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库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第21页
30 .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
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 .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 .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31 .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 .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32 .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 )
A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 .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 .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 ) A .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 .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 .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4 .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 ) A .必然 B .必然王国 C .自由 D .自由王国 【多项选择题答案】
1 . AB 2 . ABC 3 . BD 4 . ABCD 5 . ABCD 6 . CD 7 . ABD 8 . ABC 9 . CD 10 . BCD 11 . ACD 12 . ACD 13 . ACD 14 . ABC 15 . ABD 16 . CD 17 . BC 18 . ABCD 19 . BC 20 . BC 21 . ABCD 22 . ABCD 23 . AB 24 . BCD 25 . ABCD 26 . ABCD 27 . BCD 28 . CD 29 . ABCD 30 . ABCD 31 . ABC 32 . BCD 33 . BCD 34 . BD
第 三 章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恩格斯指出:历史发展“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的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这说明( )
A、社会发展是由多种力量最后决定的 B、社会发展规律是自发实现的
C、社会规律同自然过程的规律是相同的 D、社会发展像自然一样有自己的客观规律 2、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第22页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
3、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是( )
A、是否承认个人的作用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运动的特殊性
4、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C、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5、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
A、劳动技能 B、科学技术 C、生产管理 D、生产工具
6、生产关系是一种( )
A、物质利益关系或经济关系 B、思想关系 C、血缘关系 D、经济区域关系
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
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自然科学、道德、宗教 B、技术科学、哲学、艺术 C、政治思想、逻辑学、语言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9、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
10、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 )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被压迫阶级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1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是( )
A、生产力水平的不同 B、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C、先进文化的不同 D、文明水平的不同 1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 )
A、阶级斗争发展史 B、生产关系发展史 C、社会意识发展史 D、劳动发展史 13、“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发展要有一定的顺序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第23页
14、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决定于( ) A、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B、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
C、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 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15、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是( )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发展科学技术 D、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6、“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 )
A、改革是社会形态的质变 B、改革也是一种阶级斗争形式 C、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惟一途径 D、改革是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的“制度创新”
17、“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
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决定作用 C、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灾难负责 D、科技革命会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 19、“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这个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B、英雄史观 C、二元论历史观 D、不可知论的观点
20、由于社会历史是由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着的人创造的,因此( )
A、社会规律是由人所创造的 B、人们可以改造或消灭社会规律 C、社会发展规律只能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起作用 D、人的活动都体现社会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C、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D、AB所指的矛盾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是( ):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 D、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正确关系是( 答案有问题 ):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反作用经济基础 D、经济基础反作用上层建筑
4、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正确提法有( ):
A、社会基本矛盾是动力 B、生产方式是决定性因素(力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第24页
C、生产力是最终动力 D、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5、下面关系科学技术正确的提法是( 答案有问题 ):
A、科学是间接的生产力 B、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
C、科学是一种知识 D、技术可表现为人类的能力
6、科学技术的功能是( ):
A、增长知识 B、改善思维 C、提高认识 D、更新观念
7、历史唯心主义长期存在的根源有( ):
A、阶级根源 B、社会根源 C、认识论根源 D、心理根源
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表现在( ):
A、物质文明的创造者 B、精神文明的创造者 C、社会变革的推动者 D、一切文化的创造者
9、杰出人物的历史是( ):
A、历史事件的组织者 B、历史任务的提出者 C、群众智慧的集中者 D、社会发展的推动者
10、人民群众与杰出人物的关系是( ):
A、杰出人物产生于人民群众 B、杰出人物凝聚人民群众
C、杰出人物通过人民群众发挥作用 D、人民群众通过杰出人物形成统一力量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C 5、D 6、A 7、A 8、D 9、B 10、C 11、B 12、D 13、D 14、D 15、D 16、D 17、D 18、D 19、B 20、 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C 3、AC 4、ABCD 5、ABCD 6、ABCD 7、ABC 8、ABC 9、ABCD 10、ABCD
第 四 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 )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