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连理工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合集
筹划电视频道——丰富图文内容
一、教材分析:
《筹划电视频道——丰富图文内容》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B版课本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本课是继学习了演示文稿的插入、文字的编辑与保存后的内容,为后面学习自定义动画和超级链接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打开已有的文稿,掌握插入艺术字、图片、剪贴画、自选图形的方法;根据作品需要对插入的幻灯片对象进行修饰。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获得插入艺术字、图片、剪贴画、自选图形的操作方法。
在练习中体验对插入对象的修饰方法,掌握对象“属性”工具的使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页面的合理布局,形成整体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教学重点:在探究过程中掌握对象的插入方法。
教学难点:插入对象“属性”工具栏的使用;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册已经学习过WORD中艺术字、图片等对象的插入。对对象的插入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上一节课学生已经接触到powerpoint软件的界面,自己创设了电视台,在课后也设计了自己电视台频道的手稿。这节课请同学们将自己的电视台频道用不同的对象丰富起来。
教法:指导式教学法
学法:合作探究学习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网络电子教室、学科网站与视频文件、图片 四、教学过程 内容 创设情境 展示示范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建立了自欣赏示范图,从中指己的电视台,那么这节课我们来为出“艺术字、图片、自选自己的电视台设计一张频道介绍图形”等元素。 的画报。请观察在示范图中都有哪些对象? 合作探究 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文件夹 可以独立完成任1、新建文稿 中建立名为“练习“的演示文稿。 务,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寻 求其他同学及老师的帮助 指导学生通过 插入“艺术合作探究艺术字的插2、艺术字 字”学会艺术字的插入与修饰。 入与修饰,用自己的语言 1)学习插入与修饰 请个别同学表述并示范操作表述操作过程,并示范给 2)练习艺术字过程 其他同学。 的插入(插入艺术字“我学 会插入艺术字了!) 1 / 23
3、图片 结合“图片”向学生介绍 了解不同种类的图图片的分类 图片的分类 片 剪贴画 自选图形 来自文件 指导学生通过 插入“剪贴合作探究剪贴画的插1) 剪贴画 画”学会艺术字的插入与修饰。 入与修饰,用自己的语言l 插入与修饰 请个别同学表述并示范操作表述操作过程,并示范给l 练习剪贴画的插入过程 其他同学。 (插入剪贴画“玫瑰” 2)来自文件的图片 指导学生通过 插入“来自文 l 插入与修饰 件的图片”学会艺术字的插入与合作探究来自文件的(利用图片工具栏中的修饰。 图片的插入与修饰,用自工具对图片进行修饰,这是在学生练习用图片工具栏的己的语言表述操作过程,一个难点。) 工具进行修饰时要注意个别学生并示范给其他同学。 l 练习来自文件的的指导。 掌握能力强的同学帮图片的插入 助个别学生。 请个别同学表述并示范操作 3)自选图形 过程 l 插入与修饰 (基本图形的组合是技 指导学生通过插入“自选合作探究自选图形的能目标中的第二个难点) 图形”学会艺术字的插入与修饰。 插入与修饰,用自己的语l 练习自选图形的插入 在基本图形组合环节需要选言表述操作过程,并示范择多个基本图形,这里需要给学生给其他同学。 指导或者示范。 同时选择多个图形 请个别同学表述并示范操作过程 知识拓展 请同学们打开上节课保存 独立打开已有文1、打开“小小电视台”的“小小电视台”文稿。 稿,有困难的同学可以通文稿 在黑板上出示演示文稿保存过学科网站中的“演示文 的“路径”。 稿打开”的网页。 对有自主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进行 利用powerpoint软 帮助。 件对课前准备的小小电视2、请同学们以今天学习 台频道介绍的手稿进行设的对象来设置自己的电视台参与到有困难的学生设置中置 频道介绍。 去,给学生以指导。 结合自己的作品介绍3、作品展示 从学生作品中选择有代表自己的设计思路与设置过性的作品进行展示。 程 板书设计 筹划电视频道 ——丰富图文内容 一艺术字的插入 2 / 23
二、图片的插入 剪贴画 来自文件 自选图形 《我来当导演——设置自定义动画》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我来当导演——设置自定义动画》下面我从该课的设计理念、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八个方面来说明本课,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设计理念:
(一)本课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培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教学核心,塑造学生注重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二)在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和小组协作学习环境的创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在体验感受中学习。引导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究,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发展个性和与人合作,以及在失败中找到成功,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B版)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知识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是演示文稿的画龙点睛之处,也是它的核心魅力所在。本课内容最大特点是使演示文稿由静态变为动态的,上课时若能抓住这一点,便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其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为对象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并调整参数以及为对象调整叠放次序 会调整自定义动画的播放顺序和开始方式 2.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观察能力和鉴赏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欣赏蕴涵在运动中的美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终生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自定义动画效果的设置和自定义动画顺序的设置。 五、教法: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节课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赏识教育法”等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探索型的教学模式。 六、学法: 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针对这一情况我把学生以四人为一个小组分成若干小组,并把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分散在各小组中。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这些能力较强学生充当“小老师”角色,随时帮助其他学生答疑解难,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所以,我设计的学法是“探究式学习、小组协作学习”。 七、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3 / 23
通过教师演示动画效果,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动画是怎样形成的。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学习本课内容的热情。引导学生扮演角色“导演”,让“小小电视台”里的角色都动起来。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对演示文稿动画设置跃跃欲试,从而为本课的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情境。
(二)任务驱动,小试身手 本部分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利用任务设置,步步设疑,同时鼓励学生质疑、解疑。步步驱动,层层深入,直至把问题解决。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和小组协助完成4个任务,从而掌握设置自定义动画相关知识要点。 任务1:让太阳升起 任务2:动画自动播放 任务3:太阳从房后升起 任务4:小鸟先飞过,太阳再升起 教师抛砖引玉,由任务1提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利用任务1作品展示评价,引导学生质疑,从而进入任务2、任务3的探究学习。最后教师又因势利导通过设疑引出任务4,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三)知识拓展,锦上添花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让学生灵活运用新知,潜移默化的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乃至思维的发散。让学生通过创作交流,拓展知识,多元发展。教师设疑,学生答疑,引导学生利用知识迁移进一步完善“小小电视台”的内容。 为此设置了两个问题: 1.演示文稿里都有哪些对象可以设置自定义动画? (引导学生给“小小电视台”其它几张幻灯片里的对象加上适当的动画) 2.想想看! (1)自定义动画都能实现哪些动画效果? (2)你还有更好的的创意吗? (引导学生利用老师给的素材,扩充小小电视台的内容。) 并且,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师评和互评。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在“评”中,得到一次提高和取长补短的学习机会;学生逐步养成欣赏他人作品、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教师的评价:更多是给予鼓励,让学生充满创作的动力。 (四)课堂小结,分享收获 通过设置了两个任务: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 2.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收获呀! 分别实现了: 1.通过教学总结,进一步强化本课知识点。 2.通过学生分享交流,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分享收获的喜悦。 八、教学评价
1. 本节课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了师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通过这几种方式推动课程内容层层推进。
2.本节课由于突出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将课堂还给学生,努力营造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勤于动手、勇于实践;从完成任务情况看,知识目标完全达到,能力、发展和情感目标基本实现。 4 / 2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