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立体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人们既可从立体的角度去欣赏形体,又可从理性和情感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在中国的民居建筑中,实体与空间的对比与调和升华到无与伦比的程 度。位于安徽黄山脚下的牛村,依山傍水闹建。一幢幢保留完好的古民居以黑白为主要色.造型精巧,具有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从牛村的 建筑布局来看,古人非常懂得在人居住的地方预先进行规划,而规划的核心不外乎是建筑实体本身的空间处理和建筑实体与环境的空间关系处理。在黄土高原,古人 很早就知道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建造窑洞,而且十分注意窑洞的朝向和角度的选择,既是为了提高室内湿度,又是为了避免雨水的冲刷对窑洞的侵蚀和破 坏。在黄土的选材上,往往选择石英砂极细的黄土。建造的窑洞结实牢同,又可防压。窑洞所形成的空间艺术可谓是洞空间艺术,实体与山的空间挥然一体,构成人 居文化中的独特景观。 二、对称与平衡
在立体构成中,无论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形体,如果以形体的垂直或水平线为轴,当它的形态呈现为上下、左右或多面均齐就称之为对称。因为均齐所分割的分量是 相等的。在自然界中有许多对称的现象,例如人体、飞电的双翼、植物的叶子等。人们在观看这类形体时,对称形式美感往往会给人带来审美趣味的满足。人在观察 对称的形体时感觉两边产生的魅力一样大。视线在两边之间来回游动,最终视点落在形体的中间点亡,获得
视觉上的愉快和享受。对称形式的特点是整齐、统一,具有极强的规律
性。
历代宫廷建筑、纪念馆等庄重建筑可以说是对称建筑的杰作。这是因为对称这一形式是最完美、最好的表现形式,是任何其他形式所不能取代的。在对称形式中,建 筑物中心轴线两边的形和体量完全一样,当把对称的中心加以强调,安定之感就会油然而生。为了从功能上体现庄重,形体越是复杂的建筑越是要强调对称性,防止 视线的动荡产生不安定感。世界上许多国家的议会大厦之所以采用对称形式,就是为了体现庄重之感。这不仅是功能的需要,而且因为它是功能与表现形式的最完美 和恰当的结合。
基于审美的视觉需要,即使是简单的形体同样也要强调视线的稳定,这在建筑物体上最能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希腊雅典的帕提农神庙,尽管形体并不复杂,从正面看门前的八根立柱数量是偶数,但端部要有一定的体量。通过连接将两个端部组合在一起,获得了对称的效果。 帕提农神庙(希腊)
倘若是复杂的形体,可以运用综合方法体现对称性。通过不同形体的组合和连接、并将其中某些部位形体加以变化和强调可获得丰富的对称效果,这在建筑中有许多 成功的案例。例如许多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美国华盛顿的国会大厦,都可以说是对称性建筑的典型。虽然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建筑在风格上各异,其设计思想 和文化内涵也不同,但在对于对称性形式美感上的认识和表现上是殊途同归。
国会大厦(美国)
平衡是指形体的左右两部分形不同而量相同或相近。由于它不失重心,形成势均力敌的感觉,因此不会轻重失调。平衡原理建立在力学基础上,因而视觉平衡力学不 仅体现在形态的各种要素上,同时也体现在物理重量感上,并不单纯是指地球对物理形态的引力作用。它往往以同量式或异量式表达平衡的美感。
同量式即异形同量的形式,形体左右两部分形不同而量相同,从而产生形体左右之间的平衡。同量式与对称形式一样,具有稳定性:另一方而由于形的差异性,同量式又比对称形式富有变化。
异量式是形异而量相近的形式,形体左右两部分形不同,且量有差异。同时又不失重心,达到视觉上的平衡和体量上的均势。异量式具有变化性,体现出生动、活 泼、自由感,但也会呈现出不规则性,在这类形式表现中特别要防止出现杂乱感。在立体设计中巧妙而恰当地运用平衡形式是获得形体表现的重要法则。
与对称形体相比,平衡的形体更加强调平衡中心。这是因为不规则的形体组合更为复杂,更加需要确定形体的构图中心,倘若这个中心不明确,必将造成形体组织的混乱。例如法国亚眠大教堂和英格兰的林肯大教堂平衡的力量来自哥特式塔尖或中心大塔,它们是对平衡中心的有力强调。
亚眠大教堂(法国)
林肯大教堂(苏格兰)
不规则的形体常常会利用力学上的杠杆原理来达到平衡。一个距离视觉中心较远、意义次要的小形体可以借助距离视觉中心近而意义较重要的大形体达到平衡,这是 不规则形体获得美感的另一个原则。例如荷兰的希尔维瑟哑市政厅,设计师将塔楼作为杠杆支点,通过垂直线和水平线与面的巧妙结合达到平衡。
在立体设计中,不仅外部形态要以平衡体现,内部设计中也要以平衡作为原则,这是因为任何立体形态的表现都要以平面为支撑点、面,且平面决定了视觉感知的先 后秩序。换句话说,内部平衡实际上是平面的平衡。在室内设计中,平面设计实际上是决定人行走的路线和方向,人行走时所看到的任何场景应具有视觉上的平衡, 同时平衡中心应在行程的自然流线上。因此,平衡不仅从外部吸引人的视线产生美感,而且它具有内部的导向
性。这种特性特别是在弯曲和折轴线的不对称平面中得到充分体现。 三、比例与尺度
比例一词源自数学上的定义,在立体构成中它是指形体部分与部分、局部与整体数量上的比率关系,体现出形态的美感。古希腊神庙建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非常关键的原因是它有一个模度系统控制着设计。
形体的比例是可以从视觉上直接认识和感知的,以至法国建筑学家法兰梭亚\布龙认为,“建筑上整体的美观来自绝对的、简单的、可以认识的数字上的比例”。而 比例的秘密后来被学者朱里安\加代破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