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文艺出版社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知更鸟的歌》教学
设计
执教教师:刘源 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演唱《知更鸟的歌》 教学目标:
1. 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知更鸟的歌》,并知道重唱、合唱是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
2.能和同学合作,设计多种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知更鸟的歌》,并从中享受到乐趣。
教学重难点:
1.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知更鸟的歌》。
2.区别声乐的两种演唱形式:合唱与重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感受“晨”景。
1、导入。
师: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在这美好的时候你们会做些什么呢
2、听赏《晨景》
(1)感受乐曲
(2)替乐曲取名
(3)乐曲简介
3、观赏早春知更鸟活动的画面。
(1)学一学
刚才听的是什么声音谁来模仿一下。
(2)听一听
仔细听听是什么小鸟有如此美妙的歌声
介绍知更鸟。
(3)唱一唱
随音乐用“jiu”哼唱歌曲第一声部。
二、体验“晨”歌
1、观察知更鸟在深秋迁徙的画面。
2、讲述知更鸟迁徙的原因。
3、聆听“小鸟”歌。
下面我们听听知更鸟是怎样诉说的出示第一声部歌词。
4、师生合作学习二声部。
(1)学生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演唱第二声部
(2)说一说歌曲旋律的特点
(3)师生互换声部演唱。
教师演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生与生分声部演唱歌曲……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师:谁能说说知更鸟在唱这首歌时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三、表现《知更鸟的歌》
1、师生合作参与
(1)老师邀请一学生演唱歌曲。
(2)全班合唱歌曲。
合唱: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
2、学生设计不同形式表现《知更鸟的歌》
(1)分组设计
师: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形式演唱了歌曲,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说说你们的设计方案。看哪组设计得最好!
方案一:一位同学领唱第一乐段,两位同学演唱二声部(领唱与重唱)
方案二:全组同学齐唱第一乐段,合唱第二乐段(齐唱与合唱)。
方案三:……….
(2)分组练唱
(3)比一比
(4)评价
师:刚才我们用多种演唱形式表现了歌曲,谁说一说,我们在演唱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5)颁奖
演唱形式多样且符合歌曲特点,情感处理到位同学上台领奖。
四、小结下课。
《蜗牛与黄鹂鸟》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刘源 长沙高新区明德麓谷学校 教学内容:湘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八课演唱《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台湾音乐的风格特点,指导学生用不同的音色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
2.引导学生根据课本上的葡萄成熟以前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创编葡萄成
熟以后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 教学重点:
表现歌曲、创编歌词 。 教学准备:
课件、光碟、电子琴。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听台湾民歌《阿里山的姑娘》律动进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才听到的歌名叫什么它是哪里的民歌 2.请大家谈谈自己所知道的台湾方面的知识。
3.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台湾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师简介
台湾。 师:在我国的东南海域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国的宝岛—
—台湾。台湾四面环海,四季如春,水稻、甘蔗、樟脑是台湾的“三 宝”。台湾还是世界闻名的蝴蝶王国。台湾不仅以它独特的风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它的文化底蕴也相当的丰厚。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热情 奔放、活泼风趣的台湾民间歌舞《杵舞》。 二、播放舞蹈《杵舞》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一同欣赏了一段具有特色的台湾民间歌舞《杵舞》。
那台湾名歌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台湾名歌《蜗牛与黄鹂鸟》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
保留此标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