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堆垛机设计-毕设论文

堆垛机设计-毕设论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4:10:57

2 堆垛机的结构设计

2.1堆垛机的总体结构:

巷道单立柱堆垛机共有三种运动,在轨道上的运动为行走运动,将其视为Y轴向运动。在竖直方向为载物台的升降运动,将其视为Z轴向运动。载物台上货叉进行存储作业的运动为伸缩运动,将其视为X轴向运动。可将三个运动建立三维坐标系,

图2.1 堆垛机的正常作业示意图:

图中:1.立柱;2.货叉机构; 3.载物台;4.导轨;5地面导轨;6提升机构;7钢丝绳;8滑轮;9上部导轨

2.2 起重重量

实际起重重量包括货叉总重量和货物重量,用LS表示。 货物正常起吊时不可避免会有动载冲击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设计起重的重量为:

PL= ?LS (2-1)

上式中,?是冲击系数, 它的选取由堆垛机的分类决定:

I类 ?= 1.1, II类 ?= 1.25,

5

Ⅲ类 ? = 1.4, IV类 ?= 1.60

本文设计中Ls=50+20=70kg; 堆垛机载荷小且平稳运行环境良好取?= 1.1。

2.3 水平载荷

堆垛机在水平方向加速或者减速行走时,必然产生一定的水平惯性力。即

SH= ??LS

上式中,?称为动载荷系数,由于加速度是无法确定的,我们用额定速度 v来表示。

水平行走:?=0.000 5 v;

2.4 载荷状态

堆垛机正常时,其承载能力是上述各种载荷与自重GE的不同组合 我们可以分为:

A.正常工作状态:Mx(GE+ ?SL) (2-2) B.特殊工作状态: Mx(GE+ ?SL)+ SW (2-3) C.起吊工作状态:GE+SL (2-4) D.停止:GE+SW (2-5) 上述表达式中,M 为 业系数,与前述堆垛机的分类有有关: I类 M = 1.0, Ⅱ类 M = 1.05; Ⅲ类 M = 1.1, IV类 M = 1.20。

2.5 循环寿命

堆垛机完成入库或出库一次工作循环所需的平均时间为作业时间:T。堆垛机开动率:n(堆垛机一天实际开动时间占工作时间百分比)。设日工作时间为8h,那么堆垛机每天的工作总循环次数为

6

N=8x3600xn/To (2-6) 式中,时间To单位:秒。

若堆垛机设计寿命10年,年工作300天,日工作8小时。 基本作业时间To=100秒,开动率 n=70%,则

堆垛机的循环寿命: 10x300x8x3 600x0.7/100≈ 6x105(次 )

图2.2 堆垛机行走加减速度示意图

7

3 行走机构设计方案

3.1 行走机构总体方案的确定

堆垛机的行走机构主要有以下方案:

方案1:单立柱无轨道式堆垛机; 方案2:单立柱双轨道式堆垛机; 方案3:单立柱单轨道式堆垛机;

因为此堆垛机的最大设计载荷重量为50Kg,水平运动速度为60m/min以及所承受的载荷均很小,故选择第二种方案:单立柱双轨道堆垛机。它的优点在于支撑于地面可避免受力分配不均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单立柱适用于堆垛机的结构特点,双轨道平衡性好,可以很好地适应横向不平衡扭矩。另外水平行走机构按行走轨迹有两种型式-直线型和曲线转轨型,针对本课题的要求选择直线型。

堆垛机的行走机构本设计选用带有减速器的减速机为动力元件,减速机为标准产品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同步带传动来驱动车轴,同步带是综合了带传动、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新塑传动带。同步带传动(传动比准确,对轴作用力小,结构紧凑,耐油,耐磨性好,抗老化性能好;车轮为无轮缘圆柱车轮,是为了避免车轮在运行时轮缘啃轨。

3.2 行走运行机构布置的主要问题

1.货横梁是主要的承载部件,而且在受载之后向货挠曲,机构零部件的安装可能不十分准确,所以从保持机构的运动性能和补偿安装的不准确性着想,靠近电动机、减速器和车轮的轴,我们尽量采用浮动轴。

2. 为了减少立柱的扭转变形,应该使机构零件尽量靠近立柱和端梁,使端梁能够直接支撑部分零部件的重量。

3. 对于行走机构的设计应该参考现有的产品,尽量使安装运行机构的平台减小,占

8

搜索更多关于: 堆垛机设计-毕设论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 堆垛机的结构设计 2.1堆垛机的总体结构: 巷道单立柱堆垛机共有三种运动,在轨道上的运动为行走运动,将其视为Y轴向运动。在竖直方向为载物台的升降运动,将其视为Z轴向运动。载物台上货叉进行存储作业的运动为伸缩运动,将其视为X轴向运动。可将三个运动建立三维坐标系, 图2.1 堆垛机的正常作业示意图: 图中:1.立柱;2.货叉机构; 3.载物台;4.导轨;5地面导轨;6提升机构;7钢丝绳;8滑轮;9上部导轨 2.2 起重重量 实际起重重量包括货叉总重量和货物重量,用LS表示。 货物正常起吊时不可避免会有动载冲击作用,所以我们可以设计起重的重量为: PL= ?LS (2-1) 上式中,?是冲击系数, 它的选取由堆垛机的分类决定: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