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心理学综合习题

学前心理学综合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9 20:00:17

( )。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转折期

40.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作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二多项选择题

1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 )。 A.直观的概括B.间接的概括C.动作的概括D.语词的概括

2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

A.强烈的声音B.鲜明的颜色C.生动的形象D.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显著变化 3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叙述正确的有

A.情绪是比较简单的体验,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东西B.情绪一般比较稳定,带有情境性 C.情绪没有情感强烈,情绪有较多冲动性D.情绪比情感有较明显的外部表现 4皮亚杰提出,儿童智慧(思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运算阶段D.后运算阶段 5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表现在

A.好动B.好奇、好问C.好模仿D.好冲动

6幼儿自制发展的表现形式有( )

A.抗拒诱惑B.依赖体罚C.转移注意D.延迟满足

7有的研究认为,幼小儿童产生愤怒的动因有( )。

A.生理习惯的问题B.与权威的矛盾问题C.与环境的问题D.与人的关系的问题 8学前儿童的心理研究以研究时间为标准可分为哪几个类型( )。 A.纵向研究B.分析研究C.差异研究D.横断研究

9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其特点有()。 A.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B.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 C.自我评价受认识水平的限制D.对评价活动的态度积极 10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客观因素有( )。 A.遗传因素B.生理成熟C.环境D.教育

11幼儿的观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那几个方面( )。 A.目的性B.持续性C.概括性D.观察方法的完善 12儿童最初的想象表现为以下哪些特点( )。 A.简单的相似联想B.记忆表象在新情景下的复活 C.没有情节的组合D.想象出现了有意性

13.学前儿童心里发展的趋势是( )。

A.从主动到被动B.从不齐全到齐全C.从抽象到具体D.从凌乱到体系 14依恋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等阶段。

A.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B.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D.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 15逻辑思维的进行主要是运用()。 A.概念B.判断C.联想D.推理 三判断题

1、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是无意注意,而3岁以后则基本上是有意注意。 2、幼儿的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每一种气质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3、只要幼儿在幼儿园不哭、不烦躁,就说明他情绪上没有问题。

4、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

5、“树大自然直”,孩子的缺点随着年龄增长会自然改正。 6.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最基本的方法是试验法。

7.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转折期和危机期是必然出现的。

8.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描写的孙悟空的形象是属于再造想象,而我们看到这些描述在头脑中浮现出孙悟空的形象是属于创造想象。

9.有的儿童在上课的时候,交头接耳,左顾右盼,这是属于注意的转移。 10.手的真正的触觉探索产生的标志是口腔与手的协调。

练习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

1.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和手工制作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现象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

2.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

3.对于幼儿来说,下列几何图形中,最容易辨别的是( ) A.正方形 B.长方形 C.三角形 D.圆形 4.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 ) A.学习 B.游戏C.劳动 D.手工

5.从记忆发生发展的顺序看,儿童最晚出现的记忆是( ) A.运动记忆 B.情绪记忆C.形象记忆 D.语词记忆

6.小班幼儿往往对某个故事百听不厌,其原因主要是( )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B.想像的内容零散C.想像受情绪影响 D.想像具有夸张性 7.在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感知运动阶段发生在( )

A.0~2岁 B.2~4岁C.4~7岁 D.7~11岁

8.4岁儿童军军在拼图过程中,常会这样自言自语:把这个放到哪里呢??不对,应该这样??这是什么??对,就应该把它放在这里??军军的这类言语属于( ) A.游戏言语 B.问题言语C.对话言语 D.连贯言语 9.儿童出生时,最明显的情绪表现是( ) A.笑 B.哭 C.怒 D.怕

10.0~6岁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是( ) A.动力性 B.情绪性 C.坚持性 D.情境性

11.有许多孪生兄弟、姐妹,虽然外貌非常相像,但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就可以很快看出他们的不同,这反映了个性具有( ) A.独特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社会性

12.有些幼儿看多了电视上的打打杀杀镜头,很容易增加其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在此,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主要是( )

A.挫折 B.榜样 C.强化 D.惩罚

13.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盖塞尔设计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实验是( ) A.视崖实验 B.双生子爬梯实验C.守恒实验 14.儿童开始认生的年龄是( ) A.1~2个月 B.3~4个月 C.5~6个月

D.早期隔离实验 D.7~8个月

15.在幼儿使用的词汇中,词频率出现最高的是( )

A.名词 B.形容词 C.代词 D.数词

16.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变化,从而解释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17.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

A.0到1岁 B.1岁到2岁 C.2岁到4岁 D.3岁到6岁

18.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 C.转移能力有限 D.分配能力较差 19.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 ) A.5个月左右 B.8个月左右 C.10个月左右

