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京津鲁琼版)2020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针对提升三传统文化大趋势,语言交际需“得体”教案
针对提升三 传统文化大趋势,语言交际需“得体”
——高考得体题备考方略
聚焦热点,了解语言得体“五思考”
“语言得体”的考查,主要有:在具体语境中考查谦辞、敬辞的误用问题;考查说话是否注意分寸,是否符合人物的身份、心理等;转述如何做到清晰、得体;设定情境,按要求写一段话;拟写请柬、广告语、欢迎语、留言条、邀请函、求职信等。多为主观性试题。2017、2018年高考全国卷连续两年都对“语言得体”进行了考查,分别从谦敬得当和语体得当角度设题,考查形式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简答题。
一、用语要看对象
要充分考虑陈述对象的特征,诸如性别、年龄、职业、身份、文化、性格、气质、爱好甚至禁忌等。针对不同的陈述对象,同一个内容说话的语气、表达的方式都不一样。在高考考题中,对用语对象的考查主要有三种:谦敬辞的使用、语言的转述、拟写宣传提示语等。
1.谨防谦敬不当
语言要得体,首先要明确句子陈述的对象及其身份,进而考虑该用敬辞还是谦辞。谨记敬称的词语只能用于对方,谦称的词语只能用于己方。如果把握不准,谦敬失当,就会闹出
- 1 -
笑话。
简而言之,可以把谦敬辞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冠以“家”字,如家父、家慈、家兄;向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冠以“舍”字,如舍弟、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时,则冠以“令”字,如令尊、令郎等。
除此之外,常见的谦辞还有“小”(小女)、“拙”(拙见)、“鄙”(鄙见)、“寒”(寒舍)、“愚”(愚见)等。敬辞还有“贵”(贵庚)、 “大”(大作)、“高”(高见)、“贤”(贤弟)、“尊”(尊姓)、“光”(光临)、“拜”(拜托)、“赐”(赐教)、“雅”(雅正)、 “惠”(惠顾)等。
(2017·高考全国卷Ⅱ)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解析:选B。A项,“失陪”,客套话,表示不能陪伴对方,这里用错了对象。B项,“璧还”,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用于此处正确。C项,“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句子中称别人的家,不得体。D项,“千金”,敬辞,称别人的女儿。此处用于说自己的女儿,不得体。
(2017·高考全国卷Ⅲ)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他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解析:选C。A项,承蒙:客套话,受到。B项,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学生。C项,不吝赐教:请人多加指教的客套话。D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
正确使用谦敬辞要把握两点:一是词语准确分类;二是人物验明身份。即认识谦敬辞的特点,全面、准确地掌握常见的谦辞和敬辞,辨明其适用对象和范围;明确人物身份,分清尊卑长幼你我他。
2.转述合乎要求
转述,就是对信息进行传达。“转述”不能照葫芦画瓢,也不能简单复述。要理解信息发出者发出的内容,转述时可能还要对叙述的角度(时间、地点、人称等)进行变更。
把下面句子的内容放在A、B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转述。要求:①不变更原
意;②人物、人称表达准确;③时间、地点交代清楚合理。
小李对小王说:“我明天上午不去语文组找郭老师了,请告诉老师一声。再帮我问问,
- 2 -
后天晚上去她家里找她行不行。”
A.当天下午,小王在校门口对郭老师的女儿姗姗说到这件事。
小王说: B.第二天一大早,小王跑到语文组把这件事告诉郭老师本人。
小王说: 解析:转述时叙述的角度变了,时间、地点、称谓都要随之改变。依据转述对象的不同,措辞也随之改变。
答案:A处可转述为:姗姗,小李说他明天上午不到语文组找你妈妈了,请你转告一声;他还问后天晚上去你家里找她行不行。B处可转述为:郭老师,小李说他今天上午不来找您了,问明天晚上去您家里找您行不行。
在转述时,时间、地点、称谓、事件四个要素不能有缺漏,也不能转换有误。转述时容易失误的地方有:忘用或用错称呼语;时间、地点表述不准确、不连贯;信息不全有遗漏。
3.宣传语文质兼美
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洁醒目,句式简短,鲜明准确,通俗易懂,亲切感人,生动活泼,富有文采,言有尽而意无穷。尤其要避免使用多义词而导致语言歧义。句式上,一般使用无主句,多为动宾结构,并恰当选用修辞格。
2016年是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为纪念这位戏剧大师,某剧院策划了系列演出
活动。请为该活动拟写一条宣传语。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拟写时,可以从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作品或者莎士比亚在戏剧创作中取得的艺术成就切入。作答时要注意有创意,有文采,语言简洁。
答案:四大悲剧,四大喜剧,人生悲喜尽在其中;穿越时空,走近莎翁,大师风范历久弥新。
拟写宣传提示语,要谨防文不对题,表意不明;或语言平淡,苍白无力;或句子长短不一,缺乏美感。
二、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
口语就是口头交际时使用的语言,属于日常会话的通俗语言,其最大特点是简洁化、通俗化。书面语是用于书面表达的语言。书面语比较固定,语法更严谨,更庄重,更文雅。一般谈话和演讲多用口语,公文、政论文多用书面语。
(2018·高考全国卷Ⅱ)下面是某报社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
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 3 -
如果您是重大事件的参加者,事故现场的目击者,业界内幕的打探者,社会热点的关爱者……请与我报“社会深度”栏目联系。本栏目长期公开征询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等着您的支持。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得体的能力。本题给出的是某报社一则启事片段,明确题目中“五处词语使用不当”的提示,注意从书面语的使用以及词语的搭配、得体、感情色彩等方面考虑。本则启事中,“参加者”与“重大事件”搭配不当,应将“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参与者”;“打探者”用语不庄重,应改为“知情者”;“关爱者”与“社会热点”搭配不当,应将“关爱者”改为“关注者”;“征询”与“线索”搭配不当,应将“征询”改为“征集”;“等着”用语口语化,应改为“期待”或“等待”。
答案:(示例)①“参加者”改为“亲历者”或者“参与者”;②“打探者”改为“知情者”;③“关爱者”改为“关注者”;④“征询”改为“征集”;⑤“等着”改为“期待”或者“等待”。
(2018·高考全国卷Ⅲ)下面是一封信的主要内容,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
修改。
获悉文学院下周举办活动,隆重庆贺先生教书50周年,我因俗务缠身,不能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以表敬意。随信寄去近期出版的拙著一册,还望先生先睹为快。
盛夏快来了,请先生保重身体。
答: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作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五处不得体”“找出并作修改”的关键信息。阅读文段,可以先圈出文段中涉及得体的词句,如“获悉”“隆重庆贺”“俗务缠身”“光临”“惠赠”“以表敬意”“拙著”“先睹为快”“请先生保重身体”等,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这些词句使用是否得体,例如“光临”是对他人来访的敬称,“惠赠”是对别人赠予自己东西的敬称,“先睹为快”是说自己殷切盼望,用在句中都不得体。另外,从文段整体来说,语言较为文雅,相比之下,“教书”“快来了”就显得过于口语化了,也不得体。
答案:(示例)①“教书”改为“从教”;②“光临”改为“前往”或“参加”;③“惠赠”改为“奉上”“奉送”或“敬赠”;④“先睹为快”改为“指正”或“斧正”;⑤“快来了”改为“将至”或“将临”。
根据下列语境,回答问题。
一天夜里,秀才被蝎子蜇了,疼痛难忍,禁不住对妻子嗷嗷直叫:“贤妻,速燃银灯,为夫为毒虫所蜇。”妻子看着丈夫难受的样子,不知发生了什么,手足无措,一脸茫然。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