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绘画疗法

绘画疗法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05:39

在小学高年级,儿童的画作呈现出“写实”的特点。他们非常喜欢用写实的方式来描画他们所感知到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更“像”的就是更好的。所以,他们会去在自己的画作上描绘更多的细节,甚至尝试去表现深度和透视感。所以他们的画作就不会像低年级一样呆板(同类东西画出来都一个样)。

(三)青少年及以后个体的绘画与发展

在绘画水平的表现上,一般认为,如果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个体的绘画水平就会停留在12岁的水平,不会自发的持续发展。

到了13~14岁,继续画画的青少年就可以更准确有效地使用透视方法来绘画。他们可以熟练使用绘画材料,他们对颜色和图案更为在意,并能够创造出抽象的形象。在对人物、动物和环境本身的描绘上,青少年不仅把这些事物作为他们构思的一部分,而且还有意利用这些形象进行象征、观点交流,表现个人的思想和自我3。

二、与绘画相关的心理评估测验

(一)房树人测验

房树人测验( House-Tree-Person technique,HTP)为投射测验的一种,也是当今最为成熟、使用最为广泛的绘画测验。它由美国心理学家巴克( Buck J. N. )于 1948 年发明,其最初的测验过程是让被测者用铅笔分别描绘出房子、树木和人物三幅画。之后,随着推广和研究过程的发展,学者们将房子、树、人三项合画于一张纸之中。这样便能更简捷有效地探测被测者的人格特征。

1.适用范围:一般来讲,房树人测验多作为人格、智力等测验的辅助工具,所以并不单独作为测查工具。作为辅助测查工具,该测验有良好的普适性:它可作为正常人群中的精神健康的测查工具、招聘中进行人员选拔的评定工具等,也可用来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整合程度、成熟度与能力方面的信息;此外在精神病院中,也可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和检验精神病人的康复。

在使用过程中,可进行个体测验,也可进行团体测验。 2.测验方法:

准备工具:A4白纸,铅笔,橡皮

测验要求:要求受测者画出房子、树与人时,主试不给予受测者任何关于形式、大小、状态的指示;知受测者此次绘画不是关于艺术能力的测验,只要认真即可;绘画过程不能用尺子,需完全手绘完成。

参考指导语:请你用铅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房子、树、人物在内的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但是要求你必须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不限,也允许涂改;画完以后请写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和职业。

3.测验分析要点:

作为辅助性工具,房树人测验一般需要由经过高度专业训练的心理师,结合受测者的其他评估资料、病史、呈现的问题等,才可以做出特定的解释。画上每个物体的象征意义并不是固定和唯一的,以下可仅作为分析参考。

(1)房子

3

(美)Cathy A. Malchiodi著,李晓庆等译.儿童绘画与心理治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2:122—124.

房屋是人居住和成长的场所。通过对房屋各部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个体在家庭中的自我形象,空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家庭亲子关系,安全感,家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房顶显示的是幻想空间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如果屋顶仅用一条线表示,则可能缺乏想象力或情绪压抑;屋顶过大,则提示受测者可能在幻想中寻求满足。

墙壁和门窗在现实中起到与外界连结的断开、自我空间的划定作用,因而在象征意义上,它们也可以用来显示受测者在心理层面上与环境的交流、人际关系和自我界限。

墙壁:表示自我功能的强度,抵抗和防御外界攻击的能力,保护自我的能力。门:显示家庭、自我与环境连接的通道,反映出潜意识中的人际交往关系。比如没有门,或者门被锁上,提示人际上的隔离或退缩;过大的门则提示对社交的依赖性。窗:它是人看向外界的途径,象征着内心中对外界接触的形式和内心的防御。窗帘和百叶窗比起一般的窗户来说,就使得内外的交流多了“控制力”和“调节能力”。

烟囱:一般与温暖的亲密关系和性有关。烟囱的缺失可能象征着内心温暖的缺乏和与重要男性人物有冲突;烟囱的过大则可能其过于强调与性有关的东西。烟囱中过多的烟还可以提示内心过度的紧张。