D.1岁左右

20.在幼儿记忆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形象记忆 B.语词记忆 C.情绪记忆 D.运动记忆

2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记忆B.幼儿无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有意记忆

C.幼儿有意再现的发展先于有意识记D.幼儿机械记忆的效果优于意义记忆 22.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包糖果”的“工人”,这说明幼儿( ) A.以想像过程为满足 B.想像内容零散,无系统 C.想像的主题不稳定 D.想像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3.3—4岁的幼儿认为,球会滚下去,是因为“它不愿意呆在椅子上”,这反映儿童的判断( )A.以直接判断为主 B.判断内容不够深入C.判断根据不够客观 D.判断论据不够明确

24.幼儿期是思维( )

A.发展的最高阶段 B.稳定的时期C.迅速发展的时期 D.发展减缓的时期 25.2、3岁~6、7岁,是儿童( )

A.前言语阶段 B.言语发生阶段C.言语发展阶段 D.基本掌握口语阶段 26.儿童喜欢提问题,这是下列哪一种情感发展的表现?(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好奇心

27.幼儿初期,成人额外给他加的目的在其行动中占有重要作用,表现为( ) A.独立性强 B.直接动机C.间接动机 D.受暗示性强

28.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 )

A.开始萌芽的时期 B.初步形成的时期C.稳定发展的时期 D.完善成熟的时期 29.最有益于幼儿个性良好发展的亲子关系类型是( ) A.民主型 B.专制型C.放任型 D.溺爱型

30.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 )

A.及物活动 B.游戏活动C.教学活动 D.日常生活

31.根据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理论,2-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 ) A.感知运动阶段 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2.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

A.0-3岁 B.3-6岁 C.6-12岁 D.0-18岁

33.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独,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 A.胆汁质的孩子 B.多血质的孩子C.粘液质的孩子 D.抑郁质的孩子

34.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 A.稳定性 B.可变性 C.阶段性 D.顺序性 35.1-1岁半儿童使用的句型主要是( ) A.单词句 B.电报句C.简单句 D.复合句

36.在对学前儿童心理进行研究中,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规律性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这种方法称为(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访问法 D.测验法

37.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的研究指出,新生儿已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清的情绪反应,即( )

A.愉快与惊奇B.愉快与悲伤C.愉快与厌恶

D.愉快与不愉快

38.著名的“哨兵持枪姿势”实验主要是研究幼儿的( )

A.坚持性 B.目的性 C.暗示性 D.果断性

39.加拿大心理学家布里奇斯通过对100多个婴儿的观察指出,儿童出生时的情绪反应是( ) A.完全未分化

B.高度分化C.相继分化

D.基本分化

40.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 B.回忆 C.客体永久性 D.习惯化 二多项选择题

1、4~5岁幼儿即中班幼儿的主要特征是( )。

A、好模仿 B、活泼好动 C、思维具体形象 D、开始接受任务

E、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F、好问好学

2、学前儿童感知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增强两个方面,其中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具体体现在( )。

A、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B、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C、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D、感知过程的主动性增强 E、感知的目的性加强 3、3—6岁儿童的无意注意的特点是( )。

A、刺激物的物理特性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B、注意的稳定性增强 C、在成人的要求下逐步发展 D、有注意偏好 E、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密切相关 4、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因素主要有( )。 A、客观事物的性质 B、客观事物与幼儿的关系 C、识记对象是幼儿活动的对象 D、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 E、活动的动机

5、幼儿再造想象的特点是( )。

A、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 B、根据外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C、实际行动是想象的条件 D、想象具有夸张性 E、想象的内容不成系统

6、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除了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外还具有( )等特点。 A、经验性 B、拟人性 C、表面性 D、固定性 E、概括性

7、幼儿期可以开始书面语的学习,但主要是认字,有利于幼儿认字的条件是( )等。 A、字大 B、与响亮的声音同时出现 C、多次重复 D、与情绪和兴趣联系 E、能够书写,多感官参与

8、幼儿情绪的自我调节的发展主要在( )方面。

A、情绪的冲动性减少 B、情绪的稳定性增强 C、情绪和情感从外露趋于内隐 D、逐步掌握了调节情绪的方法 E、情感逐渐深刻化

9、幼儿意志行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目的与动机的发展等方面,目的与动机的发展表现在

搜索更多关于: 学前心理学综合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 )。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转折期 40.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作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二多项选择题 1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 )。 A.直观的概括B.间接的概括C.动作的概括D.语词的概括 2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 A.强烈的声音B.鲜明的颜色C.生动的形象D.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显著变化 3以下关于情绪和情感的叙述正确的有 A.情绪是比较简单的体验,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东西B.情绪一般比较稳定,带有情境性 C.情绪没有情感强烈,情绪有较多冲动性D.情绪比情感有较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