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学试题汇总
5、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名词解释
1、剩余磁性、2、解理、3、岩浆岩、4、海进、5、地垒、 6、化学风化、7、滑坡、8、侵蚀基准面、9、石窝、10、间冰期、11、冻结层间水、12、波浪折射
二、判断
1、地球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
2、矿物的化学成分是组成矿物的物质基础,是决定矿物各种性质的本质的因素。( )
3、岩浆岩中,斑状结构的基质为显晶质,似斑状结构的基质为隐晶质。( )
4、山地愈高,坡度愈大,河谷切割愈深,代表垂直上升运动愈缓慢。( )
5、矿物颗粒细小、且呈等粒状结构的岩石,比粗粒状的和斑状的岩石抵抗物理风化的能力强。( ) 6、雷诺数大,表示粘性超过惯性,水流呈现为层流;雷诺数小,则转变为紊流流态。 ( )
7、地台区的碳酸盐类岩层常大片出露,有利于喀斯特均匀发育,形成大面积的喀斯特地貌。 ( )
8、风力愈大、地表碎屑愈细则磨蚀作用愈强。( )
9、大陆冰川的冰碛物以沙砾为主,山岳冰川的冰碛物以细粒为主。( )
10、地下冰的侵入冰以水分在原地冻结、土粒几乎不发生位移为特征。 ( )
三、填空
1、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地壳的 、 和 发生改变的作用。
2、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和 ;晶层的基本单位是 和 。
3、变质岩的结构有 、 、 等。
4、地质图上用“ 35°”表示岩层的产状时,长线表示 ,短线表示 ,数字表示 。
5、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气候 、 和 等环境条件以及 岩石 的性质。
6、松散层蠕动的影响因素有: 、 、 和岩屑中的 。
7、坡面侵蚀是片流在流动过程中比较均匀地冲刷整个 ,使 、 的过程。
8、风沙地貌主要分布于 干旱 地区、 半干旱 地区、大陆性冰川外缘 地区、少植被 地区。
9、黄土的潜蚀地貌有 黄土碟 、 黄土陷穴 、 黄土桥 、 黄土柱。
四、读图题
2. 指出下图中A、B的褶曲类型
五、把下列地貌类型归类
石海 地垒 鳍脊 热融滑塌 羊背石 悬谷 断块山 角峰 融冻泥流阶地 漏斗 石河 石林 溶沟 落水洞 泉华 地堑
冻土地貌:
冰川地貌:
断层地貌:地垒 断块山地堑
岩溶地貌:
六、问答
1、简述鲍文反应系列。
2、简述岩层变形的三个阶段。
3、江心洲是如何形成的?
一、名词解释 1、地幔 2、断口 3、岩浆作用 4、海进 5、地槽 6、生物风化 7、错落 8、离堆山 9、风蚀垄槽 10、冰后期 11、冻结层下水 12、波浪作用
二、判断
1.重力实测值小于理论值,表明地下有金属矿产。( )
2.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它比矿物表面的颜色更固定,可用于矿物的鉴定。 ( )
3.区域变质作用多发生在地壳运动最剧烈的地带。( )
4.海湾、三角港、三角洲增长速度的延缓或停顿等,是海岸上升的标志。( )
5.影响风化作用的环境条件主要有气候、地形和植被,其中气候是通过气温、降雨量以及生物活动表现的。 ( )
6.丘陵地的分割,往往通过丘陵两侧分水岭相互沟通实现。( )
7.碳酸盐岩层与非碳酸盐岩层相间组成的地层分布区,发育的喀斯特成带状分布。( )
8.只有大于0.2毫米的砂粒才有明显的吹蚀作用。( )
9.冰碛物的砾石表面经常留下磨光面、擦痕、压坑和压裂等冰蚀作用痕迹。( )
10.地下冰的胶结冰在冻结过程中有水分迁移参与。( )
三、填空
1.外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外部能量引起地壳的 、 和 发生改变的作用。
2.矿物的存在形态有: 单体 、 双晶 、 显晶集合体 和 隐晶或胶态集合体 。 3.常见变质岩的构造有 片理构造 、 块状构造你 、 变余构造 。
4.向斜是组成褶曲的 在核心,两侧依次出现 ,形态一般 的弯曲。
5.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 气候 、 地形 、岩石的 矿物成分 、岩石的 结构、构造 、岩石 节理状况 。
6.滑坡的三个发展阶段是: 、 、 。
7.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时期,河流以 侵蚀为主,河漫滩或侵蚀平面 ,形成 。
8.荒漠的类型分 岩漠 、 砾漠 、 沙漠 、泥漠和盐漠 。
9.解释黄土成因的理论
有 、 、 、 。
五、读图题
1.下图是海积地貌示意图,请说出1、2、3、4 的名称。
2.说出以下各图的地层表现(图中数字为地层代号)
六、问答
1、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的岩石产状和构造有哪些?
2、简述岩层产状三要素。
3、河床平衡剖面形成过程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