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18份试卷合集〗哈尔滨香坊区四校联考2019-2020年语文九上期中模拟试卷
。”(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句子填空)
(6)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用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12.诗歌鉴赏。(4分)
墨梅 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2分)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2分)
13.综合性学习。(6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有力,永无止境,而君子处事,也应该像天道那样,刚毅坚卓,持之以恒,努力奋进。某校九年级(2)班开展“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面的内容:(3分)
(1)名言警句:
出处:《 》;作者:
(2)有很多成语高度概括了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和事。请你模仿下面的示范,写出一个成语,并写出它所概括的人和事。(3分)
【示例】成语:凿壁借光;人和事:西汉的匡衡因家贫夜晚无法读书,就凿穿墙壁引邻舍的烛光读书。 成语: ;人和事:
三、阅读理解(共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当冰冷与温暖相遇
(1)《国家宝藏》自2017年12月3日播出后,豆瓣评分一度高达9.5分。
(2)这个节目简单来说,就是一档介绍国宝的文博类节目。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国家宝藏》在用“人”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3)在节目中,既有全国九大博物馆的馆长前来坐镇,也有一众明星嘉宾担当“国宝守护人”,通过小剧场的方式演绎文物故事。此外,节目还以文物的“前世今生”为切入点,在明星演绎文物的前世故事之余,邀请画家、志愿者等亲临节目现场讲述宝藏的“今生”。各种嘉宾的联合演绎和诠释使文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存在,就像节目的宣传词那样,文物也“活”了起来。
(4)在第一期节目里,最打动我的“国宝守护人”当属梁家辉先生。
(5)1982年,24岁的梁家辉每天从西苑出发,骑着自行车,穿过大半个北京城到故宫,拍《垂帘听政》。电影里,一身龙袍的梁家辉(饰演咸丰帝)站在太和殿外的城墙上,月色晕染着故宫的轮廓,也投映出清王朝末日的凄清剪影。
(6)“我那个时候就想,以前的皇帝,会不会就在角落看自己的家?” (7)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8)梁家辉那天所悟的,是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共同的感慨。穿上戏服的梁家辉一眼便窥探到了前朝旧事,而“月”在这里似乎也成了一个亘古共通的符号和意象。
(9)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写道,文化即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在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长河里,桨声灯影、横斜月色、巍然肃静的故宫城墙和穿越千年的国家宝藏沉淀在一起,而人却生生不息,隔着旧时月色与传统文化遥相对望,一起构成了时代的记忆。
(10)在文物的“今生”故事里,有一位嘉宾也姓梁。他叫梁金生,是一位典型的“故宫人”。 (11)69岁的梁金生在故宫已经工作了很多年,其高祖、曾祖、祖父和父亲均先后就职于清宫和故宫博物院,可谓是家学渊源。在石鼓南迁的过程中,梁金生的爷爷、奶奶和哥哥随文物去了台湾,从此一家人分隔两地,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得以团圆。而梁金生兄弟姐妹五人的名字,也分别取自南迁路上的地名,是一代故宫人引以为傲的印记。
(12)1933年,故宫的一万三千多箱国宝踏上了南迁的道路。彼时,“九一八”事变已爆发,日军入侵热河,窥伺华北。考虑到故宫等机构保藏的文物有被焚毁或劫掠的可能,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等有识之士电告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了尽快将故宫文物南迁,以策安全的意见。
(13) 一番周折后,国民政府终于批准。自1933年初到1949年元月,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先后经过南迁、西上、东归、北运、迁台,历时l6年,辗转上万里。其间经历了战乱、流寇、火灾、车祸。上百万件的文物却无一丢失。
(14)《国家宝藏》正是基于此历史背景,给我们介绍了石鼓和守护石鼓安然迁徙的梁家三代故宫人的故事。它将人物的悲欢离合置于历史大背景之下,以故宫人的家族故事为主线,于不动声色之间勾勒出氤氲苦难和乡愁之下的故宫人的坚守之姿。
(15) 在《国家宝藏》里,我们还能看到很多关于“人”与“传承”的故事。
(16) 在故宫博物院的志愿者讲解员里,古稀之年的王佐诗老人已经在故宫志愿工作了ll年,为游客志愿讲解了1100多个小时。
(17)曾任飞机发动机修理师的闵莉华说,她希望自己四岁的外孙女长大后能继续在故宫当志愿者。 (18)故宫之美,不仅美在文物,更美在薪火相传,美在使文脉得以沿袭、文明得以发扬的人们。 (19)观众看完节目,无不被“国之重器”惊艳,但更让人们感动的,其实是精雕细琢、妙笔生花的古代艺术家,是筚路蓝缕、坚守岗位的数代故宫人,还有那些不求回报、助力于文化传承的志愿者们。
(20)国之重器,本性凉。因为人,才更有温度。
(摘自知著,有删改) 14.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3分)
15.第(15)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16.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标题“当冰冷与温暖相遇”的理解。(3分)
17.国宝是时光凝练的传奇,记录着我们的过去,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需要我们代代 守护与传承。读了本文后,请结合文章及生活实际写出你的感受。(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8分)
在阳光下看人
韩志金
①任何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优缺点,固然有其客观标准,但也与观察者看人的角度有一定关系。用灰暗心理看人,从人的短处着眼,所看到的缺点自然多于优点,短处多于长处;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所看到的优点一定多于缺点,长处多于短处、,而用人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用人之所长。避人之所短。
