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学综合习题集
7.有位中学教师对学生说:现在考大学认‘分’,不认人,你思想好,身体也很健康,但是如果考分不够分数线,上大学是没门的,所以你们应该认真学习,争取高分”。
8.有人说:“儿童,青少年上不上学是学生个人和家长的事,与别人无关,谁也管不着”。所以社会上有许多适龄儿童辍学经商,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你对这种现象怎么看,应如何对待
9.某班班主任老师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能努力刻苦学习的好学生,而学习成绩差的就是不努力不刻苦学习的学生。因此,他经常把考试成绩差,作业出错多的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训斥,他希望通过对差生的严加管教,使全班的学习成绩拉齐。这位班主任老师的想法能否变成现实?
10.一位家长找班主任老师告她女儿的状,说她的女儿原来放书的抽屉是没上锁的,可是从上了初中二年级以后,不知什么时候却悄悄地把自己的抽屉上了锁。这位母亲觉得很不理解,也很纳闷儿:她有什么东西要回避自己的父母呢 这一天女儿正在睡午觉时,母亲在书包里找到钥匙.,打开抽屉,翻看女儿的东西,发现了一本日记本??,女儿忽然醒了,看到此情此景,对母亲大发雷霆。于是母女俩争吵了起来,女儿说;’“母亲偷看她的日记侵犯了她的人权。母亲认为:我看你的日记是我当家长的权利。你是我的女儿,我就是要对你负责??
这位学生家长的所作所为对吗 女儿的变化反常吗 这位班主任将如何解决她们母女的矛盾
11.马卡连柯把去银行领取巨款的任务交给了原来曾经有过严重盗窃行为的学生西蒙,卡尔托诺夫。当西蒙把钱取回来交给马卡连柯后,他说:
“安·谢·马卡连柯,请您把钱数一数吧.”马卡连柯说:“你不是清点过了吗 现在你可以去了。”
随即把钱放进了保险柜。
12.冬天的一个上午,李校长在课间操队列前讲话:“做操就要象个做操的样子,以后不准穿外套,不准戴围巾、手套。”第二天上操前,初二(三)班的同学正在脱衣准备上操,班主任看到后说:“你们想感冒啊!”学生又穿着外衣去上操,校长看了没说话。第三天,其它班学生也穿着外衣上操了,校长提出了批评。第六天,校长在外开会三天回校,发现上操时“全付武装”的学生很多,十分生气,说学生为什么这样不自觉
13.一次,上班会课时,万老师发现教室地上丢着三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尚未走进教室。万老师指着地上纸屑对大家说:“这摆着三团纸屑,你们都没有拾起来,现在看着后面的三个同学怎么做。”全班同学都瞪大眼睛在看,第一个同学看也不看冲进了教室,第二个同学看了一眼,无动于衷地走到座位上。第三个同学出现在门口,看到纸屑,就弯下腰拾了起来。同学们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万老师表扬了这个拾纸团的同学。从此教室地上再也看不到纸屑了。
14.“大闹包”王学军,跟着中队辅导员老师大摇大摆地走进教室,引起满堂大笑。到了教室又抓这个一把,捅那个一下,三抓两捅,把全班搅得乱哄哄。徐老师觉得靠空洞说教和频繁的批评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善于透过他的缺点错误,看到他的优点长处;透过他的消极的东西,看到他积极的因素。徐老师决定 “跟踪侦察”。一天清晨,王学军匆匆来到教室,从书包掏出几个钉子和一把小铁锤,将自己那条坏了的板凳,三下五下修好了。徐老师立即在全班进行了表扬,号召大家学习他爱护公物的精神。又一天,徐老师传达学校召开英语对话表演比赛的决定。王学军也报了名,老师批准后,他眼睛都湿润了。一连五天都很好。第六天王学军又与别人打架了。徐老师又家访,没有灰心和恼火,深知王学军反复,不是简单的重复循环,而是有所进步的。只要趁热打铁,一定能帮助他彻底改好。就
这样,王学军反复一次,徐老师就加紧一次教育工作,终于使“大闹包”变成了“三好”学生。
15.初三学生王小丽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就是没有加入团组织。一天,她找到班主任老师,对老师说:“我还有哪些缺点,请您给我指出来,我要求加入共青团。”班主任老师肯定了她积极要求进步的思想,指出了她存在的一些弱点,勉励她向英雄学习,争取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班主任老师还送给她一本《团章》和学习英雄的书,推荐她参加了团的积极分子学习班。王小丽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正了缺点,期末终于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16.魏书生老师对班级犯错误学生的处理办法是:犯了小错误,就给大家唱支歌,表歉意;犯了大点的错误,就去做一件好事,表示弥补,犯了严重的错误,就写一份“说明书”,说明一下当时的心理活动。
