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 图文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1课时 总序第 10 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16 年 10月 9 日 执行时间:16 年 10 月 10 日 教学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了解陆地上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熟悉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 3.了解海底地形的结构,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来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批注: 教学重点: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观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会看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难点: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分析地势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谷、山脊、悬崖、鞍部等地形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我们生活的地球上,陆地地表高低起伏,形态各异。你认为我们这儿的地表起伏如何?你对哪里的地形感兴趣?为什么? 一、 陆地地形 1、 首先向学生讲解和地形相关的两个概念:海拔和相对高度,而后结合板图理解 2、 展示五种地形景观图,设问:你知道这些有差异的美丽图片分别代表了什么地形吗?那么,我们应如何描述各种地形的特征呢?(从海拔和相对高度两个方面) 3、 展示表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 平原 4、 将全班学生分成五大组,并将每组依次命名为五种基本地形名称。而后展开自述,全面细致的说出自己的特征。并设问:学校所在地以什么地形为主? 5、 学生观察地图册P13-14,结合P28文字,思考:世界上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分别是由哪些山脉组成? 6、 引导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熟悉主要山脉的位置,并强调: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最高大的山脉 7、 引导学生熟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的位置。 了解了陆地的五种基本地形,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的样子吗? 二、 海底地形 1、 学生阅读图2-37,回答海底地形的种类,教师重点讲述大陆架、大洋中脊的特点,并引导学生在地图上识别大陆架。 用橡皮泥自制五种基本地形模型 三、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地理教学,从五种地形的景观突图片入手,引导学生看图归纳五种地形各自的特征,并注意区分相似地形的异同点,使学生对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理解较为透彻,但在“世界主要地形在地图上落实不够,此外,在如何辨认不同等高线表示的地表形态讲述不够透彻。 课 时 教 案
课题: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 第2课时 总序第 11 个教案 课型:新授课 编写时间:16 年 10月 10 日 执行时间:16 年 10 月 12 日 教学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等基本概念。 2.了解陆地上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熟悉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 3.了解海底地形的结构,根据等高线的分布来判断各种不同的地表形态。 批注: 教学重点: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的观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会看等高线地形图 教学难点:在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分析地势变化;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山谷、山脊、悬崖、鞍部等地形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读图法、分析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陆地地形有哪些种类?海底地形有哪些种类? 陆地五种基本地形的地表起伏状况,在地图上是如何反映出来的呢? 四、 学看地形图 1、 学生阅读地图册上的“地形鸟瞰图”,提问:你能从这幅地图中看到哪些地理事物?你能读出这些地理事物所谓海拔高度吗?能看到各地的坡度起伏吗? 2、 继续阅读图2-39,并和图2-38比较,讨论:这幅图与上幅图相比,有什么明显不足? (过渡)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地形的地表起伏变化表示在平面上呢?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等高线地形图表示? 3、 先讲解等高线的含义,而后结合板图加深理解,并强调: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 ;各条等高线不相交;等高线上的所有点海拔都相等,相对高度都是0 4、 学生回答P31活动第1题;等高线地形图不但能反映各地的海拔高度,而且能反映出地表的坡度起伏 5、 学生观察图2-42,思考:坡度的陡缓与等高线排列的疏密有什么关系?(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6、 学生口答P31活动2 7、 出题检测:(过渡)等高线不仅能反映出坡度的起伏,而且还能反映出不同的地形和山体部位类型。 8、 结合投影,讲述如何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不同的地形类型。(先看海拔,再看相对高度) 9、 引导学生阅读P30图2-44,指导学生如何辨认山脊、山谷,而后介绍陡崖、鞍部山峰等山体部位的等高线特征。 10、 出题检测: 11、引导学生观察P30图2-40,思考:等高线地形图有什么明显的不足?(线条太多,看起来费劲) (过渡)较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因为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没有色彩变化显得单调。如果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的颜色,那么看起来直观清晰,这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12、结合图2-41和2-45,指导学生如何阅读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并得出结论: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山地和高原、或丘陵 (小结巩固)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基训 教学反思:本节地理教学,从五种地形的景观突图片入手,引导学生看图归纳五种地形各自的特征,并注意区分相似地形的异同点,使学生对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理解较为透彻,但在“世界主要地形在地图上落实不够,此外,在如何辨认不同等高线表示的地表形态讲述不够透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