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2016-2017学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重点、难点:点小数点时积的位数不够,要在积前用0补足后再点小数点,并能进行这样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板书:1.07×10.8
观察这两个因数,它们都有“0”,应该怎么考虑?(列竖式时,小数前面的0和整数的末尾的0暂不考虑,小数中间的0要考虑。)
列竖式算一算:注意1乘107的时候,积的末尾对齐“1”。 点小数点:怎么考虑?为什么?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2图,问:这张平面图里放了几样家具。你知道“花架0.28×0.28”是什么意思么?
(这个花架是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0.28米,这个算式算的是它的面积。)
指出:装修房子的工人在记录有关数据的时候,通常会这样写,而不用我们平常说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这样写更简便。
指名学生说一说其它家具的有关信息。
2、观察这几个算式,比一比,哪个算式较简单能口算?算出其结果: 1.4×0.6=0.84(平方米) 指名说说口算方法。
另几个分别估一估:0.3×0.3=0.09;0.5×0.4=0.2;2×1.1=2.2;2×0.3=0.6
在估的时候,要侧重具体的数据估。可建议学生:当因数不明确往大还是往小的时候,可以把一个因数往小估,另一个因数往小估,这样的结果更接近标准。
指出:用这种方法,主要能检查出小数点的位置是否正确,如果是具体某一位算错是检查不出来的,所以在算每一步的时候都要很仔细。
3、竖式计算:0.28×0.28=
学生练在书上,重点讲:小数点怎么点?遇到了什么新情况? 指出: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4、练一练: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
5、p.67第4题,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其他各栏的积。
指名说说做这类题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可先全部写上“720”,再分别点上小数点。)
学生练习并交流。
问:这里有3个积都是7.2,分别是哪三个?(板书) 为什么因数不同,但积相同?
(方法一:先当成整数乘,所以具体的数字是一样的;再点小数点的位置,它们都是2位小数,所以一样。
方法二:比较后发现“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所以积变。)
第7课时: 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近似值的方法,学会用“四舍五入”求积的近似值,并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求积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一、复习:
工程队修路,第一天修了25.6米,第二天修的米数是第一天的1.6倍。 两天一共修路多少米?
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修多少米?
指出:1、在列式的时候要“规矩”。比如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用第一天的米数加第二天的米数,算式“25.6+25.6×1.6”;第二个问题要用多的减少的,算式“25.6×1.6-25.6”。列式的时候要按照常用的数量关系来列,这样更可靠。
2、计算的时候要考虑适当的“简便”。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都可以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更简便。第一题=25.6×(1+1.6);第二题=25.6×(1.6-1)。
二、学习新知:
1、说说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实际需要:
老师可举例:体重、收入等需要用近似数表达的情况,学生也可适当补充。 补充买衣服:商店里经常可以看到打折销售的情况,比如原来150元的衣服现在打8折出售,该付多少钱?
165元打六五折呢?16.5元打六五折呢?
比较后发现:钱一般都要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当算出来的钱数是个三位小数时,按照需要要把这个结果保留成两位小数。
2、写出下表中各数的近似数(p.91第1题)
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重点交流第2个数每一次的思考方法。 3、例3: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说说做这题需要注意什么?
第8课时: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律使一些小数的计算简便,能合理、灵活地进行一些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3、通过积极参与猜想、验证、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小数乘法的简便方法的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钱的问题:我们通常会把钱用两位小数表示。以前学填写表格的时候,整数也可写成两位小数,如100元写成“100.00元”。现在学了小数乘法时,当乘得的结果是三位小数时得默认保留成两位小数。如:1.25×0.3=0.375元≈0.38元
2、哪些计算算得快?
(1)口算。举例:0.24×0.2,算的时候先确定“数字”,再确定“位数”,写成“0.048”。
(2)估算。老师在批作业的时候常用估算的方法检查学生的错误。它能检查出明显的错误。
(3)简便计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乘法运算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指名用字母分别表示这三种运算律。
2、重点讲解:
(1)乘法分配律。板书:3.6×4.8,问:后面补个算式,让它能简便计算,你能补吗?为什么?
方法一:3.6×5.2(一个因数不变,是“3.6”,另一个因数能凑成整数。)指名说说简便的过程。
方法二:6.4×4.8。(指名说理由,说简便计算过程。) 变化:①3.6×4.8+3.6×4.2+3.6
这个算式你会用简便方法算吗?说说怎么想的? ②3.6×4.8-3.6×0.8 学生指名说说简便过程。
指出:利用乘法分配律的时候,有两个积相加也有三个积相加,还可以两个积相减。要灵活运用。
(2)拆数简便计算:
①用乘法拆。通常和两个算式有关“25×4=100,125×8=1000” 举例:0.25×2.4 2.4×1.25
分别用乘法拆,并写出简便计算的过程。
如果有学生提出也可以用加法拆,可通过比较发现,乘法拆更简便所以应该用乘法不用加法。
②用加法拆。通常有一个数接近整数。 举例一:7.8×1.02 举例二:7.8×0.99
写出具体的简便计算过程。
第9课时: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教具准备:口算习题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2÷21 120÷12 96÷48 250÷50 374÷34 192÷16 125÷25 1050÷5 2、计算:2250÷18
说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
⒈出示例题。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 ⒉列式。 7.98÷4.2= ( ) ⒊讨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 小组讨论。 试做。 可以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同的倍数,商怎么样?(不变)怎样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把7.98和4.2都乘10,变成79.8÷42。
⒋你能把这道题做完吗? 答:买鸡蛋19千克。 ⒌总结:
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注意做题之前审题: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有几位小数?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第10课时:一个数除以小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