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题
16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中用两个词语都含有“绿”的意思,表示“绿”的范围广: ,表示“绿”的程度深: 。 2、写出几个含有“绿”的意思的四字词语: 3、“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中你感受到 4、看到如此可爱的大草原,你会想到哪句诗词?请写下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5、用“—”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第一句用 比喻 ,用 比喻 ;第二句用 比喻 。 6、本段依次描写了草原的天空、小丘、羊群、骏马、大牛 等景物。 7、用双横线画出作者的感受。 8、你能根据语段的内容,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 9、这段话中“茫茫”的意思是 模糊,朦胧的样子 ,作者说草原“ 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是因为 草原广袤无垠,一片碧绿,但并不空洞,绿得实在,绿得动人,充满生命的活力。 10读了这段话,你可以用哪些四字词语描绘草原美丽的景色呢?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青翠欲滴、无边无际、绿草如茵、风吹草地、一碧万顷 1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老舍 ,原名 舒庆春,代表作有《骆驼祥子》、《茶馆》。 从《草原》这篇文章,我们既可以感受到草原的美丽景色,又能体会到 蒙汉两族人民的深情厚谊 。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 ),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 )的带子——!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 ),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的草原( )起来:( )声,( )声,( )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 3、这段话中三个“一百五十里”从 面说明草原的 ,“行车十分洒脱”、“怎么走都可以”从 面衬托草原的 。“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 。 、 、 、 、 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总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1、用“—”画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并用另一个音依次组词: 2、片段从马多、车多、人多等方面,反映了主客见面场景的热烈。 片段从 握手 、 笑、 说 等方面,表现了主人的热情和蒙汉人民的团结。 4、请据此写出四个表示情谊深的成语。 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心心相印、深情厚谊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蹈”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足 部,再查 10 画,第14笔是 一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D ,再查音节 dǎo 。含“蹈”的成语有 手舞足蹈 、 赴汤蹈火 等。 2、比一比,再组词。 崖( ) 交( ) 蹈( ) 偏( ) 涯( ) 跤( ) 滔( ) 编( ) 3、把文中画线部分替换成一个成语,是 载歌载舞 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17麋鹿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飘 漂)浮在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既 即)蹦跳着(盾 遁)入草丛……这是在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一(幕 慕)。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1、用“√”选出括号里正确的字。 2、“麋”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鹿 部,再查 6 画。由此可推断,像“磨、摩、靡”等字用部首查字法可以查 麻 部。 3、文中画“—”句子运用了 比喻 的修辞手法,把 晨雾 说成 轻纱 。 4、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放养地在 黄海滩涂上 。 5、含有“鹿”的成语有: 中原逐鹿、 鹿死谁手、指鹿为马。 与其它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1、“它们常在水中 至 鹿 、 、 和 ,甚 季节也不例外。”这句话写出了麋 2、认真读这段文字,想想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述麋鹿特点的,然后完成这张记录卡。 具体方面
特 点
3、这段话运用了 、 等说明方法。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就【逐渐 陆续】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相继 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1、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填序号)
绝:①极;最 ②独一无二的,没人能赶上 ③气息中止;死亡 ④完全没有了 悲愤欲绝( ) 绝迹( ) 绝知此事要躬行( )
2.选择题。短文介绍的内容时间跨度很大,但读来觉得前后连贯流畅,是因为恰当地用上了一些词语,如: (1)数十头,惨遭厄运,几乎绝迹 (2)经历,竟然,从此 (3)再后来,随后,最后
3、1900年,最后一群麋鹿惨遭怎样的厄运?请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写出这一段段落大
意:
5、1986年,39头麋鹿返回故里,生活在祖国的 麋鹿自然保护区。 6、用“﹏”画出中心句。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竟然—( ) 逐渐—( ) 陆续—( ) 绝迹—( ) 8、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
① ② ③ 9、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