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如皋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6.已知豌豆高茎对矮茎、红花对白花、子粒饱满对子粒皱缩为显性,控制它们的三对基
因自由组合。以纯合的高茎红花子粒皱缩与纯合的矮茎白花子粒饱满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1测交可产生8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 B.F2理论上基因型有27种,表现型有8种 C.F2中红花子粒饱满:白花子粒皱缩为15:1
D.F2中高茎子粒饱满:高茎子粒皱缩:矮茎子粒饱满:矮茎子粒皱缩为9;3:3:l 27.已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阔叶和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对该植物的某个种群进行调查,发现有60%的植株表现为窄叶,余者表现为阔叶。从该种群中随机取足量的阔叶样本让其自交,发现约有30%阔叶植株的子代出现窄叶植株,而窄叶植株的子代未发现阔叶植株。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该植物在当地的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B.阔叶植株的子代出现了窄叶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C.原种群中窄叶基因的频率高于阔叶基因的频率 D.原种群中,该相对性状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约占88%
28.下列关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F2中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D.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9.图①表示生物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图解;图②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部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该生物的黑色素场所需要如图③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中,若b2为RNA链,则b1链的(A+T+C)/b2链的(A+U+G)=1 B.由图②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不能合成黑色素
C.若图③中的1个b基因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仍可合成出物质乙 D.图②所示的生物体中可能存在含有4个b基因的某细胞 30.下列有关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杂交育种中,F1自交后代可筛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优良品种 B.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
C.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诱变育种可以定向的把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31.(7分)下图1表示某家族中一些个体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遗传性肾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图2为该家族遗传性肾炎(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苯丙酮尿症(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遗传系谱图。试分析回答:
a a a a a a Ⅱ
1 2 3 Ⅰ 1 2 3 4 W 遗传性肾炎患病男女 Ⅲ
苯丙酮尿症患病男女 A B C 图1 图2
(1)图1中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 ,C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
之比为 。
(2)图1所示细胞可能在图2中Ⅰ1体内存在的是 。
(3)图2中Ⅱ1的基因型为 ,个体W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 ;若已
知个体W为苯丙酮尿症女孩,则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 。
32.(9分)甲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乙
图是细胞中某物质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标号的先后顺序是 ,细胞②分裂结束后
形成的细胞是 。
(2)细胞①与细胞③相比较,除细胞大小外,图中显示还有哪些明显区
别? 。
(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基因a的分离发生在 (填序号)
细胞,对应乙图 时期,细胞③正常分裂结束后能产生 种基因型的细胞。
(4)甲图中大多数细胞处于乙图 时期,其原因是 。
(5)若图示的动物患有由线粒体DNA缺陷引起的疾病,当它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
配后,后代正常的概率为 。
33.(6分)下图是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两个主要步骤。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的名称为___________,乙与丁在结构E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方框
内表示该过程进行方向的箭头是________。(标“→”或“ ←”) (2)图2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多肽链的过程,此过程的模板是________
(物质名称)。②③④的最终结构是否相同? ________ (是/否)
(3)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以下与图2中结构⑤的化学组成最相似的是________。
A.大肠杆菌 B.噬菌体 C.染色体 D.烟草花叶病毒
34.(10分)猫是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有38条染色体,当猫细胞中存
在两条或两条以上X染色体时,只有1条X染色体上基因能表达,其余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巴氏小体能用来区分正常猫的性别,理由是 。
(2)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雌猫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有2个巴氏小体,那么该猫的性染
色体组成为 。巴氏小体上的基因由于 过程受阻而不能表达。
(3)控制猫皮毛颜色的基因A(橙色)、a(黑色)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型为XAXaY
的猫,它的性别为 性,体细胞核中有 个巴氏小体,皮毛颜色为 (填“橙色”、“黑色”或“橙黑相间”),出现该种颜色的原因是 。
(4)若第3小题中的猫的亲本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 (填“父方”或“母方”)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该亲本产生的成熟的异常生殖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位 ,这种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是 。
35.(7分)下图为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流程图,其中质粒上的Pst I、Sma I、EcoR
I、Apa I等四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见下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
Sma I Pst I 质粒 EcoR I Pst I Sma I EcoR I A 香菌农蕉转入 感染 组杆织块 香蕉组织块 愈伤组织 ① ② 含抗病基因的DNA
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证明了香蕉组织细胞具有 。 (2)形成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限制酶 ,对 进行切割。 (3)一个质粒被限制酶EcoR I、Pst I、Sma I同时切割后可得到 个DNA片段, 个黏性末端。
(4)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重组质粒A中含有 基因。
36.(8分)研究人员培养牡蛎时,将牡蛎投放到培养网箱,然后置于含适量培养水的培养池中,每天投喂3次饵料,并定时全量换水。研究表明,中国二倍体牡蛎、美国四倍体牡蛎每年繁育后均会迅速“消瘦”,且口味下降。研究人员利用中国二倍体牡蛎培育不育的新品种A,观察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在培育牡蛎新品种A时,需用6—DMAP(6—二甲氨基嘌呤)处理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以抑制次级卵母细胞排放第二极体。牡蛎新品种A不育的原因是 。
(2)请再写出一种获得不育牡蛎新品种B的方法: 。 (3)假设你获得了牡蛎新品种B。若要通过实验探究牡蛎新品种A、新品种B在个体大小和存活率等方面与中国二倍体牡蛎相比是否具有优势,请写出相关步骤。
① 。 ② 。 ③ 。④ 。 37. (6分)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若图1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3和4的B、b基因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2)图3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 。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
(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分A、B、C三组开展以下研究性学习活动: A组:小组同学对该校各年级在校学生中红绿色盲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假设调查人数共2000人(男性1000人,女性1000人),调查结果发现有色盲患者15人(男性14人,女性1人),如果在该人群中还有38个携带者,则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是 。
B组:小组同学想研究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则他们调查的对象是 。 C组:小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cter综合症(XXY)的孩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