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4:10:20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点难点:

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 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

2.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箜篌演奏技艺到唐代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 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这首诗歌正是作者当时聆听了李凭弹奏箜篌,而写下的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著名诗篇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3.梳理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颓不流( )箜篌( )( )女娲( ) 神妪( )根蒂( ) 跻攀( )喧啾( ) 丝篁( ) 遽止之(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张高秋( )颓不流( )中国( ) 啼竹( ) 泣露( ) 融冷光( )动紫皇( )逗秋雨( ) 神妪( ) 露脚( )昵昵( ) 跻攀( ) 泪滂滂( )尔诚能( ) 置我肠( ) 未省听丝篁( )( ) (3)结合注释,翻译全诗

二、感知文本: (一)整体感知

1、抄写文中描写箜篌乐声的诗句 诗句:

2、这个诗句前面的四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两个方面) 内容:(1)

(2)

3、这诗句后面的八句诗写了什么内容?(一个方面) 内容:

(二)局部赏析:

1.再将描写箜篌乐声的句子默写一遍 默写:

2.运用了什么手法? 手法:

3.你感到哪些事物是有形的东西?用诗句中的意象回答 听觉方面(描绘):

视觉方面(抄写诗句):

4.读这诗句之前的四句诗,思考:

(1)前四句应该如何调整局序,意思才能更连贯: 调整后的诗句是:

(2)吴丝蜀桐指什么?你可以想象到什么? 代指: 想象:

(3)弹奏的环境是什么?(用诗中的一词概括)

环境:

(4)能表达乐声基调的是哪一个词(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

基调:

5.赏析最后八句,演奏效果也是无形的,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些无形的音乐的 (1)诗人借助了哪些事物来写演奏的效果?

(2)通过这些事物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用两个词语来概括这种情感

(3)带着这种情感来朗读这八句

三.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1)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弹奏效果的句子——

(2)抄写《听颖师弹琴》中描写乐声的句子

(3)对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相同点: A、这两首诗从内容上都写了那两个方面?

B、从手法上都采用了什么手法?

思考:这种手法,常运用哪几种修辞手法?

(4)对比《李凭箜篌引》和《听颖师弹琴》的不同点: A、音乐的感情基调不同:

B、诗歌写作的详略不同:

(5)请抄写《琵琶行》中描写琵琶的句子:

(6)抄写《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弹奏效果的句子:

四.小结延伸:

音乐本身是无形的,描写音乐常用的手法是化无形为有形为表达演奏技法的高明,作者常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效果也是无形的,作者也常采用化无形为有形的方法,借助多事物、或听觉、或视觉、或味觉来表现请阅读下面的一首诗,请从侧面烘托的角度加以赏析 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问:他在全诗中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来表现对友人的送别之情的? 五.课外赏读 《听蜀僧濬弹琴》 ·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概述各联的内容

2.描写琴师动作的诗句是:

3.描写乐声的句子是:

4.听者感受是:

5. 这首诗描写音乐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

一.预习(1.)(2)(略)

(3)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晴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像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二、感知文本: (一)整体感知

1.诗句: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内容:(1)背景 (2)弹奏效果

3、内容:弹奏效果(听者感受) (二)局部赏析: 1.默写:(略) 2.手法:化无形为有形,借用比喻和通感 3. 听觉方面:昆山玉碎,凤凰叫 视觉方面:芙蓉泣露,香兰笑

4.(1)调整后的诗句是:李凭中国弹箜篌,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2)代指:箜篌 想象:箜篌制作精良,演技高超

(3)环境:高秋 (4)基调:愁

5.(1)十二门前,冷光,动紫皇,女娲补天处,石破天惊,秋雨,神山,神妪,老鱼,瘦鲛,吴刚,露脚,寒兔 (2)凄楚,酸痛,悲愁 (3)略

三.拓展训练,比较阅读:

(1)嗟余有两耳至结束 (2)昵昵儿女语失势一落千丈强 (3)A.都写了乐声,演奏效果 B.化无形为有形,侧面描写 比喻,通感 (4)A.李诗,低沉,凄楚

韩诗,细腻,高亢,空阔,和缓,再高扬,低沉(乐声多变) B.李诗,详在侧面描写,烘托演奏技艺高超 韩诗,详在描写乐声 (5)略

四.小结延伸: 侧面烘托手法,作者用暮春时节伤春之景烘托离别之情 五.课外赏读

1.内容:开头两句,琴师抱绿绮,来自四川峨眉山下颔联写弹琴,以大自然的万壑松涛声作比,令人感到琴声之不凡颈联写琴声荡涤胸怀,使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尾联写聚精会神听琴,而不知时日将尽,反衬弹琴之高妙诱人 2.“挥手”是弹琴的动作 3.如听万壑松 4.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5.着重表现听琴时的感受,表现弹者、听者之间感情的交流

搜索更多关于: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李凭箜篌引》导学案 学习目的: 1、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背诵本诗 2、比较阅读《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学习重点难点: 赏析诗的内容和化无形为有形、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中唐的独树一帜的诗人家境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后人称其为“诗鬼” 文学史上有句话“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他的诗喜欢运用奇特诡异的想象和夸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意境扑朔迷离,因此他的诗歌也被称为“鬼诗”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一个代表者,他继承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