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检测(二)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 Word版含答案
错误;据C项分析,若改变的条件为CO2浓度,且P>K,则说明一定是在CO2浓度饱和点之前提高了CO2浓度,即M>N,D正确。
20.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某种植物气体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O2吸收量,e点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是12 B.若a代表O2吸收量,可以判断d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一定来自线粒体 D.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e点向右下移动
解析:选D 若a代表O2吸收量,e点时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是8,A错误;若a代表O2吸收量,d点表示光补偿点,光合作用从d点以前已经开始,B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c点时植物根部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错误;若a代表CO2释放量,提高大气中的CO2浓度,光饱和点(e点)增大,向右下移动,D正确。
21.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的有关问题,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实验中,先向气球中加入10 mL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后向气球中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气球,置于装有30 ℃温水的烧杯中,用重物拴住并固定,再将整个装置置于30 ℃的恒温水浴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后30 min烧杯内液面发生了变化,原因可能是酵母菌只进行了无氧呼吸 B.为了消除环境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应将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注入气球作为对照实验
C.如果要确认气球内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可以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 D.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体积先增大后减小
解析:选D 实验刚开始时,气球内含有氧气,酵母菌可能先进行有氧呼吸,氧气减少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气球膨胀,烧杯内液面上升;为了消除环境因素带来的实验误差,应将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注入气球作为对照实验;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有酒精,所以可以通过检测发酵液中是否含有酒精来确定气球内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体积先不变,然后增大。
22.如图表示蝴蝶兰在正常和长期干旱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9
A.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0~4时不产生ATP和[H] B.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10~16时不能进行暗反应 C.正常条件下,12时CO2吸收速率最大,植株干重最大 D.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通过夜间吸收CO2适应环境
解析:选D 在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0~4时由于没有光照不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ATP和[H],但仍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和[H],A错误;在长期干旱条件下,叶肉细胞在10~16时虽然不吸收CO2,但能利用夜晚储存的CO2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正常条件下,12时蝴蝶兰对CO2的吸收速率达到最大,表明此时积累干物质的速率最大,之后虽CO2吸收速率减小,但干重一直在增加,故植株干物质积累达到最大的时间约是19.5时,此时植株干重最大,C错误;在长期干旱条件下,夜间(如0~4时)蝴蝶兰叶片表皮细胞的气孔打开吸收CO2,为白天的光合作用准备原料,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气孔关闭,以免植物体内水分通过气孔散失,这种特性有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的环境,D正确。
23.如图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某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中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
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适宜温度更高 C.温度在30 ℃左右时真正光合速率最大
D.若温度保持25 ℃,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 黑暗,该植物不能正常生长
解析:选D 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需要更多的酶参加,因此温度主要影响暗反应阶段,A项正确;由图示可知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30 ℃左右,呼吸作用最适温度为40 ℃左右,B项正确;由图示可知真正光合速率最大时为8,此时对应的温度为30 ℃,C项正确;温度保持在25 ℃时,12 h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4,12 h黑暗时的呼吸速率为2.5,两者差值大于0,因此该植物能正常生长,D项错误。
10
24.仙人掌等多肉植物生长于热带干旱地区,这些植物经长期适应和进化,发展成特殊的固定CO2的方式——景天酸代谢途径(如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晚上气孔开放,CO2被PEP固定为OAA再被还原成苹果酸储存到液泡中 B.白天这些多肉植物通过光反应可生成[H]和ATP
C.白天气孔关闭,暗反应固定的CO2均来自细胞质基质中的苹果酸直接脱羧 D.采用景天酸代谢途径可防止仙人掌等多肉植物在白天大量散失水分
解析:选C 在热带干旱地区,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一般是白天气孔关闭晚间开放,由图知,在晚间CO2+PEP→OAA→苹果酸,A项正确;光反应的产物是[H]和ATP,B项正确;光合作用暗反应固定的CO2,一部分来自细胞质基质中苹果酸脱羧,一部分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分解,C项错误;白天气孔关闭,能有效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大量散失,D项正确。
25.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光照相同时间,在20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3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与30 ℃相等
C.如果该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处4 h后重(X-1)kg,然后光照4 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3/4 kg·h
D.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解析:选B 光照时间相同,在25 ℃左右植物的CO2吸收量最大,即净光合速率最大,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A错误;光照时间相同,30 ℃时总光合速率为3.50(净光合速率)+3.00(呼吸速率)=6.50(mg/h),35 ℃时总光合速率为3.00(净光合速率)+3.50(呼吸速率)=6.50(mg/h),二者相同,B正确;若该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处4 h后重(X-1)kg,代表呼吸速率为1/4 kg·h,然后光照4 h后重(X+2)kg,代表净光合速率为(1+2)/4=
-1-1
11
3/4(kg·h),则总光合速率为1/4+3/4=1(kg·h),C错误;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蒸馏水,则容器内的植物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有氧呼吸,由于有氧呼吸吸收的O2量和释放的CO2量相等,因此,容器内的气体总量不变化,在黑暗条件下并不能测得B曲线,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2分)图1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有氧呼吸过程简图。
-1-1
(1)图1中的结构①在功能上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功能越复杂①上的________越多。
(2)图1中含有少量DNA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序号)。
(3)图1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包括________(填序号)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 (4)图2中过程Ⅰ发生的场所是图1中的________。(填序号)
(5)2,4-二硝基苯酚(DNP)对图2中过程Ⅱ的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____(填下列序号)的酶无法合成ATP。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基质 c.线粒体外膜
D.线粒体内膜
解析:图1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细胞膜,②为液泡,③为细胞质基质,④为线粒体,⑤为细胞核,⑥为叶绿体;图2为有氧呼吸过程简图,其中Ⅰ表示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一、第二阶段,Ⅱ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1)图1中的结构①表示细胞膜,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它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功能越复杂,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图1中④线粒体和⑥叶绿体中含有少量DNA。(3)图1细胞中的原生质层包括①细胞膜、②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4)图2中过程Ⅰ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③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是④线粒体。(5)过程Ⅱ是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因此DNP使分布在线粒体内膜的酶无法合成ATP。
答案:(每空2分)(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2)④⑥ (3)①② (4)③④ (5)d
27.(14分)烟草是一种高等植物,其叶片烘干后可用于制作卷烟。某研究小组选用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烟草,置于不同光照强度且其他条件适宜的环境中进行了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获得如图所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