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届上海市普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注】①尚子平:东汉隐士。 16.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饷测蒲褥( ) (2)绝宾友( ) ..17.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止祖炳旧宅( ) .
A.被拦阻 B.逗留 C.居住 D.留守 (2)遣别驾宗哲哲致劳问( ) .A.求取 B.赠送 C.招致 D.表达 18. 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
测长子宦于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 19. 把第④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后子响不告而来,奄至所住,测不得已,巾褐对之,竟不交言。
20. 第②段画线句宗测“答府召”,语言凝炼而意味丰富,请分析这样答复的妙处。
21. 第③④段都叙写了宗测拒绝赠礼之事,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两者各自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作用。 【答案】16. (1). 赠送; (2). 与……断绝往来 17. (1). (1)C (2). (2)D
18. 测长子宦于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
19. 后来子响没有提前告之就前来,突然到达宗测所住的地方,宗测没有办法,就戴着头巾、穿着粗布衣服面对他,终究不和他交谈。
20. 以海鸟、山木自比,暗示逼自己为官就似伤鸟砍树,伤害爱好自然的天性,以此表示拒绝,答复简短有力、态度鲜明,而又表述委婉,不至于让被回绝的一方过于难堪。
21. 第③段简略交待宗测拒绝众多官员的赠礼,仅携《老子》《庄子》二书,一身轻松遁隐山林,更表现出其无欲无求、无视尘俗的洒脱不羁。第④段通过“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等语言描写,突出宗测鄙视厌弃权贵厚礼,淡然自守的节操。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1)饷测蒲褥,饷:赠送,句意:送给宗测草做的垫子。 (2)绝宾友,绝:与……断绝往来,句意:和宾客朋友断绝往来。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解释含义,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确定它的词性,根据词性并结合语境对其意义进行推断,有的词还可根据其结构推断词义,同时要考虑词性活用现象,然后与选项内容逐一比对,辨析出最恰当含义的选项。
(1)止祖炳旧宅。句意为:住在他祖父宗炳的老宅中。止:居住 故选C。
(2)遣别驾宗哲致劳问。句意为:派遣别驾宗哲表达慰劳问候。致:表达 故选D。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别注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
此句句意为:宗测的长子在京城做官,了解到父亲这个心意,就辞去朝中官职,回到南郡担任县丞,(宗测)把家事托付(给儿子)。
“宦于京师”“知父此旨”“便求禄还”“为南郡丞”“付以家事”中的“宦”“知”“为”“付”均为动词,找到它们的宾语即可断开。另外“付以家事”是状语后置句;“便”句首虚词,前面断开。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词性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古今异义等。 该句翻译要点:
“不告而来”,没有提前告诉就来了;“奄”, 突然;“所住”,所住的地方;“巾褐”,戴着头巾、穿着粗布短袄,名作动;“对之”, 面对他;“竟”,从头到尾,始终。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句子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按照题干要求,确定本文的语言特点,然后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凝练而意味丰富”,指语言紧凑简练而含义丰富,可以从写作手法和用词的角度入手,结合句子分析内容及表达效果。
原句的意思为:为什么胡乱伤害自由自在的海鸟,蛮横地砍伐不问世事的山中树木?从修辞角度考虑,宗
测以爱好自然的海鸟、山木自比,表达拒绝做官的心意,含蓄婉转,意味丰富,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又不会得罪对方。“谬”“横”用词凝练有力,强调做官对自己的伤害,态度鲜明,简洁有力,凝练而意味丰富。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找到描写人物,叙述事件相关的内容,然后结合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才智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语句,反映人物品性特征的事件,以及作者的议论,或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进行评价的语句提炼或概括即可,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互相包含。
通过第三段“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皆赠送之,测无所受。赍《老子》《庄子》二书自随”的叙述,可知宗测不爱钱财,独爱老庄道家学说,体现了他无欲无求,追求自然的洒脱。通过第四段“量腹而进松朮,度形而衣薜萝,淡然已足,岂容当此横施”的语言描写可知,宗测厌弃官场权贵的厚礼,淡然知足。 参考译文:
宗测字敬微,南朝宋时征士宗炳的孙子。宗测年轻的时候好静而不张扬,不喜欢人间俗事。州中推举优秀人才,(推荐他担任)主簿,他没有接受任命。
骠骑将军豫章王征召宗测担任参军,宗测答复官府的征召说:“为什么胡乱伤害自由自在的海鸟,蛮横地砍伐不问世事的山中树木?”豫章王又派人送信来请他做官,召他为参军。宗测回答:“我的本性和鱼儿鸟儿相同,喜欢停息在山间林泉间。(我)眷恋松竹美景,轻视而不太认识人间做官的道路。在山间游憩,在激流中冲荡,有点像疯狂的人。突然间不知道老年的到来,现在我鬓发已经苍白,怎能承受时不时的督促责难,限制鱼儿的自由,羡慕鸟儿的自在呢?”
