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三年级语文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实录:科利亚的木匣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儿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了。
法西斯终于被赶走了。妈妈、奶奶带着科利亚回到了故乡。他们家的房子还在,屋里的东西却被法西斯抢走了。 妈妈说:“不用难过,我们还有一些东西埋在地下哩。” 妈妈从家门口朝前走了三十步,挖出了她埋的箱子。她高兴地说:“算术真有用。如果当初我随便挖个坑把箱子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从家门口向前走了十步,动手挖起来。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找到。
小伙伴们围上来,都朝着科利亚笑:“你的算术不管事啦!也许,法西斯把你的宝贝挖走了。”
科利亚说:“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突然他笑起来,对小伙伴们说:“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还小,步子也小。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科利亚量了五步,又动手挖起来,不多一会儿,他果然找到了木匣子。
第 13 页 / 总 17页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科利亚高兴地说:“伙伴们,今天我不光找到了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一天天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周围的一切,不是都在起变化吗?” [个人简历]
余锐,男,中共党员,1977年7月出生,1996年至今任教于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实验小学。信阳市骨干教师,信阳市优秀教师。主讲《狐假虎威》获河南省观摩课奖;主讲《美丽的丹顶鹤》、《台湾的蝴蝶谷》获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主讲《黄河的主人》获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课改实验区阅读课教学大赛二等奖。 [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
理解科利亚为什么第一次挖不到木匣,第二次却挖到的原因;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第 14 页 / 总 17页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木匣。 2.师简介时代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文章脉络。 三、研读重点,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埋木匣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了解: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又是怎样埋的。画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部分:挖木匣
(1)自读课文。画出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语句。 (2)同桌之间交流读书所得。
(3)根据学生汇报,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
第 15 页 / 总 17页
原创教学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Design (4)课件演示科利亚的思维过程。 (5)理解文中词语:仍然、果然。 (6)体会科利亚的心情,读出感受。 3.学习第三部分:受启发。
过渡:当科利亚手捧着心爱的木匣时,她会对小伙伴们说什么呢?(出示文中插图。) (1)(出示中心句)指名读。
(2)质疑:科利亚从这件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3)齐读中心句
(4)小结:是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交流:请你说说你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
2.看来你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有一个大人都不知道这一点,请看!(课件出示《刻舟求剑》)
3.讨论交流:他能捞到他的宝剑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4.小结:世界上的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象科利亚一样多动脑筋,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5.抄写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26科利亚的木匣(xiá)
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一切在变
第 16 页 / 总 17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