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俄罗斯华人华企的现状及与当地经济的关系

俄罗斯华人华企的现状及与当地经济的关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8:44:27

由市场的购销人气很旺。只要有资本、有胆量、有头脑,不需会讲当地语言照样可以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十几年来,不断有为了求生存、谋发展的华人华企走进大市场。以莫斯科大市场为例, 2008年9月前这里有7万多中国人。

这部分中国人中有不少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金,发展成为很大的个体老板。在莫斯科大市场关闭后,其中一部分人改行做其他的生意,另一部分人转入比较正规的公司从事仓储经营,还有一部分人去到莫斯科市南边的柳布林诺和萨塔窝市场继续按着原来的方式经营。这两个市场规模比原来小了许多,剩下的中国人则更是少了许多,“拼缝”和扛包的人基本上回国了。

三 华人华企与俄罗斯当地经济的冲突

20年来,华人华企在俄罗斯从事的中俄贸易总的来说是互利互惠的。20世纪90年代,激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俄政府职能削弱,经济运转几近瘫痪,生活物资奇缺。在老百姓手中无钱的情况下,中俄两国“倒爷”从中国带来了便宜的、老百姓买得起的生活急需品。2000年以后,俄罗斯社会逐渐稳定,在巩固发展阶段,中俄两国发挥互补优势,贸易额不断增加。2010年上半年,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二大外资来源国。这是中俄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也是两国人民利益的选择。

然而,在中俄贸易发展进程中,华人华企与当地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在所难免。俄政府根据本民族的利益不断调整对外来人的政策也是非常自然的。因此,华人华企应该理性认识与当地人的矛盾以及俄政府限制移民的政策,尽量做到以自己的发展带动当地的发展,入乡随俗,遵纪守法。 (一)与俄国家方针政策的冲突

首先, 2000年后,俄罗斯政府开始整顿社会秩序(包括商业秩序),恢复发展工农业生产,治理影响国家发展的贪污腐败,调整各项方针政策。政府明确表示欢迎国外大的投资商到俄投资建设,参与企业现代化改造,欢迎高科技企业到俄罗斯兴办工厂。特别是2008年梅徳韦杰夫担任总统以来,俄罗斯把目光锁定在发展经济、富国强民的大政方针上。可以说,俄罗斯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俄罗斯对中国的廉价产品增强了贸易壁垒:提高了许多商品的进口关税,对原材料出口也增加了出口关税和限制,使得中俄之间的生意越来越难做。

其次,俄罗斯政府担心远东地区的中国移民比俄本国人还多。2002年前后,俄罗斯报刊上有关“中国威胁论”的文章、报道非常多。也许是这些舆论起了作用,近年来,俄罗斯政府不断调整移民政策,大大提高了中国小商人、 普通打工者和劳工进入俄罗斯的门槛并增加了这些人在俄罗斯工作、生活的限制。俄减少了移民劳工配额,使得原来在俄罗斯靠小生意或出卖体力赚钱的华人失去了在俄正常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

最后,在整顿国内秩序,打击贪污腐败、洗钱走私、“灰色清关”和偷税漏税等的行动中,俄政府摧毁了绝大多数华人华企十几年来赖以生存的大市场,使得全俄罗斯,特别是莫斯科和远东地区的华商损失惨重。2008年以来,远东地区的很多华商不得不廉价甩卖库存商品回国,而莫斯科大市场的华商则是货物被封,大多数血本无归,去留两难。

(二)与莫斯科市场文明化、规范化进程的冲突和维护城市秩序、改变城市面貌的冲突

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改革之初,莫斯科与俄罗斯其他地区相比,购买力最强,外国人,包括中国人聚集得最多,自由市场贸易发展得也最快。从蔬菜、水

果、食品到服装百货一应俱全,最后发展成全俄乃至独联体的进口货物批发销售集散地。当时,由于没有现成的商业网络和交易场所,资金有限,先是以各个地铁口的空地作为交易场所,小则卖一双袜子、一件衣服,大则摆一个摊位,卖一堆东西。逐渐发展形成了地铁出口市场销售网络。现在,莫斯科市几十个地铁出入口都有规模不小的露天综合自由市场。俄罗斯三个最著名的综合体育场馆——卢日尼基体育馆、迪那摩体育馆和国家体育大学的校园(即著名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都曾是堆满铁皮集装箱、人山人海的露天大市场。

