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汉语练习题

古汉语练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7:25:55

第五单元

一、翻译下列各句,并说明连词的用法: 1.广起,夺而杀尉。 (史记,陈涉世家)

2.(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 (马中锡·中山狼传)

3.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史记·项羽本纪) 4.哗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5.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史记·汲郑列传)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7.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 (史记·项羽本纪)

9.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不告。”(论语·宪问) 10.(上)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1.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史记·乐毅列传) 12.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之一生彘肩。 (史记·项羽本纪) 13.战则请从。 (左传·庄公十年) 14.灌夫不肯随丧归,奋曰:“愿取吴王若将军头,以报父之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15.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 (史记·晋世家)

二、比较下列两个句子中的“而”字,说明其用法的不同,

1.见免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四) 2.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三、说明介词“以”、“于”的用法,并把全句译为现代汉语: 1.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2.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 (后汉书·张衡列传) 3.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 (白居易:重赋)

4.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5.此天以君授孤也。 (同上)

6.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

7.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史记·刺客列传) 8.子厚以元和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9.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干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10.(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1.业精于勤荒于嬉。 (韩愈:进学解)

12.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杜牧:阿房宫赋) 第六单元

一、分析《诗·邶风·柏舟》、《终风》的韵例与韵部: 1.《诗·邶风·柏舟》 泛彼柏舟, 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

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 以遨以游。

我心匪鉴, 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 不可以据。 薄言往恕, 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 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 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 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 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 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

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 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 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 不能奋飞。

2.《诗·邶风·终风》 终风且暴, 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 中心是悼。 终风且霾, 惠然肯来。 莫往莫来, 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 不日有曀。 寤言不寐, 愿言则嚏。

曀曀其阴, 虺虺其雷。 寤言不寐, 愿言则怀。

二、先秦古韵分为三十部(每一部都是举一个汉字作为韵部代表字),将其名称列下,并根据王力先生《诗经韵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抄出它的假定音值。

三、翻阅《古代汉语》第二册[附录三]《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以“十二、鱼部”为例 ,整理出声旁相同的字。

四、朱熹在《诗集传·召南·行露》第二章“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的“家“后注云:“叶音谷”;在第三章“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为女无家?何以速我讼”的“家”后注云:“叶各空反”(即音“公”)。请考虑,第二章“家”是不是韵脚?同一“家”字,所“叶音”不同,对不对?为什么是不对的? 五、填空

1.上古声母系统分类列表如下,翻阅《古代汉语》第二册 (附录四)《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各于括号内填上三个例字: 牙音 见( )溪( )群( )疑( )

舌音 端( )透( )定( )泥( )余( ) 章( )昌( )船( ) 书( )禅( )

唇音 帮( )滂( )並( )明( ) 齿音 精( )清( )从( ) 心( ) 邪( )

庄( )初( )崇( ) 山( )

喉音 影( )晓( )匣( ) 半舌 来( ) 半齿 日( )

2.双声,指的是( );迭韵,指的是( )。

3.假借字的产生,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 );二是( )。 六、下面所列双音词的两个音节都有双声或迭韵的关系,请分别注明它在上古所属的声母或韵 部: 1.双声:参差 踟蹰 栗烈 觱发 缤纷 侘傺 容与 憔悴 突梯 滑稽 犹豫 便嬖 蒹葭 伊威 玄黄

2.迭韵:窈窕 虺隤 顑颔 须臾 婵媛 觳觫 崔嵬 仓庚 鎡基 贪婪 七、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所代替的本字: 1.群臣皆惊鄂失色。 (汉书·霍光传) 2.刘媪任高祖。 (汉书·叙传上)

3.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史记·淮阴侯列传) 4.操吴戈兮被犀甲。 (楚辞·国殇)

5.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庄子·秋水) 6.长财七尺三寸。 (汉书·霍光)

7.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传·僖公十四年) 8.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战国策·秦策一) 9.子之病革矣。 (礼记·檀弓上)

10.正身共已,而阴阳自和,无心于为,而物自化。(论衡·自然篇) 1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李斯:谏逐客书) 12.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史记·淮阴侯列传) 13.不务出此,而天下巳集,乃谋畔逆。 (同上)

14.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 (史记·李斯列传)

15.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第七单元 一、填空:

1.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 )代。汉代著名注释家有( )等。

2.《十三经注疏》大多数是汉朝人或魏晋人做的注,唐宋做的疏。将各部书的注疏人填出:

《周易》:魏( 、 )注,唐( )等正义 《尚书》:旧题汉( )传,唐( )等正义

《诗经》:汉( )传,汉( )笺,唐( )等正义 《周礼》:汉( )注,唐( )疏 《仪礼》:汉( )注,唐( )疏 《礼记》:汉( )注,唐( )等正义 《春秋左传》:晋( )注,唐( )等正义 《春秋公羊传》:汉( )注,唐( )疏 《春秋谷梁传》:晋( )注,唐( )疏 《论语》:魏( )集解,宋( )疏 《孝经》:唐( )注,宋( )疏 《尔雅》:晋( )注,宋( )疏 《孟子》:汉( )注,宋( )疏 二、填空:

1.司马迁的《史记》,在唐代的注解就有( )的《史记索引》和( )的《史记正义》。

2.萧统的《文选》,在唐代就有( )注和( )注。

3.宋朱熹做了不少注解古书的工作,著有( )、( )、( )、( )。 4.清代学者几乎对每一种重要的古书都做了新的注解和考证;还作了许多古籍的( )工作。阮元为( )所作的《校勘记》,就是一例。

5.校勘学上常用的术语:“衍文”,用来指明( ),“脱文”专指( )。 第八单元 一、填空:

1.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侯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分为( )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

搜索更多关于: 古汉语练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一、翻译下列各句,并说明连词的用法: 1.广起,夺而杀尉。 (史记,陈涉世家) 2.(狼)性贪而狠,党豺为虐。 (马中锡·中山狼传) 3.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史记·项羽本纪) 4.哗然而骇者,虽鸡犬不得宁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5.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史记·汲郑列传) 6.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 7.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8.事成,犹得封侯,事败,易以亡。 (史记·项羽本纪) 9.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不告。”(论语·宪问) 10.(上)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11.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