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发性高血压诊疗方案
高血压并发脑梗塞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一、定义:
中风是以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甚至昏仆不省人事为特征的一类疾病。该病起病急骤,见证多端,病死率及致残率较高。 二、病因病机:
中风病是由于气血逆乱,产生风火痰瘀,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或年老体弱,或久病气血亏损,元气耗伤,脑脉失养。或烦劳过度,易使阳气生张,引动凤阳,内风旋动,则气火俱浮,或兼挟痰浊、淤血上壅清窍脉络。或过食肥甘醇酒,致使脾胃受伤,脾失运化,痰浊内生,郁久化热,痰热互结,壅滞经脉,上蒙清窍;或素体肝旺,气机郁结,克伐脾土,痰浊内生;或肝郁化火,烁金成痰,痰郁互结,携风阳之邪,窜扰经脉,发为本病。或七情失调,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血行不畅,瘀结脑脉;暴怒伤肝,则肝阳暴张,或心火暴盛,风火相煽,血随气逆,上冲犯脑。 三、诊断标准 1、病史及症状:
多有心脏病史,或以往可有脑梗塞史,突然发病,无先兆,常见症状为偏瘫或单瘫、癫痫发作、感觉障碍和失语,有时可迅速昏迷和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病史询问应注意起病的急缓,主要症状,有无类似发作病史及其它系统疾病史 2、体检发现:
常有失语、偏瘫或单瘫、感觉障碍、昏迷等局灶性神经体征。依栓塞血管的不同,可出现其它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和身体其它部位血管栓塞以及原发病的体征。 四、医技检查
1、腰穿检查:颅内压及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可含有红细胞;
2、颅CT:24h后颅脑CT脑内可有低密度区,部分在低密度区域中间有高密度影(出血性梗塞);
3、心电图检查:有的心电图可能发现心律不齐、心肌梗塞等异常; 4、X线胸片:有助于了解心肺有无病变。 五、治疗 辨证分型论治 一、中医治疗
1、中经络
(1)肝阳暴亢,风火上扰证
主症 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强语謇或不语,或口舌歪斜。
兼症 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或红绛,舌苔薄黄,脉强有力。 治则:平肝泄火
方药:方宗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30克 钩藤30克 菊花30克 夏枯草30克 丹皮15克 赤芍10克 怀牛膝20克 珍珠母30克 (2)风痰淤血,痹阻脉络症
主症 迷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 头晕目眩,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滑 治则:化痰通络
方药:方宗化痰通络汤加减,半夏10克 生白术10克 天麻10克 胆南星6 克 丹参30 克 香附15克 酒大黄5克 (3)痰实腑热,风痰上扰证
主症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 腹胀便干便秘,头晕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或暗淡,苔黄或黄腻,脉弦或偏瘫侧弦滑而大。 治则:通腑化痰
方药:方宗星蒌承气汤加减,生大黄10克 芒硝10 克 木舌楼30克 胆星6克 丹参30克 (4)气虚血瘀证
主症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 面色苍白,气短乏力,口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细,细缓或细弦。 治则:益气活血
方药:方宗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30克 桃仁10克 红花10克 赤芍10克 当归10克 地龙10克 川芎5克 (5)阴虚风动证
主症 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言謇或不语,偏身麻木
兼症 烦躁失眠,弦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或暗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细弦数。
治则:育阴熄风
方药:方宗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g 生赭石15g 生龙牡各15g 龟板15g 白芍15g 玄参15g 天冬15g 川楝子6g 生麦芽6g 茵陈6g 甘草6g 2、中脏腑
(1)痰湿蒙塞心神证 主症 神昏,半身不遂
兼症 素体多是阳虚湿痰内蕴,肢体松懈瘫软不温,继则四肢厥冷,面白唇暗,痰湿壅盛。舌质暗淡,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缓。 治则:温阳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方宗涤痰汤加减,半夏10克 陈皮6克 枳实10克 胆南星6克 菖蒲10克 竹茹10克 云苓20克 远志10克 (2)痰热内闭心窍证
主症 神昏,昏愦,半身不遂
兼症 起病急骤,鼻鼾痰鸣,肢体强痉拘急,项强身热,燥扰不宁,甚则手足厥冷,频繁抽搐,偶见呕血。舌质红绛,舌苔竭黄干腻,脉弦滑数。 治则:清热化痰,醒神开窍
方药:方宗牛黄清心丸加减,或安宫牛黄丸,牛黄0.5g 黄连15g 黄芩9g 栀子9g 郁金9g
(3)元气败脱,心神散乱症 主症 突然神昏,昏愦,肢体瘫软
兼症 手厥冷汗多,重则周身湿冷,二便自遗,舌痿、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缓,沉
微。
治则:益气回阳救逆。
方药:方宗参附汤加减,或鼻饲安宫牛黄丸,人参10克 制附子10克 生甘草10克 五味子10克
以上方药水煎后,早晚分两次温服
3、中药活血化瘀制剂应用:可酌选血塞通、血栓通、灯盏花素、红花注射液、疏血通等。 二、外治
针灸:曲池、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血海、阴陵泉等,针刺,每日一次,15天为一疗程。
三、西医治疗 1、脑梗塞的治疗: (1)控制高血压。
(2)发病8小时以内可采用溶栓治疗,如东凌克栓酶、尿激酶、TPA等。 (3)发病8—48小时,可采用抗凝治疗,如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纳等。
(4)48小时以后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肠溶阿司匹林150—300mg或拜阿司匹林100—200mg或氯吡格雷75mg qd
(5)强化降脂:可选择贝特类或他汀类药物。 2、原发病治疗:
(1)纠正心衰,改善心功能;
(2)感染性栓塞者应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控制感染。
以上病症如治疗不及时都可以导致偏瘫或单瘫、癫痫等病症的发生,预防和及时治疗时关键。
六、辩证调护、生活指导
(1)按急症一般常规护理。(2)病室安静,光线柔和,避免噪声,强光刺激。(3)绝对卧床休息。中经络者宜去枕平卧,不要随意搬动。(4)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痰阻者,随时吸痰。(5)做好口腔、皮肤、眼睛护理。用复方佩兰漱口液清洁口腔每日2~3次。眼睑不能闭合者应给予凡士林纱布或生理盐水纱布敷盖,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尿管,每日清洁消毒尿道口一次,预防尿路感染。定时翻身,按摩骨突处预防褥疮发生。(6)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神志、瞳孔、体温、呼吸、舌苔、脉象、血压及四肢活动等病情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如患者血压速升,呼吸变深,脉缓为早期脑疝的表现。血压急剧下降,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表示病情严重。若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血压测不到,呈阴阳离决的表现。出现上述症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7)口眼歪斜者,可针刺大迎、地仓、颊车、下关等穴。语言障碍者应早期进行语言训练。半身不遂应注意局部保暖,受压部位用2%红花酒精液按摩。一切注射应在健侧进行。(8)饮食宜清淡。给予少油、低盐、低糖、易消化食物。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食物不宜过冷或过热。鼻饲时头偏向一侧,不宜过多过快。(9)恢复期应指导患者坚持功能锻炼,保持心情舒畅,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疲劳和情感所伤,防止复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