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顺大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图文
发现隐患应立即整改,达到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施工现场用电必须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应配备漏电保护器,各电器设备接线由电气车间统一按要求进行接线,禁止非电工人员乱接,乱拉电线。 (6)特殊工种作业必须持证上岗,按特殊工种安全技术规程中有关规定作业。 (7)起重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化学品生产单位吊装作业安全规范》(AQ3201-2008),起重作业要求统一指挥,旗子、哨子和溜绳要齐全。 (8)氧气瓶和乙炔瓶按规定间距5米以上,站立固定好,摆放距火源不得小于10米,不准摆放到平台上使用。 (9)进入现场的机动车辆必须办理进车票,最高时速不超过5km/h,罐区内不准停放车辆,要保持消防道路畅通。 (10)施工人员如遇不明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向有关人员汇报,视特殊情况撤出现场。在易燃易爆区、动力设备、输电线路、地下管道、密封防震车间、自控室和变电所、压力容器、金属焊接、起重机、以及交通要道附近施工时,采取相应安全防护措施,并经厂方(或专业安全人员)同意后方能作业。 (11)在毒害性环境中施工(含储存、运输、使用)及使用毒害性、腐蚀性物品施工时,施工方应在施工前以书面形式通知厂方,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并经检测同意后方能作业。 (12)文明施工,进入现场的用电设备、工具箱、电焊机、卷扬机要摆放整齐,并要求有防雨棚。现场施工所用材料和配件要集中摆放,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保证道路畅通。 (13)高空作业注意工具的摆放,不能掉下伤人,不允许高空往下摔扔东西,杜绝野蛮施工。 (14)施工现场严禁与施工无关的车辆、人员进入。禁止在施工现场追逐打闹。施工现场着装要符合劳保规定,不准穿背心、穿凉鞋、穿钉鞋在施工现场作业。 3、施工作业中的环境保护 (1)对拆除设备中残留的化学品应统一收集处理。严禁随意倒入地面上、下水道或水沟中。 (2)对拆除的设备中清理出的固体废渣,应分类收集。对危害品特别是化工废渣要收集后进行无害化处理(3)对非危害的固体废物,可以利用的要加以利用,不可以利用可按一般固体废渣处理。 (4)施工中控制施工噪音,减轻对施工人员和周围其他人员的影响; (5)清洗设备、地面产生的废水,送工厂污水处理装置处理,严禁随意排入下水道或水沟中。 作业现场经常打扫并保持清洁,垃圾应集中堆放并及时清理、运送至指定地点。 4、拒绝作业 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作业人员对违章指挥或违反安全卫生管理规定,且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设备损坏的下列施工作业,有权拒绝施工,并应及时向施工负责人或安全卫生管理部门反映。 (1)安全措施未落实,尚不具备施工条件的作业; (2)劳动防护用品不符合施工作业要求; (3)机具设备存在影响使用安全的故障; (4)按规定应办理的作业许可手续未办齐全或监护不到位; (5)作业人员本人不能或不适宜进行的作业; (6)其它可能存在事故隐患的作业。 5、施工作业过程协调 施工负责人应参加公司或项目安全卫生例会和有关安全卫生事项的临时会议,汇报管理情况及安全卫生工作计划,接受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指令,并组织落实;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对作业过程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影响安全、环境与健康情况,施工负责人应及时向领导报告,及时予以解决。 6、检查和监督 施工负责人应定期或随机组织安全卫生检查,接受厂方现场代表、当地政府部门的检查、监督,并按照其提出的书面或口头的整改要求加以纠正和整改。
7、事故报告 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应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并实施应急预案,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在24小时内向厂方、当地建设行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部门报告。 发生重大伤亡及其它安全事故,项目部应按国务院第75号令《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立即上报有关部门并通知厂方,同时按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处理,由事故责任方承担发生的费用。 事故的报告和处理按《事故处理和预防管理程序》执行。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6.4.2 建构筑物拆除作业过程管理 1、施工准备 (1)联系相关人员交底,熟悉施工作业区的工作环境,寻找相关图纸,熟悉建筑物结构,详细编制施工方案,进行生产与施工相关的安全技术交底。 (2)土建拆除工作进行前必须确认工艺管线及设备已拆除完成,生产介质已全部清理干净。3)施工中做好和厂方主管人员的联系工作,确认建筑物内的电源线头拆除,保证拆除时安全施工。 (4)所有拆除的建筑垃圾按甲方要求进行处理。6.5 安全措施 1、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国家的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作业时必须持有对应本工作的有效作业票。 3、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加大安全检查力度。 4、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都必须持有安全作业上岗证。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一次专项安全教育。 5、施工人员施工过程中必须劳动保护用品配备齐全,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6、现场派专人负责安全监督,高空和地面各配一人。 7、现场四周必须设置有安全标志的围护栏,以防止其他人员误入作业区,现场挂置安全生产提示语句牌。 8、吊件的锚固必须牢靠,防止起吊过程中发生脱落。 9、地面上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作业区,以防止受到高处拆除飞溅物体的打击。 10、砖块等杂物及时清理,保证作业区相对整洁和消防通道畅通。 11、根据作业环境实际情况,适时配戴护目镜与防尘口罩。
