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六年级上册语文5-8单元导学案
(三)阅读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郑人买履
《韩非子》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臵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①坐:同“座”,座位。 ②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③反:同“返”,回家。
1.给下面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郑人有欲买履( )者: .先自度( )其足,而臵之其坐: .
吾忘持其度( ): .遂( )不得履: .
2. 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你认为郑人是个怎样的人? 4.你知道吗?有许多成语是出自寓言故事的,你还能写出三个这样的成语吗?
(四)文本链接
41
③
①
②
伯牙学琴
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此后,伯牙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会,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
(五)语文视野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和成语还有很多,不妨多读一读,积累下来;再找找成语的来历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酒逢知己千杯少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莫逆之交 管(仲)鲍(叔牙)之交 刎颈之交 忘年之交 患难之交
26 月光曲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
4.分辨课文中哪些是实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体会两者结合的作用。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不正确的划去。
①他沿着弯弯曲曲(qū qǔ)的小路向前走, 忽然从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琴声, 弹的正是他写的曲(qù qǔ)子。
42
②盲姑娘从琴声中知道, 给她弹曲子的(de dí)人的(de dí)确是贝多芬。 ③盲姑娘从美妙的乐(yua la)声中感受到了快乐(yua la)。 2.辨字组词。
霎( ) 键( ) 盲( ) 刹( ) 健( ) 肓( )
茵( ) 涛( ) 屡( ) 阴( ) 淘( ) 缕( ) 3.读读下面描写大海的词语,将错别字用“ ”画出来,并改正在括号里;没有错别字的画“√”。
水天相接( ) 波涛凶涌( ) 惊涛骇浪( ) 白浪涛天( ) 汪扬大海( ) 一忘无际(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断断续续 陆陆续续 清幽 幽静 恬静 安静 (1)屋里传来( )的哭声。 (2)上课铃响后,同学们( )返回教室。
(3)这条小巷非常( ),很少看到有人影晃动。
(4)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 )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5)大会开始后,喧闹的会场霎时( )下来。
(6)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 5.请根据提示,写出“啊”的发音和写法。
提示: “啊”用在句末或句中,常
受到前一字的韵母或韵尾的影响而发生不同的音变,也可以写成不同的字。 前字的韵母或韵尾 “啊”的发音和写法 ɑ ,e ,i,o , ? u, ɑo, ou -n -ng ɑ → iɑ 呀 ɑ → uɑ 哇 ɑ → nɑ 哪 ɑ → ngɑ ②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 ③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 ④贝多芬说:“不 ,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 )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整体感知
《月光曲》讲述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 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 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二)精读指导
1.用心默读课文,想一想,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2.朗读第九自然段,说说读完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哪些语句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语句写的是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
3.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 ,又表现了他丰富的 和 ,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 的情感。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1.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
43
(1)这首曲子真难弹啊! ( ) (2)啊,这是真的吗? ( ) (3)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 ) (4)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 ) 6.按要求写句子。
(1)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注意带点的词语的特点,照..
样子写一句)。
(2)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口说说罢了。”(改为间接陈述句) 7.读读下面人物的语言,想想应分别读出怎样的语气。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 遗憾、内疚 B. 迫切 C. 诚恳、热情 D.体谅、安慰 ①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 )
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juàn quàn)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随便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ɑ nɑ)!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1)“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随便便说说罢了”哪句话是她随随便便说的?用“ ”画出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对话后为什么走进了茅屋?
(3)一曲弾完,姑娘就知道弹琴的人是贝多芬,这说明盲姑娘是怎样的人?推测一下贝多芬此时的心情怎样? (4)“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你是怎样理解的?
(5)“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两个“您”读起来语气不同.第一个“您”用( )的语气,第二个用( )
44
的语气。
(6) 给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二)按原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这段话当中哪些话写的是事实,请用“ ”画出来。
(2)这段话中联想到的内容共有两部分,一部分描述的是 ,另一部分则是 。 (3)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共有三幅,用“——”画出。
(4)每一幅画面的音乐节奏都不同,第一幅用 的音乐,第二幅用 的音乐,第三幅用 的音乐。
(5)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盲姑娘也仿佛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大海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