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原发性高血压诊疗方案
98.33%和88.33%及86.67%和50.00%(P<0.05或P<0.01),观察组服药1-5年随访表明舒张压<12.00kPa(1kPa=7.5mmHg)控制率为87.00%。
③可能具有降压稳定、持久作用。
2002年3月至2004年5月,将住院的3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降压宝片组,伲福达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药物治疗4周后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结果表明降压宝片无论对全天血压,白昼血压和夜间血压均有理想的降压效果,降压稳定、持久,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④可能提高顽固性高血压的达标率。
通过对20例确诊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在原服药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治疗4周,结果表明穴位埋线具有降压作用,可减少患者原服降压药物的剂量或联合用药的种类,提高达标率。
根据以上研究,我院治疗眩晕(高血压病)有以下优势:
①中药对于眩晕(高血压病1~2级)确有一定疗效,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生存质量。
②中药能够减少西药用量,提高西药生物利用度,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③根据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诊疗系统,便于临床医师掌握,重复性高,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④中药降压宝片服用方便,价格优廉,能够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六、非药物疗法:
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体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以及其他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具体内容包括:
1、减重 建议体重指数(kg/㎡)应控制在24以下。减重对健康的利益是巨大的,如在人群中平均体重下降5 kg,高血压患者体重减少10%,则可使胰岛素低抗、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左心室肥厚改善。减重的方法一方面是减少总热量的摄入,强调脂肪并限制过多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另一方面则需增加体育锻炼如跑步、太极拳、健美操等。在减重过程中还需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饮酒的超重者要戒酒,老年高血压则需严格限盐等。减重的速度可因人而异,但首次减重最好达到减轻5 kg以增强减重信心,以后再根据自觉的症状和有关指标决定进一步的减重的速度和目标。
2、采用合理膳食 根据我国情况对改善膳食结构预防高血压提出以下建议: 2.1 减少钠盐 WHO建议每人每日食量不超过6g。我国膳食中约80%的钠来自烹调或含盐高的腌制品,因此限盐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及含盐高的调料,少食各种咸菜及盐腌食品。
2.2 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 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即使不减少膳食中的钠和不减重,如能将膳食脂肪控制在总热量25%以下,P/S(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维持在1,连续40天可使男性SBP和DBP下降12%,女性下降5%。中国一组北京与广州流行病学的资料对比,广州男女工人血压均值、患病率、发病率明显低于北京,除北京摄取高钠高脂肪外,可能与广州多食蛋白质特别是鱼蛋白有关,建议改善动物性食物结构,减少含脂肪高的猪肉,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蛋白质占总热量15%左右,动物蛋白占总蛋白质20%。
2.3 注意补充钾和钙 MRFIT(Multiple risk factor intervention trial) 资料表明钾与血压呈明显负相关,这一相关在INTERSALT研究中被证实。但在近期TOHP(Trials of hypertension prevention)第一阶段只发现很少作用,中国膳食低钾、低钙,应增加含钾多含钙高的食物,如绿叶菜,鲜奶,豆类制品等。 2.4 多吃蔬菜和水果 研究证明增加蔬菜或水果摄入,减少脂肪摄入可使SBP和DBP有所下降。素食者比肉食者有较低的血压,其降压的作用可能基于水果、蔬菜、食物纤维和低脂肪的综合作用。
2.5 限制饮酒 尽管有证据表明非常少量饮酒可能减少冠心病发病的危险,但是饮酒和血压水平以及高血压患病率之间却呈线性关系,因此不提倡用少量饮酒预防冠心病,提倡高血压患者应戒酒,因饮酒可增加服用降压药物的抗性。建议男性如饮酒每日饮酒的酒精量应少于20~30g,女性则应少于10~15g。 3、增加体力活动 每个参加运动特别是中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在运动前最好了解一下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度、频度和持续运动时间。对中老年人应包括有氧、伸展及增强肌力练习三类,具体项目可选择步行、慢跑、太极拳、门球、气功、迪斯科等。运动强度须因人而异,按科学锻炼的要求,常用运动强度指标可用运动时最大心率达到180(或170)减去平时心率,如要求精确则采用最大心率的60~85%作为运动适宜心率,需在医师指导下进
行。运动频度一般要求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即可,可根据运动者身体状况和所选择的运动种类以及气候条件等而定。
4、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理 长期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引起高血压和其他一些慢性病重要原因之一,对于高血压患者,这种精神状态常使他们较少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烟等,并降低对抗高血压治疗的顺应性,对有精神压力和心理不平衡的人,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需做长期细致的工作,一方面靠政府与政策的力量改善大环境,另一方面则靠家属与社区医师做耐心劝导,帮助这些人参与社交活动,如参加体育锻炼、绘画等,在社团活动中倾诉心中的困惑,得到同龄人的劝导和理解。 七、辩证调护
1肝火亢盛:以清汗泻火,利湿化痰为施护原则。 2阴虚阳亢:以滋阴潜阳,镇肝熄风为施护原则。
3气阴两虚:以益气养阴,理气化瘀,祛风化痰为施护原则。 4痰浊壅盛:以祛痰化浊为施护原则。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 1、 临床治疗难点
1.1与现代医学相比,尤其是西药长效制剂,缓释制剂的应用,西药降压的持久性、稳定性好,其作用可达24小时,每日服用一次,可以减少血压的波动,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和防治靶器官的损害,并提高了用药的依从性。中药与之相比,能否达到长效、平稳24小时有效降压,是影响患者中、终点事件及依从性的关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2 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本方案由于样本含量有限,能否提高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需要进一步验证。 2、 应对措施及创新思路
2.1 采用平行、双盲等研究措施,与西药尤其是长效降压西药作对比研究,研究本方案的长效、稳定性,我院已申请到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攻关项目,制定了详细的研究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下一步研究思路及措施。
2.2我院已申请到河南省科委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攻关项目,对本方案扩大样本
含量,与西药作对照,观察本方案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达标率,制定最佳方案。
八、疗效评价
(1)血压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分显效、有效、无效。
显效:①舒张压下降10mmHg以上,并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
但已下降20mmHg或以上;
有效:①舒张压下降不及10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②舒张压较治疗前下
降10mmHg--19mmHg;③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30mmHg以上。须具备其中1项。 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者。 (2)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分显效、有效、无效、加重。主要根据中医证候积分减分率判定。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
减分率 = ───────────———— ×100% 治疗前总积分
①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 ②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③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注: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总有效率计算方式为:(显效+有效)的患者/可评价的总患者*10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