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题-第2章
图3.12 正常物品价格上升时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18.试解释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中国政法大学2003研;北京理工大学2006研)
答:(1)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指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却很便宜;金刚钻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却很昂贵。
(2)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①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对于水,水源充足,其消费量虽大,而边际效用却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同理,由于金刚钻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②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金刚钻则很稀缺,生产金刚钻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金刚钻很昂贵。
(3)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金刚钻昂贵。
19.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具有极大使用价值的东西往往只有很少的或没有交换价值,相反,那些具有极大交换价值的东西往往很少或没有使用价值。再没有比水更有用的东西了,但水却不能购买任何东西,没有东西和水交换。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十分昂贵。”这里的交换价值就是价格。请你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为什么?(武大2000研)
答: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同理,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钻石则很稀缺,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很昂贵。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钻石昂贵。即虽然水的使用价值极大,却没有交换价值;而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可以交换大量的其他商品。
20.如何从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人大2004研) 答:(1)价格-消费曲线
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在图3.13(a)中,假定商品1的初始价格为P1,相应的预算线为AB,它与无差异曲线U1相切于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1。如果商品1的价格由P相应的预算线由AB移至AB,于是,AB1下降为P1,
23121''与另一种较高无差异曲线U2相切于均衡点E2。如果商品1的价格再由P1继续下降为P1,相应的预算线由
AB'移至AB'',于是,AB''与另一条更高的无差异曲线U3相切于均衡点E3??,不难发现,
随着商品1的价格的不断变化,可以找到无数个诸如E1、E2和E3那样的均衡点,它们的轨迹就是价格—消费曲线。
33
(a) (b)
图3.13 价格-消费曲线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2)由消费者的价格-消费曲线可以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如图3.13所示:分析图(a)中价格-消费曲线上的三个均衡点E1、E2和E3可以看出,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1的价格与商品1的需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是:在均衡点E1,商品1的价格为P1,则商品1的需求量为需求量
1112。在均衡点E2,商品1的价格由PX11下降为P1,则商品1的
22123X1增加X1。在均衡点E3,商品1的价格进一步由P则商品1的需求量由X1再1下降为P1,
增加为
X13。根据商品1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把每一个P1数值和相应的均衡点上的X1数值绘制在商品的价格一数量坐标图上,便可以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这便是图3.13(b)中的需求曲线
X1?f(P1)。在图3.13(b)中,横轴表示商品1的数量X1,纵轴表示商品1的价格P1。图
?f(P1)上的a、b、c点分别和图3.13(a)中的价格-消费曲线上的均衡点E1、
3.13(b)中需求曲线X1E2、E3相对应。
21.简述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中南财大2001研)
答:(1)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者说,它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相对应的效用函数为:U其中
?f(x1,x2),
X1和X2分别是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如图3.14所示,横轴与纵轴分别代表A、B两种商品,它们有
四种不同的组合,其坐标点分别为Ⅰ,Ⅱ,Ⅲ,Ⅳ。I表示由1个单位A商品与6个单位B商品组合;Ⅱ表示由2个单位A商品与3个单位B商品组合,等等。连接Ⅰ、Ⅱ、Ⅲ、Ⅳ形成的曲线L便是无差异曲线。
图3.14 无差异曲线
(2)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①由于通常假定效用函数是连续的,所以,在同一坐标平面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之间,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所有这些无差异曲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低。②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图3.20中,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于a点,这种画法是错误的。其理由在于:根据无差异曲线的定义,由无差异曲线I1可得a、b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由
34
无差异曲线I2可得a、c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于是,根据偏好可传递性的假定,必定有b和c这两点的效用水平是相等的。但是,观察和比较图中b和c这两点的商品组合,可以发现c组合中的每一种商品的数量都多于b组合,于是,根据偏好的非饱和性假定,必定有c点效用水平大于b点的效用水平。这样一来,矛盾产生了:该消费者在认为b点和c点无差异的同时,又认为 c 点要优于b点,这就违背了偏好的完全性假定。由此证明: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两条无差异曲线相交的画法是错误的。③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这就是说,无差异曲线不仅向右下方倾斜,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而且,无差异曲线是以凸向原点的形状向右下方倾斜的,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这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图3.15 违反偏好假定的无差异曲线
