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春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勋(xūn) .B.挚友(zhì) .C.卓越(zhuó) .D.硕果(shuò) .
奠基(diàn) .迭起(dié) .校对(xiào) .草率(shuài) .
澎湃(bài) .咳嗽(sou) .薪金(xīn) .悠然(yōu) .
鞠躬尽瘁(cuì) .鲜为人知(xiān) .
气冲斗牛(dǒu) .潜心贯注(qiá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选聘 深宵 至死不懈 契而不舍 B.调羹 绞肉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C.谣言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D.小楷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
科学家——邓稼先。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
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爱出风头的他经常夸夸其谈,与别人争吵时锋芒毕露。 ....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干部,六年
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 ....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宗教家等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那宫殿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悄悄地燃烧着、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②③⑤ 5.请你参加以“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12月10日上午,在西安市凤城五路世纪金花商场与沃尔玛超市两楼之间,一女子从11楼坠落,正在巡查的世纪金花商场保安李国武急忙冲上前,想要徒手托接此女子,不幸被砸身亡,坠楼女子也当场身亡。
李国武同志的英雄事迹感动了所有西安人,他被未央区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同时,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对李国武舍己救人的义举进行了广泛宣传,弘扬品质西安的正能量。
【活动一:积极推荐】同学们准备推荐李国武为陕西“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请你根据他的事迹,写一段推荐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活动二:网上跟帖】一人坠楼,却造成两个家庭的破碎,这是谁也不愿意看见的沉痛悲剧。李国武救人身亡的行为在网络上引起了诸多争议。下面是两位网友发布在某论坛的言论,请你跟帖,反驳他们的观点。
云天外:李国武人挺善良,就是缺乏常识,不知道高空坠物的势能有多大。
暮雪纷纷:高空徒手接人能有多大成功率?不仅人没救到,还牺牲了自己。智商欠费,他真是徒有其勇的莽夫!
我的跟帖: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
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
文后,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
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
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
通鉴》。本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大有所益”,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二、阅读探究(4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唐太宗不徇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