②唐代柳宗元在《梓人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名叫杨潜的“二把刀”木匠,连自己的床都修不好,却声称能造屋,且所要工钱是一般工人的三倍。柳宗元听了大笑,觉得这是个贪图钱财、喜欢吹牛的家伙。后来,在一个很大的造屋工地上,柳宗元又看到这位老兄,只见他发号施令,指挥若定,众多工匠在他的指挥下奋力做事,有条不紊。柳宗元大为惊叹。时这个人应当怎么看?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棒槌”弃之不用,无疑埋没了一位出色的工程组织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
短,只要扬长避短,天下便没有不可用之人。
③扬长避短是用人的基本方略,其重点应该在扬长。因为人的长处决定一个人的价值,扬长不仅可以避短、抑短、补短,而且能够强化人的才干和能力,使人的才干和能力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舍长以求短,智者难为谋。这里需要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优势”与“劣势”分明的人。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特长具有明显的领域性,一旦离开所适应的领域,这些特长可能变得没有意义。正所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一名职业作家能写出灵动激越的文字,但对图书销售却可能一窍不通。同样,一位营销高手能在图书市场上叱咤风云,但点灯熬夜写出的文字却可能不值几何。用人就要根据人的特长领域区别任用,使其长处得到发展,短处得到弥补或规避。另一种是“优点”与“缺点”并存的人。古人说,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一个有着明显长处和强项的人,也常有明显的短处和弱点。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守常规;意志坚定的人容易固执己见;为人谦和的人又多胆小怕事……人的优点越突出,缺点往往越明显。用人就要破除“任人唯全”的束缚,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给“虎”一座山,给“鲨”一片洋,让其长处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不能把无伤大雅的毛病看重,无关痛痒的问题看大,无足轻重的缺点看死,更不能削足适履。
④日本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能看出部属长处的人是非常幸福的。光自己一个人能干,能做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个卓越超群的人,也无法胜任所有的事情。唯有知人善任的管理者,才能完成超出一己之力的事情。在用人所长的同时,还要容其所短,特别是人的某些失误或过错。接受任务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种种意想不到的原因,任务完成得不够好,或偶尔出现失误在所难免。对于一些方法上的过失,要用宽容心来包容,帮助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类错误。一出现失误就任意指责,简单处罚,接受任务者就会变得谨小慎微。畏葸不前,甚至会激化矛盾,影响工作。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阳光下看人,从人的长处着眼,才能用好更多的人。谁要是指望找到没有缺点的人才任用,那恐怕就得永远孤军奋战了。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本文第②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写出本文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12分)
【一】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
滕子京负①大才,为众忌嫉。自庆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规②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节选自范公傅《过庭录》,有删改) 【注】①负:凭仗。②规:劝诫。
2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然则何时而乐耶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B.微斯人 斯是陋室(《陋室铭》)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略无阙处(《三峡》) ..D.则有去国怀乡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愤郁颇见辞色。
23.语段【一】中第一、二段文字所写的景和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3分)
24.从范仲淹、滕子京身上我们能获得哪些启示?(3分)
四.写作(共50分,含卷面分5分) 25.下面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轻倚时光的路口,听风滑过的声音。记忆中,那一段少年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 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苦涩忧伤……在多彩多味的匆匆流年里, 我们慢慢长大。剪一节青春片段,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成长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请以“一路书香一路 ___________ ”为题作文。 要求:①如选第(2)题,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语文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
1.C 2.D 3.C 4.A 5.A 6.C 7.D 8.A 9.D 10.B
11. 【答案】(1)千里共婵娟(2)秋草独寻人去后 (3)肯将衰朽惜残年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答案】(答案:1、花色淡墨,花香清芬。2、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 13. 【答案】(1)示例:○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孔子 ○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孟子 ○3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 (2) 1 成语: 悬梁刺股;人和事:东汉的孙敬为发奋读书,将头发悬在房梁上;战国的苏秦读书疲倦时,○
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2成语:闻鸡起舞(祖逖)○3囊萤映雪(车胤)○4卧薪尝胆(勾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