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 理 学

生 理 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4 16:58:51

一、生理止血

生理止血三个时相:

?损伤局部及附近的血管挛缩

?血小板粘附、聚集于血管破损处的内膜下组织

?纤维蛋白网与血小板一起形成牢固的血栓

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简图二、抗凝物质与纤维蛋白溶解

? 1.血液中的抗凝血物质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和肝素 ? 2.血浆中的纤维溶解系统

血纤维溶解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纤溶酶,血浆素)、纤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 二、输血原则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 凝集现象:若将血型不相容的两个人的血滴放在玻片上混合,其中的红细胞即聚集成簇,这种相容称为凝集(agglutination)。 ? ABO血型: ? RH血型系统

二、输血原则

?保证ABO血型相合

?反复输血,提供RH血型 ?交叉配血试验

思考题

某组同学共5人,已知其中一人的血型为B型,能否根据此人血型知道其他四人的血型?请说明原因。 思考题

主侧反应:B型血者的红细胞×待测者的血浆 次侧反应:B型血者的血浆×待测者的红细胞 作业

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趋化性、吞噬作用、血液凝固、红细胞凝集、 问答题:

1、血浆渗透压的形成及其生理作用。 2、白细胞分哪几类?简述其功能。 3、说明生理性止血的机制。

4、何谓血液凝固?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5、根据所学的知识,举出几种引起贫血的情况。 第四章 血液循环

心脏和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血液在其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血液循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体内的物质运输,运输代谢原料和代谢产物;体内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机体内环境理化特性相对稳定的 维持和血液防卫功能的实现。 ? 第一节 心肌的生物电活动 ?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 第三节 血管生理

?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征

心房和心室不停歇地进行有顺序的、协调的收缩和舒张交替的活动,是心脏实现泵血功能、推动血液循环的必要条件,而细胞膜的兴奋过程则是触发收缩反应的始动因素。

?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 二、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 三、心音和心电图 (一)、心肌细胞的类型 1、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 2、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

? 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

? 快反应自律细胞(房室束及其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 ? 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交界等细胞) ? 慢反应非自律细胞(房室交界的结区细胞)

(二)、普通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原因 1、波形及特征(与神经纤维比较) 3.形成机理

? 0期(占时1-2ms;去极化达阈电位产生快速钠内流这一主要成分引起;快钠通道特点:激活快,失活也快,是快反应心肌细胞主要特征)

2++

? 2期(亦称为平台期,历时100~150ms; 是由于Ca缓慢内流抵消了K的复极外流作用结果,使复极化过程明显延长,这是心室肌细胞与神经纤维生物电变化的主要区别或特征) ? 3期(快速复极末期,历是时100~150ms;此时钙通道已失活,而K+大量外流所致) ? 4期(静息期,通过钠泵的活动加强,使细胞内外的钠钾钙离子恢复到正常原有水平,为下一次兴奋作准备。

3. 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机制 窦房结细胞电活动特点

? (1)0期去极化速度慢、幅度小

? (2)无明显的1期和平台期

? (3)3期复极化到-60mV左右(最大复极电位)

? (4)4期不稳定,最大复极后又开始自动去极化,并达阈电位产生下一个动作电

位。

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基础

? – 0期(Ca内流引起(L型Ca通道)) ? – 3期(K快速外流引起)

? – 4期(主要是3期K外流进行性衰减引起,Ca

2+

2+

+

+

2+

内流(T型Ca2+通道) )

浦肯野细胞

不同肌细胞的动作点位

二、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一)心肌的兴奋性

所有心肌细胞都具有兴奋性,即具有在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的能力。衡量心肌的兴奋性,同样可以采用刺激的阈值作指标,阈值大表示兴奋性低,阈值小表示兴奋性高。 1、影响兴奋的因素

(1)静息电位和阈电位之间的差距(电位差距缩小,兴奋性则提高;反则相反) (2)钠通道的状态

2、心肌兴奋时其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 (1)绝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

相当于整个收缩期和舒张早期,所以不会象骨骼肌那样产生强直收缩

? (2)相对不应期 ? (3)超常期

(二)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 组织、细胞能够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具有自动节律性的组织或细胞,称自律组织或自律细胞。组织、细胞单位时间(每分钟)内能够自动发生兴奋的次数,即自动兴奋的频率,是衡量自动节律性高低的指标。

? 窦房结是主导整个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故称为正常起搏点。其它部位自律组织并不表现出它们自身的自动节律性,只是起着兴奋传导作用,故称为潜在起搏点。 (三)传导性

? 1、心内兴奋传布的途径和速度 (四)收缩性

与骨骼肌相比,具有: ? 1、不发生强直收缩

? 2、“全或无”式的收缩

? 3、依赖于外源性Ca2+

血液中(细胞外液)钠钾钙浓度改变对心脏活动的影响 ? 临床意义:

如果血钙明显降低,可出现兴奋-收缩脱耦联

高血钾对心肌的主要影响是抑制; 低血钾则容易引起心率紊乱 三、心音和心电图 ? (一)心音和心音图 ? 第一心音:音调低,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由于房室瓣突然关闭的振动和心室肌收缩振动产生的。第一心音的出现标志着心室收缩开始。 ? 第二心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短。主要由于动脉瓣关闭,血流冲击引起的大动脉壁振动所引起的;第二心音出现标志着心室舒张开始。 ? 第三心音:发生在快速充盈期末 ? 第四心音:心房收缩血液注入心室引起的振动音 (二)体表心电图

? 心电图各波及段的意义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和心率: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时间分配、全心舒张期、心率与心动周期的关系二、心室的射血与充盈 ? 房室瓣与半月瓣的作用以及引起它们各自开闭的原因(由瓣膜两侧的压力差来决定) ? 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1、心房收缩期(占总回流量的25%) 2、心室收缩期

? 等容收缩期(室内压快速上升)

? 快速射血期(占整个射血量的 70%,室内压抵达最高) ? 减慢射血期(靠惯性缓慢射血,心室容积缩至最小) 三、心泵血功能的评价

? 每搏输出量p93(相当于心室舒张末容量 – 收缩末容量) ? 每分输出量 = 搏出量×心率

? 心指数(静息心指数)中等身材成人正常约3.0~3.5L/min·m2 ? 射血分数=搏出量/心室舒张末容量的百分比

? 心作功量:左右心室射血所遇阻力不一样(左心室射血时室内压高达130mmHg;右心室射血时室内压仅为24mmHg) 四、影响心泵血功能的因素 ? 心输出量﹦搏出量×心率 ? 心力贮备p94 :心输出量随人体代谢的需要而提高的能力称为心力储备。可达5~7倍以上变化。 第三节 血管生理 ------血压

搜索更多关于: 生 理 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生理止血 生理止血三个时相: ?损伤局部及附近的血管挛缩 ?血小板粘附、聚集于血管破损处的内膜下组织 ?纤维蛋白网与血小板一起形成牢固的血栓 凝血过程的三个阶段简图二、抗凝物质与纤维蛋白溶解 ? 1.血液中的抗凝血物质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和肝素 ? 2.血浆中的纤维溶解系统 血纤维溶解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包括四种成分,即纤维蛋白溶解酶原(plasminogen)(纤溶酶原,血浆素原)、纤维蛋白溶解酶(plasmin)(纤溶酶,血浆素)、纤溶原激活物与纤溶抑制物。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