17.一位中学班主任老师给学生写了如下的鉴定:该生中学生的基本要求差不多都没有做到,特别是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如,抽烟、旷课、无组织、无纪律、对者师不礼貌,思想意识上追求时髦(如烫发、穿奇装异服等),对老师的教育态度倔强,需要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人生观,明确一个有志青年应当追求什么,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看来,长此下去,毕业是成问题的。
18.指出下列务实例符合或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或反映了什么教学规律
(1)鲁迅先生领着同学们去采集标本,同学们看到路边有一株小黄花,就问博物教员这花的名称。博物教员回答说:“这叫‘一枝黄花’”。同学们都认为他是在信口开河,便哄然大笑。鲁迅先生严肃地对同学们说:“我们做学问的,知就是知,不知就是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不论是学生,还是先生,都是这样。这种植物是不是叫“一枝黄花”,你们可以去查植物大辞典。这是菊科植物,是叫
“一枝黄花”。
(2)上海特级教师于漪同志,在讲《藤野先生》里的“油光可鉴”的“鉴”字时,作了深浅不同的两种讲解。既讲了“鉴”是镜子,在这里作动词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又引申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后车之鉴”字的应用和解释,使学习程度高的学生也及时得到满足。课后,她对基础差的学生,又象医生切脉问诊一样,细心了解,积极引导,对基础好的学生,她就帮助他们组织好兴趣小组,出版《文学园地》,举办文学讲座。正因为于老师作了上述努力,所以她教的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都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3)有两位教师同教“机器”这一概念。一个教师在甲班说“电动机,拖拉机,织布机”都是机器。另一位教师在乙班说“机器有三个要素,一是人为的构件组合体,二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三是能代替我们作功或转换能力”。课后提问检查:钟表是不是机器 甲班学生说:“不知道,老师投有讲”。乙班学生说: “钟表不是机器,它不能作功”。 ’
(4)一位教师在开始讲“蒸气变水”这段教材时,教师问:“同学们,在寒冷的日子里,你们在街上走与同学们说话时会看到什么 ”同学们回答:“出现了哈气”。教师又问,“可是在温暖的屋子里说话时,为什么不会发现哈气了呢 ’
(5).两个孩子在一起玩四个颜色相同,大小一致的小球,其中两个是铁的两个是木头的。甲说;“不许掂轻重,你能分清哪两个是木头的,哪两个是铁的吗 ”乙想了想答道:“放在水里,沉下去的是铁球。”甲又问:“为什么铁球沉下去,木球漂上来呢 ”乙立即回答:“因为铁球比木球重呗”甲又问;“海上的大船也很重啊,为什么不沉下去呢 ”两个孩子谁也没有回答上来。
(6)欧洲中世纪的教学是受神学统治的,教学不准有异端思想,甚至算术教学都要去解释宗教教条,说什么“1”象征唯一的神, “2”是关于耶稣基督的双重性格, “3”是关于神的三位一体,“4”是关于四个福音的传道者,更神秘的是“7”的解释,一星期有七天,七个天使,七个圣餐礼,七重天等。
19.一位教师讲“刑场上的婚礼’是这样开始的;“刑场”是亡的场所,意味着生命的结束,是悲的气氛,婚礼是欢乐的事情,意味着幸福,是喜的气氛。然而,如此矛盾的事情确实发生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
20.有人说; “教师上课是教学工作的全部,备不备课无所谓”,这话对吗 你是怎么看的。
21.有人认为:只要备好课,就能上好课,这对吗 为什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