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自杀态度调查问卷(QSA)
武汉大学心理测评系统 瞬时科技
选择,不应有道德好坏的评判,认为个人有选择生死的权利,在人生某些特殊时候采取自杀的行为是值得肯定的。被测试者的分值越高,说明越肯定、认可自杀行为。
关于对自杀者的态度:
这说明被测试者尊重、同情、理解自杀者,不赞同对自杀者加以任何道德评判,尤其是对自杀未遂者不表示歧视,愿意与其建立和保持正常的情感关系,并且愿意为其提供情感和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被测试者分值越低,说明对自杀者(自杀未遂者)越是同情、理解和宽容。
关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
这说明被测试者对自杀者家属所受的痛苦和压力有深切的共鸣,愿意尽可能的同情、关心和帮助他们,并且不愿追究其对自杀者是否负有责任,不歧视他们、与对正常人一样同等对待。被测试者分值越高,说明对自杀者家属越是同情、理解和宽容。
关于对安乐死的态度:
安乐死是现代医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人们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职业等方面的不同,以及感情与理智、个体与社会、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道德与法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人们对安乐死立法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态度。被测试者对安乐死持肯定、认可、理解和宽容的态度,这说明被测试者对安乐死有一定的了解,能理解他人采取安乐死的做法,并且认为自己在适当的时候也可以接受安乐死。被测试者分值越高,说明越能理解、接受安乐死,对他人或自己采取安乐死的作法较为宽容。
中立
二、测验结果
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的得分为 2.78 分,您对自杀行为持矛盾或中立的
态度
您对自杀者的态度的得分为 3 分,您对自杀者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
5
武汉大学心理测评系统 瞬时科技
您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的得分为 2.60 分,您对自杀者家属持矛盾或中立的
态度
您对安乐死的态度的得分为 2.80 分,您对安乐死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
三、分析说明
关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
这说明被测试者对自杀行为还未形成清晰而明确的态度,模棱两可,不置可否。这可能是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被测试者对死亡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尤其是对自杀尚缺乏一定的认识;也有可能是出于矛盾的心理,既认同生死是个体自由的选择,同时又认为应该珍惜生命的权利,不该随意结束生命,因而对于自杀,很难明确表态。
关于对自杀者的态度:
这说明被测试者对自杀者还未形成清晰而明确的态度,模棱两可,可能对其既同情又不赞同,存在矛盾心理,因而不置可否。
关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
这说明被测试者尚未形成对自杀者家属的清晰而明确的态度,可能既同情他们,又埋怨他们,或者只愿意为其提供物质支持,而不愿意有情感上的接触,因此不置可否,不能明确表态。
关于对安乐死的态度:
安乐死是现代医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人们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职业等方面的不同,以及感情与理智、个体与社会、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道德与法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人们对安乐死立法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态度。被测试者对安乐死持矛盾或中立的态度,这说明被测试者可能是由于不太理解安乐死,因而对此不置可否,或者是由于对生与死的选择还比较犹豫和矛盾,尚未对此形成清晰而明确的答案。
6
武汉大学心理测评系统 瞬时科技
不赞同 二、测验结果
您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的得分为 5 分,您对自杀行为持反对、否定态度 您对自杀者的态度的得分为 4.60 分,您对自杀者持排斥和歧视态度 您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的得分为 4.20 分,您对自杀者家属持排斥和歧视态
度
您对安乐死的态度的得分为 5 分,您对安乐死持反对、否定态度
三、分析说明
关于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
这说明被测试者倾向于认为自杀行为是非理性的、冲动的、不负责任的逃避、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是对生命权力的滥用;自杀行为是不被认可的,无论什么样的理由都不足以构成自杀的借口。被测试者的分值越高,说明对自杀行为所持的反对、否定态度越强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被测试者一定会排斥或歧视自杀者及其家属。
关于对自杀者的态度:
这说明被测试者不认同自杀者(自杀未遂者),不赞同给与其与自然死亡者同等的待遇,习惯对其作道德上的评判,倾向于认为其自私,不负责任,因而表现在与自杀未遂者的相处上,关系淡漠,不愿与其建立和保持亲密关系,不愿表示同情、关心和爱护,对自己认定的某些把自杀当控制他人手段的反复自杀者特别反感。被测试者分值越高,越表明否定、排斥和歧视的态度。
关于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
这说明被测试者认为自杀者的家属应对自杀者的自杀行为承担一定责任,比较忽略其所受痛苦,尽量避免与其交往,不倾向对其提供情感和物质的帮助和支持。被测试者分值越高,说明对自杀者家属越是排斥和歧视。
7
武汉大学心理测评系统 瞬时科技
关于对安乐死的态度:
安乐死是现代医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而且涉及到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法学等方面的问题,但是由于人们的人生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职业等方面的不同,以及感情与理智、个体与社会、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道德与法律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人们对安乐死立法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态度。被测试者对安乐死持反对、否定、排斥和歧视态度,这说明被测试者不认同安乐死,认为绝症或垂死病人都不应选择安乐死,这是对生命的轻视和不尊重。被测试者分值越高,说明越反对和否定安乐死,对他人或自己采取安乐死的作法较为排斥。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