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巷深深深几许
喜欢游玩于青山绿水中,沉迷于山意水趣,时时让我萌生归于山林之心,吹长箫,清歌一曲,笑傲丛林,优游田园,岂不美哉!
喜欢漫步于阡陌交通之间,留恋于鸡鸣犬吠,徘徊于田间小径,寻找清逸调皮如我的野花野菜,口哨声声,洒满宁静的田野。看远方群山耸立,晨光披拂,如烟如梦,怡然自乐!
钢筋水泥筑就了冷漠的人墙,没有了温馨的气息,没有了清新的气息,没有了让人不禁想要飘飘然的气息,一切都是那么的呛人!汽车的尾气、喇叭的嘶喊、建筑工地上飘散出来的浑浊如泥浆的尘土,无不涌进你的喉咙,你的眼睛,你的鼻子,你的发丝,让你无法张口,无法睁眼,无法呼吸。痛极了这喧嚣的混乱的肮脏的污浊的空气,恨不得马上逃离。
休息日又到了,无处可去,突然就想起老城区的小巷来。一条条悠长悠长的小巷,被包围在了城市的中央。小巷离大街其实并不远,它四通八达,是贯通大街和小巷的网络。这里居住的人们,都是平平常常的老百姓,中规中矩。这里有着各行各业,从遗留下来的规模,还可想象得出当年热闹的景象。小巷之所以让我流连,更重要的是因为这里可口的小吃。小巷里的小吃人家,往往都可称得上是百年老店。初来乍到的人,你根本想象不出还有如此好的去处。若是城里的老居民,一说起“西门口”就啧啧不已:“西门口老杨家的卤豆腐,味道没的说!老刘家的黄酒,每天不喝上两口就跟少了什么似的;‘烂厅下’的牛肉锅子,真是馋死人!”
因了嘴馋,有事没事便常常去西门口的小巷转转。
这一天,我又来到了老胡家的小店前。与其说是小店,不如是说一个小矮寮。一间小小的老屋,截成3 个小房间,中间用门帘遮着,每个房间放在三四张小方桌,几条长条凳。破旧的老屋,整理得却也十分整齐。每张桌上放着用小小玻璃瓶装着的辣酱,鲜红鲜红,打开一闻,淡淡的香味直扑心底;一瓶醋,一小碗葱花,几块姜。桌面抹得光亮。 “妮子,吃点什么?”憨憨的老板总是微笑着问。
“一碗酸豆腐;一碗薯粉,水煮的;四个炕饺;一小盆各色油炸小吃;还有,肉丸子还有没有?也上一盘。暂时就这样,先解解馋。”
“好嘞!稍等,你们先喝点我家的新茶,马上就到!”老板笑呵呵地忙去了。看看店里,已经有了不少的人,就差我的这张桌子未坐满了。朋友笑笑:“好热闹!” “如果你能常来就知道了。这里的味道真的非常不错!”我夸赞道。 “是啊!这个妮子可是我这里的常客”,老板边忙着,边接过我的话,“我们这里物美价廉,不坑人的,全都是绿色食品。” “别看我们这小巷里头,每天来的人可多!以前这里呀,比现在可热闹多了。不过,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啊,还是会经常惦记起我们这里的!”说话的工夫,老板已经把我们要的东西一一端了上来。
“您怎么也不把小店搬到大街上去呢?大街上热闹,来往的人多,您也可以多赚点钱啊!”朋友边吃边问。
“这你就不知道了。来这里的人,哪个不是为了我们这里清净?多少人说,要说味道,我们可以吃到更好的,但要说这种气氛,就很难得了!再说了,我在这里侍弄大家也都一辈子了,早已习惯了大家彼此说说笑笑,迎朋送友的。儿子也多次劝我要么不做,要做就搬出去做,可我贪图什么呢?钱吗?儿子给的还不多吗?说到底,我这把老骨头也就喜欢这样的生活啊!”
离开老胡家的小店时,朋友坚持要徒步走走这条小巷。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路上,
看着两旁破旧的老屋,黑黑的瓦,白色的墙上已长满青苔,偶尔有一两个耄耋老人拄着拐杖走过,小巷中飘出阵阵酱油的醇香,还有自酿黄酒的酒意,嘻嘻哈哈的孩子们在玩着古老的游戏。
回头看看,小巷曲折的脚步还在延伸。 深深小巷,情深悠长。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