7 施工现场风险评价与危害削减管理 7.1 工程影响
安全、环境的危害因素设别 1、施工影响安全风险因素明细见表7-1。 表7-1 安全风险因素明细
机械伤害等事故的可能性和毒物等危害因素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影响。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明细见表7-1。
表7-1 安全风险因素明细
序风险 评价单元 产生风险的原因 号 因素 ·硫酸与易(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火灾 爆炸 工艺管线拆除 设备拆除(容器内外施工) 属、危险化学品发生剧烈反应,发生爆炸、燃烧 ·稀酸与一些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发生燃烧 ·管线及设备中残存油气等可燃介质 2 灼伤 工艺管线拆除、设备拆除 工艺管线拆除、设备拆除(容器内外施工)钢结构拆除 ·不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 ·管线及设备中有残留酸液 ·拆除件放置不稳定 ·员工不正确操作 ·材料存在质量缺陷或未进行全面检验 高空 坠落 工艺管线拆除、设备拆除(容器内外施工)钢结构拆除 ·脚手架搭设不符合要求 ·防护设施存在缺陷,员工不按照规定进行个人防护,造成人员和物体坠落 ·雨后施工,构件表面易滑动 ·高空物件固定不牢靠 高空 工艺管线拆除、设备拆5 坠物 除(容器内外施工)钢伤害 结构拆除 ·施工作业时劳动保护做得不到位,交叉作业无隔离措施 ·无操作规程,不正确操作 ·员工指挥、操作不当 ·机械、器具存在质量缺陷、规格不符、使用起重 伤害 工艺管线拆除、设备拆除(容器内外施工)钢结构拆除 方方法不当 ·负荷超载 ·吊装物件附件固定不牢,杂物未清理 ·吊装机械失去平衡 1 3 物体 打击 4 6 9 应急救援措施 9.1 人员伤害事件应急措施
1、发生人员受伤事故时,伤者或目击者应大声疾呼,发出报警信号。
2、现场负责人员立即组织抢救伤员,使伤员撤离危险场所,并视其受伤情况进行救助,并送至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3、如伤员受伤较重,应立即对其采用科学的急救措施,同时拨打120叫救护车,或利用附近的车辆将伤员迅速送至就近医院进行治疗。
4、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迅速将触电者脱离电源;关掉电源或设法用干燥的木棍将电线挑开。如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做心脏挤压,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9.2 接触化学品处理方法
1、接触硫酸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注意:若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 2、接触盐酸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用水漱口,就医。 3、接触硝酸 皮肤接触:马上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0.01%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误食:催吐,用牛奶或蛋清。
4、接触液碱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34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5.接触其他三氯化硅时,〃如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 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休息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给输氧气;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 入:喝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火 灾 时:干粉、砂土。
〃对于三氯化硅发生泄漏时: 如果少量时就用浓碱液吸收,大量时就立即用泥土沙土围挡,并用生石灰熟石灰活性炭 等置换中和吸收 9.3 泄漏事件应急措施具体步骤
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2、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3、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4、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9.4 火灾事故应急措施
1、初期火情时,可根据介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灭火器材进行灭火。灭火方法参见有限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2、当发现时火势较大,或蔓延控制不住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当现场无通信设施时,立即派人向外界联系报警。
3、报警同时,现场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工作,尽可能将人员、设备的伤害和损失降至最低。充分利用附近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尽量控制火势。 4、当火势控制不住,或现场存在爆炸隐患时,由现场负责人负责组织人员撤离现场,避免造成人员伤害。
5、发生事故后,填写好事故报告,上报项目部及业主有关部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