南部,低纬度,大部分在亚热带,南部有小部分在热带;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

海峡与我国大陆福建隔海相望。

地形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东部台湾山脉,主峰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南部的最高峰。西部有较

宽阔的平原。岛上多火山、地震。河流短促、水能丰富。

物种丰富:热带亚热带气候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垂直地带性显著; 西部晒盐(布袋盐场):该地地处泥沙海岸段,沙滩广布,便于积水晾盐;地处夏季风的山地背风坡,降

水少,日照充分;台湾岛处于亚热带和热带,气温高、蒸发强烈,海水易蒸发。

火烧寮多雨:台湾岛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沛;台湾岛位于西太平洋,极易受热带风暴的影响,

加大降水量;火烧燎地处台湾山脉的迎风坡上,形成地形雨;

15

搜索更多关于: 地理答题思路归纳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75、土壤次生盐碱化 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中亚灌溉农业区、两河流域、尼罗河河谷等地 产生原因: 自然原因:大气降水少,蒸发旺盛,以灌溉水源为主; 地形低洼; 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只灌不排); 发生的时间:春季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稳定。 治理措施:引淡淋盐;井排井灌;生物措施与覆盖;合理灌溉,采取喷灌、滴灌等;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76、赤潮 我国典型地区:珠江口、杭州湾、渤海等 产生的原因: 自然原因:①气温高;②静水;静风;③海域相对封闭。 人为原因:①沿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排入海洋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多;②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③由于海洋开发程度高和养殖业规模的扩大,严重的污染了养殖水域。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