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往生论注》大意净宗法师

《往生论注》大意净宗法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3:11:58

当然,这是在古代,没有飞机的时代,如果是现在、有飞机的时代,或许会用飞机来譬喻吧。不过譬喻总归是譬喻,因为有的人会说「飞机有空难,坐船有海难」,阿弥陀佛的愿船是绝对安全的,不可能有任何灾难。 这是《往生论注》大意之一。 (二)劝他力信心

大意之二,就是在最后面,下卷结论的地方,昙鸾祖师说: 愚哉!后之学者, 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 勿自局分。

意思就是劝勉我们说:「哎呀!后来的修行人,如果听说阿弥陀佛的救度,听说这个他力的法门(他力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指其他十方诸佛),就应该生起信心,而不应该把自己局限。」

怎样局限呢?有的修行净土法门的人,来念佛了,可是对往生没有把握,认为说「我虽然念佛,但是罪业很重,烦恼很深,妄想很多,像这样恐怕不能往生吧」;或者认为「我虽然念佛,但是不能达到事一心,即使功夫成片、梦寐一如,也看不到影子,这样恐怕不能往生吧」;也有的念佛人认为「我虽然念佛,想生净土,但是念佛的时间不多,因为,为了家庭,为了事业,时间很紧,恐怕这样不能往生吧……」

其实这都是错误的,这都把自己局限起来了,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看,丝毫没有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来看。

阿弥陀佛要救度的众生,本来就是我们这样的生死凡夫,又是事业繁忙,又是念佛不能清净,又是烦恼业障很多。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正是

这种众生,所以,祂没有一个条件说「你一定要烦恼淡薄,念佛能得禅定一心,甚至把事业放掉,专心念佛」,并没有这个条件、这个规定。祂是说: 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方众生里面,有能出家、能修行,或许功夫能成片、烦恼能淡薄的;同时也有业障重、事业忙、念佛不能禅定一心的。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是平等救度,而且你是哪一种根性,就原原本本以这种根性来得救。 平等救度

平等救度到极乐世界以后呢,是不管会修行的出家人,还是不会修行的在家众,通通得到平等的果位——同样是无量寿,同样是无量光,同样是相貌端好,没有这个好看、那个不好看的,同样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讲经说法跟阿弥陀佛一样的,没有两样啊。

有两样,是我们这些娑婆众生,各各随过去的宿业,因此今生今世各有不同。但到极乐世界之后呢,就通通与佛没有两样了。

好像地面上的水,有干净的,有肮脏的,可是到了大海,就通通离开了肮脏、清净的分别,跟大海的水同一味道、同一内容了。 前后呼应一贯宗旨

大意虽然有两点,其实是一点,一个思想,一个宗旨,没有两个宗旨,只不过它是前后呼应,一开始举出这个宗旨,到最后也是这个宗旨,始终不变。

「机」——救度对象包括逆谤众生

我们再来谈《往生论注》所讲到的易行道所救度的根机。 刚才约略说到阿弥陀佛所救度的是十方众生,不管会修行、不会修行,通通包含在内。

《往生论注》上卷最后的地方有「八番问答」,就是八个问答。这八个问答就是在显明易行道——净土法门,弥陀救度的对象是哪一种众生呢?就是我们这样的众生。那我们这一种众生,也就是五逆谤法都包含在内的众生。 摄外凡夫人

八个问答,第一个问答举出《无量寿经》第十七愿和第十八愿的成就文,然后昙鸾祖师作了个结论说,依照十七、十八愿以及十七、十八愿成就文来看,一切凡夫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凡夫有两种,一种是外凡夫,一种是内凡夫。

内凡夫就是上根利智的人,他能够不犯五戒,同时能修十善,这叫内凡夫。

那种可能犯五戒、不能修十善的人,叫外凡夫。

昙鸾祖师说,所有的外凡夫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一切外凡夫人都是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 这是第一个问答。 摄五逆人

接下来的问答,昙鸾祖师提出《观无量寿经》下下品的众生,是犯五逆的众生,犯五逆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证明一切外凡夫人都能往生极乐世界。

摄谤法人

这里只讲五逆十恶能往生,是不是谤法的众生不能往生呢?昙鸾祖师说,谤法的众生只要他回心转意——什么叫回心转意呢?就是自觉以前诽谤佛法是邪知邪见,是错误的,现在转而来信受了,那么,他同样往生极乐世界。

昙鸾祖师是在《往生论注》的下卷,观佛八种庄严功德成就的第三「庄严口业功德成就」中,说明这一个理论。

他说,众生在过去因为骄慢的缘故,所以诽谤正法。诽谤正法一定倍受种种痛苦,诽谤正法的人堕落到地狱,要被割掉舌头;即使出离地狱,到人间也会得哑巴的苦报(因为前世以嘴巴谤法,所以就得到嘴巴不能说话的果报);轮回到下下辈子,他离开哑巴的果报,会说话了,可是他说的话,不大有人相信,而且往往是受人侮辱的多,不会受人称赞,有种种痛苦的果报。

可是,如果他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一切果报当下就消除了。

以前诽谤正法,只要回心转意,照样往生极乐世界,诽谤正法的果报也就消除了。

愿往生者,皆得往生

因此,在这八番问答里面,昙鸾祖师说: 愿往生者, 皆得往生。

只要我们众生有愿往生的心,必定能够往生极乐。

搜索更多关于: 《往生论注》大意净宗法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当然,这是在古代,没有飞机的时代,如果是现在、有飞机的时代,或许会用飞机来譬喻吧。不过譬喻总归是譬喻,因为有的人会说「飞机有空难,坐船有海难」,阿弥陀佛的愿船是绝对安全的,不可能有任何灾难。 这是《往生论注》大意之一。 (二)劝他力信心 大意之二,就是在最后面,下卷结论的地方,昙鸾祖师说: 愚哉!后之学者, 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 勿自局分。 意思就是劝勉我们说:「哎呀!后来的修行人,如果听说阿弥陀佛的救度,听说这个他力的法门(他力就是指阿弥陀佛的力量,不是指其他十方诸佛),就应该生起信心,而不应该把自己局限。」 怎样局限呢?有的修行净土法门的人,来念佛了,可是对往生没有把握,认为说「我虽然念佛,但是罪业很重,烦恼很深,妄想很多,像这样恐怕不能往生吧」;或者认为「我虽然念佛,但是不能达到事一心,即使功夫成片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