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物理九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炎热的盛夏,人站在水中时感觉凉爽,而当人赤脚走在沙土上时却感到烫脚.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具有不同的( )
A.热量 B.比热容 C.内能 D. 熔点 2.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运动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3.如题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示数0.3A,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L1两端电压为4V B.L2两端电压为2V C.L2两端电压为4V D.通过L1的电流为0.3A
4.小刚用300N的力将重为40N的铅球掷出10m远,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小刚对铅球做的功为 A.0J
B.400J
C.3000J
D.3400J
5.如图甲为某可调亮度的台灯,如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片相连。当转动电灯旋钮时,滑片会在弧形电阻丝上同向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 B.若只将a、b接入电路逆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
D.若将a、b电路接入同一点,c接入电路的另一点时,旋动旋钮时不能改变灯泡亮度
6.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力为6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对物体做了60 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
A.物体一定运动了1m B.物体一定运动了6m
C.重力做得功一定为360J D.物体一定受到10N的摩擦力
7.用相同的酒精灯和同样的烧杯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如图,反映的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从图中可以看出
A.甲的比热容大 B.乙的比热容大 C.它们的比热容一样大 D.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向b滑动的过程中,设灯泡工作时的电阻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灯逐渐变亮 B.L1灯逐渐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逐渐变大 D.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逐渐变大
9.电位器是滑动变阻器的一种。如图所示,如果把电位器与灯泡串联起来,利用它改变灯的亮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连接 A、B 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B.连接 A、C 使滑动触头逆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C.连接 A、C 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暗
D.连接 B、C 使滑动触头顺时针转动,灯泡变亮 10.下列关于电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B.导体的电阻大小只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C.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D.电学中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11.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在电路中,当滑片分别位于最大端和中点时,电路的总功率分别为24W和36W,则R0与R的最大阻值之比以及变阻器R的电功率变化量分别是( ) A.1:2 1W
B.1:2 2W
C.2:1 4W
D.2:1 3W
12.高速公路收费站,现在对过往的超载货车实施计重收费,某同学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计重秤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称重计其实是一个电压表 B.电路中的R1是没有作用的 C.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计的示数越大 D.当车辆越重时,称重计的示数越小 二、填空题
13.某人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0N的物体,沿着长5m、高1m的斜面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拉力的大小为250N,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为 N. 14.滑动变阻器上标有“50Ω1A”字样,1A示 ;它是通过改变电阻丝的 来改变电阻大小的. 15.用电器与控制它的电键是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它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_____能,其所消耗的电能是远方的发电站通过_____输电线输送至用电区的(选填“高压”或“低压”)。 16.将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均匀拉长,它的电阻变_____,这是因为其_______变大,_______变小了。 17.如图所示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 2A”,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3V,它的I﹣U图象如图甲所示,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B端,闭合开关S,电压表示数为1.5V,再将滑片P向左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3V.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W,电源电压为_____V;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为_____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_____Ω,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为_____W。
18.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6Ω 0.5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为________Ω,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___V;若把两定值电阻并联起来,则干路流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__A。 三、实验题
19.同学们在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的实验中。
(1)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到适当的位置,记录了电路中定值电阻R=5Ω,电流表示数为0.6A,电压表示数为3V,接着其中一位同学直接拆下5Ω的电阻改换成10Ω的电阻。他认为这样操作简单方便。那么:
①请指出他在操作中的错误: 。
②若按正确操作方法改接电阻后,电压表示数会______(填“大于”或“变小”)3V。
③为了控制电压不变,改接电阻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移动,在调节时,眼睛应看着__________ 表。
(2)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
(3)本实验中测量了多组数据,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测量物体长度;②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0.某班级同学做“探究并联电路的规律”实验,所用器材包括电源(6伏)、电键、若干已知阻值的电阻、电压表、电流表和若干导线,他们首先按图所示的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通过探究得到并联电路各电阻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在继续探究过程中,多次改变R1和R2的阻值,并将电流表分别接到A、B、C处,测出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通过电阻R2的电流I2,以及并联电路中的干路电流I。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实验 序号 1 2 3 4 5 R120 20 20 30 60 R260 30 20 15 12 I10.3 0.3 0.3 0.2 0.1 I2(A) 0.1 0.2 0.3 0.4 0.5 (Ω) (Ω) (A) I(A) 0.4 0.50. 0.6 0.6 0.6 ① 分析比较表中I1、I2和I的数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②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2、3的第二、三和六列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当一条支路中电阻一定时,干路电流 。
③ 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4和5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序号5中的两个并联电阻 (选填“能”或“不能”)替代序号4中的两个并联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理由是: 。
④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I1、I2与R1、R2的关系,可得到的结论是: 。 21.“探究串联电路特点”时小明选用两只规格相同的灯泡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