22.作出消费可能线(家庭预算线)的图形,并说明其含义和公式。(中南财大1997研)
答:(1)消费可能线又称为预算线、预算约束线或价格线。消费可能线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假定某消费者有一笔收入为80元,全部用来购买商品1和商品2,商品1的价格为4元,商品2的价格为2元。那么全部收入都用来购买商品1可得20单位,全部收入都用来购买商品2可得40单位。由此可做出如图3.21所示的预算线(
。 AB)
图3.16 消费可能线(预算线)
AB把平面坐标划分为三个区域:预算线AB以外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C点,是消费者利用全部收入不可能实现的商品购买的组合点。预算线AB以内的区域中的任何一点,如D点,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在购买该点的商品组合以后还有剩余。惟有预算线AB上的点,才是消
(2)在图3.16中,预算线
费者的全部收入刚好花完所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点。
(3)如果以I表示消费者的既定收入,以P1和P2分别表示已知商品1和商品2的价格,以X1和
X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那么预算线的方程为:
I?P1X1?P2X2
该式表示,消费者的全部收入I等于它购买商品1的支出与购买商品2的支出的总和。从而也可得到,消费者全部收入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I品2的数量为I/P1,它是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消费者收入全部用来购买商
/P2,它是预算线在纵轴的截距。预算线的斜率为?P1/P2。
序数效用论者通过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结合来分析消费者的均衡,从而得到某种商品市场的需求曲线。
23.劳动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可以向后弯曲?请给出说明。(人大2001研)
答:西方经济学认为,劳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供给曲线具有特殊的形状,一般说来,它向后弯
35
曲。
(1)劳动的供给曲线之所以向后弯曲,是劳动工资率产生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综合影响的结果。劳动者在不同的工资率下愿意供给的劳动数量取决于劳动者对工资收入和闲暇所带来效用的评价。消费者的总效用由收入和闲暇所提供。收入通过消费品的购买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收入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效用满足越大。同样,闲暇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闲暇时间越长,效用水平越高。然而,可供劳动者支配的时间是既定的,所以劳动者的劳动供给行为可以表述为:在既定的时间约束条件下,合理地安排劳动和闲暇时间,以实现最大的效用满足。
(2)一般而论,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也就越大,劳动者宁愿放弃闲暇而提供劳动的数量也就越多。换言之,工资率提高,闲暇的机会成本相应也就越大,劳动者的闲暇时间也就越短。因此,工资率的上升所产生的替代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同时,工资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收入水平提高。这时,劳动者就需要更多的闲暇时间。也就是说,当工资率提高以后,劳动者不必提供更多的劳动就可提高生活水平。这说明,工资率提供的收入效应使得劳动数量减少。
(3)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是工资率上升的两个方面,如果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那么,工资率提高使得劳动数量增加,即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反之,工资率的提高会使劳动数量减少,劳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倾斜。在工资率较低的条件下,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较低,闲暇的成本相应也就较低,从而,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但是,随着工资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劳动时间的增加,闲暇的成本增加,替代效应开始小于收入效应,结果劳动供给数量减少。因此,劳动的供给曲线呈现出向后弯曲的形状。
24.若某公司有一笔基金要奖励员工的工作效率,其方式有二:①为提高工资,②为发年终奖金,则何种方式好?
答:(1)提高工资和发年终奖金都可以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劳动供给曲线的特性,员工的劳动供给时数有一个最大值,超过这个最大时间数后,提高工资反面会使员工减少劳动供给。
(2)发年终奖金相当于给付加班费,通过给付加班费,公司可以提高员工的最大工作时数。加班费还可以提高员工愿意工作的时数而保持公司所支付的收入固定在某一水平。
所以,发年终奖金的方式更好。
25.何为吉芬商品?试画图说明价格上升时吉芬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各种效应。(人大1999研) 答:(1)吉芬商品指由英国统计学家罗伯特·吉芬(Robert Giffen)发现,因而以他姓氏命名的一种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常变化的商品。具体而言,吉芬商品是指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违反了需求规律,即价格越低购买得越少,价格提高反而购买得更多,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成正比关系。吉芬品是一种特殊的劣等品。作为劣等品,吉芬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其特殊性在于:它的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样使得吉芬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2)现用图3.17说明吉芬商品的价格效用变化。图中的横轴OX1和纵轴OX2仍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其中,商品1是吉芬商品。商品1的价格P1下降前后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分别为a点和b点,相应的商品1的需求量的减少量为
36
X1X1''',这就是总效应。通过补偿预算线FG可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