除此之外,各种房屋的附加物,如房屋的走道、篱笆、装饰、周围的植物、动物等,也都蕴含着与受测者有关的心理意义。可结合画作整体,与受测者交流进行分析。

(2)树

树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相似之处,因此可以反映自我成长过程中对环境的体验和过往经历的理解。树的绘画可以提供对受测者成长史和个体特质的了解。

相对于“房”或“人”,树更可以反映出受测者更基本、更深层、更原始层面的感受,并更容易投射出对于自我负面的感觉。个体过去所受的创伤或十分难过的事都更容易显现在树干上。

从结构上来看,树顶多与分析和理性相关,而树根则与情绪反应、安全感和掌控性有关;树干是顶与根的连结,因此与冲动的表达、个体的协调性、成长过程的完整性和活力相关;树枝的延伸则象征着自我的延伸,即对环境的追求,与他人的交际。

比如,对于树顶的过度强调,提示我们受测者更善于理性分析,而情绪表达可能欠缺; 比如,画中缺乏根部,则提示受测者对于情绪的压抑;

比如,树干上出现的疤痕,提示受测者可能曾经有非常难过的事件或创伤经验。 (3)人

人物绘画可以激发出受测者对于身体外貌、自我现实、自我概念等的感受。因此,在画人时,最容易激发受测者的自我防御,此时对他们的鼓励是相当必要的。画中的人可反映被试的自我形象和人格的完整性等。

在人体结构上,头象征着理智与思考、幻想;面部象征着人对外界现实世界的接触、交往;肩膀与对力量的需求和对情绪的控制力有关;手臂用来改变或控制周围的环境,与力量的表达、与环境的主动和被动关系有关;手与行动力和自我适应性、攻击性有关;腿和脚则是站立用的,与人格的稳定性、人际的变动程度相关,也可能与性的态度相关。

(二)雨中人测验

雨中人测验(Draw—A—Person—In—The—Rain),是由Arnold Abrams 或Abraham Amchin所设计出的程序。与HTP一样,属于投射测验中的一种。但与HTP的目的和功能不同,它用来了解人们处在情境压力下(在画中体现为雨下)的身体姿态。

此测验主要提供有关个人自我功能的一些信息。它通常和其他可利用的测验资料一起,用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4:

1.这个人在压力情境下,会如何反应?

2.这个人会使用哪些个人资源。来应对这个引发焦虑的环境? 3.这个人是否能在会引发焦虑的情境下,仍能有效率的计划?

4.当面对这个不愉快的情境时,这个人会使用何种防御机制(如否认、退缩)? 测验过程:

雨中人测验过程与HTP基本一致,都是在空白的纸上进行自由绘画。要求要有人,有雨,可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不必担心艺术性的问题,不做过多的提示。

分析要点:

雨中人测验的分析同样需要结合受测者的其他情况来进行,也可与其他人的图画进行相互比较来进行。它没有特定的分析模式,但分析者仍可根据画作的整体氛围和画中的具体情况作出分析。

比如,氛围的凌乱和遮蔽物的缺乏,可反映出受测者面对困难时的无助和对他人的依赖,他们一般没有离开讨厌的环境的意愿,因为主动离开可能意味着更大的挑战;画中显示出极度的慌张和无法逃脱,显示受测者对轻微的焦虑,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此外,有良好抗压能力的人,即面对压力感觉不那么慌张和沉重的人,通常会在画中会画出防护的雨具。

(三)家庭画

家庭绘画技术,即让受测者画出一个家庭。它是利用人物绘画作为人格投射指标的技术。它通过内容、位置、人物的大小以及绘画过程,传递出家庭互动的情况、受测者对于家人的态度和他对家庭角色的认知。

这种工具首先由Appel(1931)提出,而后又得到其他学者更深入的说明。伴随着家庭结构和家庭治疗方法的潮流,这种技术的简洁和可提供丰富信息的优势凸显出来。这使其成为被广泛应用的测验工具之一。它也经常作为与儿童进行交流和对其病情进行评估的手段——儿童会把自己对父母、兄弟姐妹的内心情感,及家庭内部的互动情况投射到绘画中。

一般的测验过程是,给受测者提供纸与笔,请他画出自己的全家,并说明一下家人的名字。这样就可以完成一幅家庭图。但为了更动态和深入地了解家庭互动情况,一些心理医生在原有绘画程序基础上,添加了一个新的指令——“全家人在一起做着某件事情或每个人都在做着某种动作”。添加新指令后的方法被称为动态家庭绘图或家庭活动绘画测验(Kinetic Family Drawing,KFD;Burns & Kaufman,1972).