随着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和俄罗斯商人的成长,现在的莫斯科已经有很多覆盖全俄的批发销售公司。他们直接从国外进口商品,或者在国内采购。莫斯科市内的商店都逐渐装饰一新,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莫斯科各大区和大环周边由西方大超市连锁集团公司和俄罗斯新兴财团建起了许多庞大的超市。例如,土耳其的“拉姆斯托尔”、法国的“欧尚”、德国的“麦德隆”、瑞典的“宜家”以及俄罗斯的“你的家”和“戈比”等。这些超市的经营原则都是薄利多销,满足有车族或者附近居民的生活需求。实际上,莫斯科市高水平的销售网已经取代了原始的露天贸易市场。近10年来,莫斯科陆续关闭、取缔了100多个露天市场。莫斯科市前市长卢日科夫在2010年上半年一次会议上说,到2010年年末,莫斯科还将关闭60家露天市场。近3年,由俄罗斯一家财团投资,在莫斯科很多地铁口附近都建起了外观漂亮的现代化商厦。其中有不少都已经交付使用。还有几座大厦处在工程收尾阶段,预计再有半年就可以开业。这样,在不久的将来,莫斯科市即可完成露天自由市场的全面升级改造。在这种形势下,占用离市中心很近的体育大学校园多年的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即多数莫斯科华商赖以生存的经营场所怎么会安然无恙地存在并发展下去呢? 2009年6月29日,莫斯科市政府以大市场土地使用不合法、市场卫生不合格和打击货物走私等三个理由突然

对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的货物进行清理、检查和“销毁”。这个大市场以一种华商被扫地出门的方式永远关闭了。

(三)与贪官污吏的冲突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后,国家财富分配不公,公务人员工资极低,社会失去了道德准绳。海关、警察局和法院等强力部门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便利,敛钱养家,发财致富,是司空见惯的事。在这种背景下,中俄两国的个体商人通过包机包税做着简单便捷的跨国小生意,当时号称“国际倒爷”。包机包税这种形式对于当时没有多少资本、生意起点很低的中俄两国“倒爷”来说非常便捷。他们认为自己所卖的货物合理合法,因为运费里已经包含了关税。但实际上,这是清关公司与海关工作人员合谋钻了当时海关法的漏洞,用各种方法降低货物应缴关税。当时的这种做法可以说皆大欢喜: 一方面,商人可以少缴纳关税,运货成本低,货卖得便宜,买家自然也高兴;另一方面,清关公司和海关工作人员从中轻易地挣钱。而给托运者的货物却没有任何完税证明或报关单复印件,现在俄罗斯把这种运货收货方式叫做走私,而在20世纪90年代,俄政府对这种“灰色清关”的方式则采取默认的态度。90年代最后几年,俄警察查封、没收中国商人大宗货物的理由主要是因为卖货没有营业执照,而不是货物走私,或者“灰色清关”。这可能考虑到为当时的老百姓渡过难关而网开一面,但也可能是腐败官僚给自己留下的生财之道。2000年以来,俄罗斯开始惩治腐败,整顿市场秩序。包机包税的空运形式被取缔,但是各口岸“灰色清关”的痼疾始终没有根除。这个问题不仅存在于对来自中国口岸的货物,对来自其他国家的货物也是如此,只是程度轻重和技术处理不同而已。

2000年后,俄强力部门每过一段时间就查封、罚没一部分华商的货物,理由已经不再是无照经营,而是货物没有报关单,属于走私。这些货物被罚没后所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由市场的购销人气很旺。只要有资本、有胆量、有头脑,不需会讲当地语言照样可以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十几年来,不断有为了求生存、谋发展的华人华企走进大市场。以莫斯科大市场为例, 2008年9月前这里有7万多中国人。 这部分中国人中有不少积累了相当雄厚的资金,发展成为很大的个体老板。在莫斯科大市场关闭后,其中一部分人改行做其他的生意,另一部分人转入比较正规的公司从事仓储经营,还有一部分人去到莫斯科市南边的柳布林诺和萨塔窝市场继续按着原来的方式经营。这两个市场规模比原来小了许多,剩下的中国人则更是少了许多,“拼缝”和扛包的人基本上回国了。 三 华人华企与俄罗斯当地经济的冲突 20年来,华人华企在俄罗斯从事的中俄贸易总的来说是互利互惠的。20世纪90年代,激进式的政治体制改革导致俄政府职能削弱,经济运转几近瘫痪,生活物资奇缺。在老百姓手中无钱的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