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3.6传染病学复习题与答案
C.高热、昏迷、
D.昏迷、惊厥、呼吸衰竭 E. 昏迷、呼吸衰竭、高热
4.能作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检查是 (D) A.补体结合试验 B. 血凝抑制试验 C.中和试验
D.特异性IgM抗体检测 E. 病毒分离
5.流行性乙型脑炎于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变化的主要区别是 (D) A.外观混浊度 B. 细胞总量 C.细胞分类
D.糖与氯化物的含量 E. 蛋白质定量
6.流行性乙型脑炎与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度的主要区别在 (E) A.年龄大小 B. 发病季节 C.意识障碍 D.脑膜刺激征 E. 脑脊液变化
7.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死因 (E) A.过高热
B. 昏迷合并肺炎 C.反复惊厥 D.严重后遗症 E. 中枢性呼吸衰竭
8.流行性乙型脑炎最常见的并发症 (D) A.肺不张 B. 败血症 C.尿路感染 D.支气管肺炎 E. 褥疮
9.男性20岁,患重症流行性乙型脑炎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E) A.静脉滴注碳酸氢钠 B. 静脉滴注去甲肾上腺素 C.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D.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E. 静脉滴注甘露醇
10.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为 (D) A.空气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接触传播 D.虫媒传播
E. 血液传播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变累及较少的部位是E A 基底核 B 中脑 C 桥脑 D 延脑 E 脊髓
12.流行性乙型脑炎早期频繁抽搐的原因是A A 脑水肿,高颅压 B 脑实质细胞软化坏死 C 高热
D 痰阻后缺氧 E 低血钠性脑病
13.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极期阶段体温达40℃左右,昏迷,反复抽搐,但无呼吸衰竭,恢复期有运动性失语,该病人属于乙型脑炎的哪一型?C A 轻型 B 普通型 C 重型 D 极重型 E 暴发型
14. 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脑疝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措施是D A 降温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呼吸兴奋剂 D 脱水剂
E 镇静、解痉剂
15. 10岁患儿,8月中旬因发热、嗜睡、头痛3天入院。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缩小,颈软,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L色透明,细胞数0.1×10E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糖2.77mmol/L,氯化物120 mmol/,蛋白300mg/L,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数15×10E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应诊断为:D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结核性脑膜炎 C 中毒性菌痢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脑型疟疾
16. 患儿8岁,8月12日清晨来院急诊。其母代诉:于昨夜突然起病,畏寒、高热、头痛、呕吐。甚至天亮前呼之不应,并持续抽搐。检查:患儿昏迷,高热41℃,瞳孔左>右。呼吸节律不齐,呈双吸气。血象:白细胞28.4×10E9/L,中性粒细胞0.94。本例的诊断最大的可能是A
A 流行性乙型脑炎极重型 B 暴发性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脑型疟疾
D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E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三、多项选择题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预防应做好以下工作 ABCD A 灭蚊,包括越冬蚊和早春蚊 B 防蚊,使用蚊帐和驱蚊剂
C 乙脑开始流行前1月预防接种乙脑疫苗 D 流行季节前给猪接种疫苗
E 乙脑开始流行时预防接种乙脑疫苗 2.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是ABC
A 有严格的季节性,全年病例80%-90%发生在7、8、9月份 B 隐性感染多,临床发病呈散发性
C 年龄分布以10岁一下的儿童发病为主 D 世界各地均有本病发生 E 我国各地区均有乙脑的病例 3.乙脑的临床类型 ABCD A 轻型 B 普通型 C 重型 D 极重型 E 逍遥型
4. 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呼吸衰竭最危险的症状之一就是脑疝,其表现为 ABCD A 呼吸节律不齐
B 面色苍白,喷射性呕吐 C 昏迷加重或烦躁不安
D 瞳孔左右大小不等,对光反射迟钝 E 血压降低
5.重型乙脑的特点是 ABCDE
A 高热达40度以上,常有神经症状和体征 B 出项肢体瘫痪或呼吸衰竭 C 大多留有后遗症
D 病程多在2周以上,恢复期常有精神异常,瘫痪、失语等症状 E 病理反射阳性,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后消失 6. 乙脑极期的临床表现有 ABE A 高热 B 抽搐
C 病理反射阳性 D 意识障碍的程度 E 呼吸衰竭
7.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生呼吸衰竭时的处理包括 ABCE A 保持呼吸道通畅 B 供给氧气
C 给予中枢呼吸兴奋剂 D 尽量避免气管切开
E改善脑循环,减轻脑水肿
8.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 ABDE
A脑实质及脑膜血管充血扩张
B 脑实质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 C 神经细胞可见尼氏小体 D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E 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结节
9. 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现在使用的疫苗有BCD A 鼠肾细胞灭活疫苗 B 鼠脑灭活疫苗
C 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 D 地鼠肾细胞减毒活疫苗 E 地鼠脑细胞减毒活疫苗
10. 乙脑疫苗接种正确的是 ABCDE
A 以6个月-12个月的婴幼儿为主要接种对象 B 初种两次,每次0.5 毫升,两次间隔2周以上 C 接种后2年和6-10周岁时分别加强注射一次
D 对于初进入流行区的人员,可按初种方法,接种2次 E 疫苗接种应在乙脑流行前1个月完成
1.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即艾滋病。指由 HIV 所引起的致病性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传播,病毒主要侵犯和破坏 CD4+ 淋巴细胞,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损,最后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2.HAART
1996 年温哥华的第 10 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表了采用所谓“鸡尾酒”式的混合药物治疗方法,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 HAART ),又称 HAART 治疗 ,即用蛋白酶抑制剂与逆转录酶抑制剂联合治疗,大部分早期 HIV 感染者治疗后血液中检测不到 HIV ,晚期 HIV 感染者治疗后血液中 HIV 负荷降低, T 细胞数上升,部分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3.病毒载量
HIV 病毒水平定量检测又称病毒载量检测( viral load )。是一种较为敏感、准确测定血浆中病毒 RNA 的定量检测法,它可以准确的测定出每毫升血浆中 HIV RNA 的含量。 4.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征(中文回答并举例)
指在腹股沟淋巴结外,至少两处不相邻部位的淋巴结发生肿大,直径1cm以上。以颈部核腋下淋巴结肿大多见。如HIV感染后无症状感染期可出现。 三、最隹选择题
1. 钩端螺旋体是( B ) A 厌氧菌 B 需氧菌 C 微需氧菌 D 兼性需氧菌 E 以上都不是
2 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是 (A) A 鼠、猪 B 鼠、牛 C 猪、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