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职业道德复习考试资料
( × )44-2.现代教育理论对因材施教的一般阐述是,在不同的培养目标下,对不同的受教育者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 √ )45.教师的行为,从广义上说,均是道德行为,即便是生活中的一些非道德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行为的选择,相较其他职业有着更为广泛的道德要求。
( √ )46.爱是教育的灵魂。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心田。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 × )47.《意见》明确,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任务:经过3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 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因材施教的看法。
教师从学生的秉性特点和个性差异出发,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适合其接受能力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的品行、才学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教师要求: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个学生,绝不放弃。
2.三毛是中国台湾著名作家,1991年1月4日,年仅48岁的她在医院自杀身亡,在三毛的人生中,少年时代留下的心理创伤,也许和她的自杀有关,那是三毛的初中时代,三毛的数学成绩很差,一天,三毛做不出习题,老师便把她叫到面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最喜欢鸭蛋,今天我请她吃两个。说着就用饱蘸墨汁的毛笔,在三毛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圈,然后让三毛转过身来给全班同学看,全体同学顿时哄堂大笑,老师等学生笑够了以后,让三毛到教室的角落里站着上课,下课后老师又罚她从有众多学生的走廊和操场上绕一周再回到教室,许多同学看到三毛的样子都尖叫起来,三毛回家后没有将此事告诉父母,自己也没有掉眼泪,直到三天后,三毛早上去学校,在走廊上看到自己的教室时,立即昏倒了,后来她一想到去学校,便会立即昏倒,失去知觉,从此三毛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自闭症,越来越怕接触外面的世界,害怕所有的人,她把自己封闭起来达七年之久。
请问这个老师在这个教育失败的案例中违反了什么法则?我们作为教师从这个案例中得到什么启发?
尊重他人,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宽容和信任学生。
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一个女同学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叽咕说:“老师自己也迟到……”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影响。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
(1)案例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9
(2)如果你是案例中教师,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分析:
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
作用。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自己也迟到了”,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⑶启示:
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
3.一位老师走进教室准备上课时,一位十分调皮的学生走到讲台前翻了翻教案对老师说:“有教案谁不会上课?”老师灵机一动,马上说:“给你教案你就能上吗?”这个学生说:“当然能。”“好。下节课你来上,我给你提供教案。”下节课这个学生虽然很努力,但还是失败了。学生满脸通红的说:“看来当老师真的不容易呀。”你认为这个老师做法对吗,要是你应该怎么处理?
答:这位老师的做法欠妥当。老师不应该简单的提供一份自己的教案给学生,让学生自证自己“无能”,而应该辅导学生自己备课,写教案,让学生以自己的视角和对教材的理解来演绎课程内容。
4.《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关于教师作为一个负有特定责任的社会人的行为选择过程及其意义”的章节中的“王老师班级丢椅子”这一参考案例,对我们教师处理班级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你是如何理解此案例的?
5.《教师职业道德》一书中,关于“面向企业一线的师德实践”章节中用了10页的较长篇幅,详细介绍了德胜(休宁)木工学校的学生培养以及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阐述《德胜员工守则》这一经典案例,内容极其精彩,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请问你是如何理解看待此案例的?
6.在新时代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答:构建符合新时代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应更新观念,做到: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
1)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和学生做知心朋友。 2)以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 3)热爱学生,帮助学生。
4)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5)欣赏学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10
7.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均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但教师的“爱”是必须和“严”紧密结合的,所以教师要成为严慈相济的良师益友,就特别要需要严的艺术,你是如何理解“严的艺术”的?
8.谈谈你对教师为人师表的丰富内涵的理解。
1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