分析要点:

4

(美)Gerald D.Oster , Patricia Gould编,吕俊宏等译.绘画评估与治疗: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指南.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1:30.

家庭关系通常可由其中人物相对的大小和位置,以及对于家庭成员的替代与夸大而表现出来5。比如,受测者可能在绘画过程中省略其他的兄弟姐妹,来“减少自己的竞争对手”;或者,将自己画的很小,来表达无能的感受。

在动态家庭图中,如果是否受测者画出了静态性动作的家庭(即家庭成员在共同进行彼此之间无交流的活动,如看电视),这可显示出家庭中人际沟通的缺乏。

此外,家庭中个体的处境,对他人状态的描述,也可反映出其内心中的情感需求、状态和对他人的认知。

(四)画树测验

画树测验是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柯乞所创制的。要求受测者随意画一棵果树,然后把他画好的树与

卡尔柯乞所制定的标准做比较,看受测者画的树与卡的哪一棵标准树最接近,便可发现受测者的性格特征。

卡尔柯乞的20项标准:

1.树有根:表示受测者执着于尘世,稳重,不投机,不作轻率之举。

2.树无根,且无横线表示地面:受测者缺乏自觉,行动无一定之规,喜欢投机。

3.树立于形似山巅的地面上:受测者孤立自己,或有孤立之感,社会关系陷入扰乱不安的境地。 4.树干短且树冠大:有强烈自觉,富有雄心,有获得别人赞许的欲望,骄傲。 5.树干长且树冠小:发育迟滞,这种树型常见于儿童的图画之中。 6.树干由两条平行直线段构成:斤斤计较,实事求是,少想象,倔强固执。 7.树干由两条处处等距而波动的线条构成:活泼,有生气,易于适应环境。 8.树干由断续不整的短画构成:敏感易怒,思考问题凭直觉,很少使用推理。 9.树干左边有阴影:性格内向,拘谨。

10.树干右边有阴影:性格外向,乐于与外界接触。 11.树冠扁平:由于外界压力而变得拘谨,有自卑感。

12.树冠由同心圆组成:富于神秘性,缺乏活动,自我满足,性格内向。 13.树冠由环列的树枝构成:勤勉、进取,富有创造力,性格外向。 14.树冠似云:富于想象,多梦想,易激动。

15.树冠由一簇钩圈组成:热忱,坦白,好交际,健谈。 16.树形似棚:墨守传统,拘泥形式,善自制。

17.树形倾向右边:好交际,易激动,对将来充满信心,善表现,擅长于活动。 18.树倾向于左边:节制,含蓄,小心,对将来充满恐惧。 19.树上有果实:善于观察,非常重视物质享受,现实主义。 20.树叶或果实落到地下:敏感、理解力强,缺乏毅力,听天由命。

三、绘画治疗技术的分类与简介

5

(美)Gerald D.Oster , Patricia Gould编,吕俊宏等译.绘画评估与治疗:心理卫生专业人员指南.台湾: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1:52.

搜索更多关于: 绘画疗法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在小学高年级,儿童的画作呈现出“写实”的特点。他们非常喜欢用写实的方式来描画他们所感知到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更“像”的就是更好的。所以,他们会去在自己的画作上描绘更多的细节,甚至尝试去表现深度和透视感。所以他们的画作就不会像低年级一样呆板(同类东西画出来都一个样)。 (三)青少年及以后个体的绘画与发展 在绘画水平的表现上,一般认为,如果没有经过特殊的训练,个体的绘画水平就会停留在12岁的水平,不会自发的持续发展。 到了13~14岁,继续画画的青少年就可以更准确有效地使用透视方法来绘画。他们可以熟练使用绘画材料,他们对颜色和图案更为在意,并能够创造出抽象的形象。在对人物、动物和环境本身的描绘上,青少年不仅把这些事物作为他们构思的一部分,而且还有意利用这些形象进行象征、观点交流,表现个人的思想和自我3。 二、与绘画相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