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南农《生物化学》基本知识与答案
EC4裂合酶类; EC5异构酶类; EC6合成酶类。
28.酶活性中心包括两个什么重要的部位?活性中心的特点有哪些?
答:酶活性中心的重要部位:(1)结合部位,(2)催化部位。 酶活性中心特点:
(1)占酶的一小部分; (2)是一个三维实体;
(3)具有凹穴; (4)酶与底物以次级键结合;
(5)少数极性氨基酸起关键催化作用; (6)酶的活性中心具有柔性、可变性。
29.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有六个因素:[S]、[E]、pH、温度、激活剂、抑制剂。
30.米氏方程怎样表示?Km值的含义是什么? 答; v = Vmax[S] Km+[S]
Km值的含义:当反应速度达到最大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Km值与酶性质、底物性质有关;Km值小表明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大。
31.同工酶、别构酶各有何特点?
答:同工酶;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分子结构不同,理化性质不完全相同的一组酶。
别构酶特点:(1)既有活性中心,又有调节位点的酶。 (2)有别构效应,酶活性可调节。
(3)催化反应速度与[S]关系呈“S”型曲线,不遵循米氏方程规律。
32.国际单位IU、酶比活力的定义各是什么?
答:国际单位IU:在标准条件下(25℃,酶的最适pH,最适[S],)一定的酶量在1分钟内将1mmol底物转化为产物定为1IU。 酶比活力=酶活力单位数/酶毫克蛋白数。
33.维生素主要有什么功能?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各包括哪些种类的维生素?
答:维生素的功能:
(1)作为辅酶和辅基参与酶的组成。
(2)参与生化反应,起传递原子、电子、某些基团的作用。 (3)参与代谢调节。
(4)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素。 水溶性维生素:VB1-VB12, VC 脂溶性维生素:VA、VD、VE、VK。
34.EMP途径是何种代谢途径?三个字母“EMP”代表什么?
答:EPM途径即糖酵解途径。
“EMP”三个字母是代表三位科学家名字的缩写。分别是:
E:Embden, M:Meyerhof P:Parnas
35.TCA循环是何种代谢途径?该途径的生物意义是什么?发现这一循环的科学家是谁?
答:TCA循环即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
该途径的意义:(1)是糖、脂肪酸、蛋白质、核酸彻底氧化成 CO2、H2O的共同途径。
(2)为生物提供大量的能量。
(3)循环中间产物为其它代谢途径提供原料。 发现这一循环的科学家是Krebs,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该循环也叫Krebs循环。
36.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意义是什么?该途径的缩写符号怎么表示?
答:意义:(1)途径里的中间产物为合成核酸、氨基酸、辅酶等提供原料。 (2)产生大量的NADPH,为其它合成代谢提供重要的还原力。 (3)该途径参与抗胁迫反应。 (4)该途径在细胞质中进行。 磷酸戊糖途径有多种代号和名称: (1)PPP,即磷酸戊糖途径; (2)HMP,即磷酸己糖途径; (3)HMS,磷酸己糖支路。
37.什么叫“呼吸链”?在线粒体内膜上,主要有哪几种呼吸链?
答:呼吸链:还原性辅酶上的氢原子以质子形式脱下,其电子沿一系列电子传递体,按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向高转移,最后转移给分子氧并生成水的全部体系叫呼吸链。
在线粒体内膜上,主要有两条呼吸链:(1)NADH呼吸链;(2)FADH2呼吸链。
38.何谓“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光合磷酸化”?
答:底物磷酸化: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通过酶促反应,将高能键和磷酸基团转移给ADP,生成ATP的过程。
氧化磷酸化:还原性辅酶脱下的氢和电子,经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释放的自由能,促使ADP与磷酸结合生成ATP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光驱动电子在光合链上传递,释放的能量用于ADP与磷酸结合,形成ATP的过程。
39.脂肪酸的b-氧化与脂肪酸的从头合成有何区别? 答:
脂肪酸b-氧化 脂肪酸从头合成 线粒体 1 反应部位 细胞质 乙醛酸体 2 酰基载体 COA ACP 3 辅酶 FAD、NAD+ NADPH 4 5 6 穿梭系统 肉毒碱穿梭 柠檬酸穿梭 CO2进出 无 有 能量 产生大量ATP 消耗ATP
40. 复制与转录有何区别? 答:
复制 转录 1 酶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原料①戊糖 脱氧核糖 核糖 2 ②碱基 有T、无U 有U,极少有T 3 产物 DNA RNA 模板①链数 双链DNA 单链DNA 4 ②长度 DNA全长 DNA中一段 5 起始因子 DnaB等 s因子 6 终止因子 无 r因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