宗测想要去名山游赏,就在墙壁上画下他的祖父宗炳所画的《尚子平图》。宗测的长子在京城做官,了解到父亲这个心意,就辞去朝中官职,回到南郡担任县丞,(宗测)把家事托付(给儿子)。刺史安陆王子敬、长史刘寅以下的众人都赠送钱物给宗测,宗测一概不接受。他只拿了《老子》《庄子》两部书随身携带。子孙们拜别宗测,悲伤地哭泣,宗测长啸一声,看都不看他们一眼,就往庐山去了,住在他的祖父宗炳的老宅中。
鱼复侯子响担任江州地方官,派人赠他丰厚的礼物。宗测说:“我年轻的时候有疯狂之病,寻访名山采摘草药,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估计着自己的食量吃松果,估量着自己的身形穿草木作成的衣服,心境淡然,已经很满足了,怎能接受这样突然的施舍!”子响命人驾车拜访他,宗测避开不相见。后来子响没有提前告诉就来了,突然到达宗测所住的地方,宗测没有办法,就戴着头巾、穿着粗布短袄面对他,始终不和他说一句话。子响很不高兴地回去了。尚书令王俭送给宗测草做的垫子。
不久以后,宗测送弟弟的灵柩往西回家,仍然留住在永业寺老屋子里,和宾客朋友断绝来往,只是和志同道合的庾易、刘虬等来往清谈。刺史随王子隆到任,派遣别驾宗哲表达慰劳问候。宗测笑道:“贵贱
之人按理应该分开,为什么(对我关照)到这个地步?”一直没有回访答谢。建武二年,官方征召宗测为司徒主簿,(他)不接受,后来去世了。
(五)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论梁元帝读书 [明]王夫之
①江陵陷,元帝焚古今图书十四万卷。或问之,答曰:“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有恶其不悔不仁而归咎于读书者,曰:“书何负于帝哉?”此非知读书者之言也。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取帝之所撰著而观之,搜索骈丽,攒集影迹①,以夸博记者,非破万卷而不能。于其时也,君父悬命于逆贼,宗社垂丝于割裂,而晨览夕披,疲役于此,义不能振,机不能乘,则与六博投琼②、耽酒渔色也,又何以异哉?夫人心一有所倚, 圣贤之训典,足以锢志气于寻行数墨之中,得纤曲而忘大义,迷影迹而失微言,且为大惑之资也,况百家小道,取青妃白③之区区者乎?
②呜呼! 岂徒元帝之不仁,而读书止以导淫哉?宋末胡元之世,名为儒者,数《五经》《语》《孟》文字之多少而总记之,辨章句合离呼应之形声而比拟之。饱食终日,以役役于无益之较订,而发为文章,侈筋脉排偶以为工,于身心何与耶? 于伦物何与耶? 于政教何与耶?其穷也,以教而锢人之子弟;其达也,以执而误人之国家;则亦与元帝之兵临城下而讲《老子》者奚别哉?故程子斥谢上蔡之玩物丧志④,有所玩者,未有不丧者也。
(节选自《读通鉴论》,有删节)
【注】①影迹:指史实、典故,或金石文献。②六博投琼:古代博戏名。③取青妃白:指卖弄文字技巧。④程子斥谢上蔡之玩物丧志:程门弟子谢良佐录五经语作一册,程颢见之,谓曰“玩物丧志”。 22.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3. 可填入第①段划线处的虚词是( ) A. 而
B. 则
C. 因
D. 以
24. 对第①段论证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批判元帝的愚昧,肯定“读书万卷”的价值,论证角度全面。 B. 指出元帝所标榜的“读书万卷”的夸张不实,驳论针对性强。 C. 以元帝所撰著的作品的特点推论其读书心态,论据典型适切。 D. 借引他人评价和举赌博事例,剖析元帝之过,论证方法多样。 25. 本文“题小而旨意宏深”,请对此加以赏析。
22. 运用比喻、【答案】对偶等,生动地表现出君父和国家的命运悬于一线的危急紧迫,与梁元帝不顾大局、整日耽于读无用之书形成对比,突出其无所作为;最后运用反问,语势强烈地批判了元帝的读书本质上和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