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五四制)语文课本重点内容整理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7:05:58

精品文档

肃穆:(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第13课:《桥》 1、作者简介:

谈歌:谈歌,原名谭同占。作家、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发表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计有15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日、英等文字介绍到国外。曾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奖。

2、重点字词:

咆哮 惊慌 狞笑 跌跌撞撞 放肆 呻吟 祭奠 势不可当 搀扶 沙哑 3、字词释义: 狞笑:凶恶地笑。 沙哑:声音嘶哑。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第14课:《穷人》 1、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2、重点字词:

呼啸 汹涌澎湃 搁板 抱怨 心惊肉跳 寡妇 蜷缩 忐忑不安 魁梧黧黑 喃喃 忧虑

3、字词释义: 蜷缩:弯曲而收缩。 忐忑:心神不定。 黧黑:形容脸色黑。 第15课:《在柏林》 1、作者简介:

奥莱尔:美国女作家奥莱尔,她的微型小说《在柏林》堪称名篇中的精品,很值得大家欣赏与体会。它以二战为背景,以一列从柏林驶出的火车上的小插曲为故事材料,却以极小的篇幅来深刻地反映战争这个人类永恒而又沉重的话题。它那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后面包含了一股强大的悲愤,但始终没有爆发出来,反而更有感染力。

2、文章赏析:

美国作家奥莱尔,仅仅用不足400字写成的小小说《在柏林》,文章短小精悍,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肉体痛苦和对人民心灵的沉重打击。其震撼力和冲击力足以使任何残酷的战争电影逊色,文字的灵魂已经超过了动作的画面。作者的笔写出了战争的血和泪,其写作的思路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开始的伏笔使读者迷惘,后来的结局令读者心头一震,足以表现出文学的绝妙。

文章的开头就说到“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列火车中竟然找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为后来提到的战争的残酷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故事在体弱多病的老妇人的重复的“一,二,三,”中开始,很容易判断出这个老夫人是个精神上有点问题的人,在两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的笑声中引来了老头的狠狠的目光,两个可爱的小姑娘不懂得什么而对老妇人的话语作出了很平常的反应,但是老头为什么要和这两的小姑娘计较呢?这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使读者有很思考的空间,在全文中有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小姑娘再次笑的时候,导出了文章的高潮,可以看出开始老夫人说数的“一,二,三”原来就是她的三个儿子,老兵的话更加反映了战争的危害遍及无数家庭,年轻的人死了,老的继续打仗,被战争的残酷弄得神志不清的老妇人也没人照顾,但是战争还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继续,老的死了呢?轮到什么人去了?车厢里的静是人民对战争的反思还是对老兵的遭遇的同情?

生命是一种奇迹。茫茫宇宙中,据说只有这个蓝色的地球才有,但是战争的铁蹄无情的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在战争中人类呐喊了数千年,但是仍然有一些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好战者带着善良的面具呼唤着要统治世界,他们相信绝对的弱肉强食,对上天赋予人们的生命无情的夺走,他们不要血和泪换来的和平,他们只要从战争中让对手屈服。

在读完这篇小小说后没人不在强烈要求和平,这已经达到了小小说的目的,这也说明了作家超群智慧的演绎并不比大声的呐喊和有动作的画面差!

文章反映了战争对人民的伤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和平的愿望。 3、重点字词

车厢 健壮 后备役 虚弱 嗤笑 指手画脚 不假思索 4、字词释义

后备役:指公民随时准备根据国家需要应征入伍的兵役,也称“预备役”。 指手画脚:说话时作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嗤笑:讥讽的笑。

第16课:《夏天里的成长》 1、作者简介:

梁容若:1904–1997,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中国作家、教育家。 2、重点字词

绿蔓 高粱 苞蕾 苔藓 菜畦 接茬 稻秧 甘蔗 软绵绵 铁轨 3、字词释义

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

菜畦: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接茬儿:连接,接续。 第17课:《盼》 1、作者简介:

铁凝: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当代著名作家。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2、重点字词

袖筒 斗篷 窸窸窣窣 长痱子 浸湿 喧闹 嘟囔 蒜薹 玛瑙 嘴唇 理直气壮 3、字词释义

斗篷: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窸窸窣窣:拟声词。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瞟:斜着眼睛看。

玛瑙:一种玉石,可用来做装饰品。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第18课:《小站》 1、作者简介:

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是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曾发表过《白杨》,《筏子》等优秀作品。

2、重点字词

木栅栏 转瞬间 竞赛 摘要 箩筐 山坳 哨子 一尘不染 3、字词释义

栅栏:用竹、木、铁条等做成的阻拦物。 山坳:山间的平地。

一尘不染: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清洁、干净。 第19课:《月光曲》 1、作者简介:

原名《升C小调钢琴奏鸣曲》,1801年贝多芬在经历情感波折后创作出来的钢琴奏鸣曲,德国诗人路德维希·莱尔斯塔勃听后将此曲第一乐章比作“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而冠以《月光曲》之曲名。

2、重点字词

谱写 莱茵河 幽静 入场券 茅屋 蜡烛 银纱 一缕 微波粼粼 陶醉

精品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肃穆:(气氛、表情等)严肃而恭敬。 迥然:形容差别很大。 第13课:《桥》 1、作者简介: 谈歌:谈歌,原名谭同占。作家、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共发表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计有15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日、英等文字介绍到国外。曾获《当代》《十月》《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奖。 2、重点字词: 咆哮 惊慌 狞笑 跌跌撞撞 放肆 呻吟 祭奠 势不可当 搀扶 沙哑 3、字词释义: 狞笑:凶恶地笑。 沙哑:声音嘶哑。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 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第14课:《穷人》 1、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