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样例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7.4.油标
选用带螺纹的游标尺,可选为M16.
7.5吊环螺钉的选择
可选单螺钉起吊,其螺纹规格为M16.
7.6定位销
为保证箱体轴承座孔的镗制和装配精度,在箱体分箱面凸缘长度方向两侧各安装一个圆锥定位销,其直径可取:d?10mm,长度应大于分箱面凸缘的总长度.
7.7启盖螺钉
启盖螺钉上的螺纹段要高出凸缘厚度,螺纹段端部做成圆柱形.
8减速器润滑与密封
8.1 润滑方式
8.1.1 齿轮润滑方式
齿轮v?0.40m/s润滑。
12m/s,应采用喷油润滑,但考虑成本及需要选用浸油
8.1.2 齿轮润滑方式
轴承采用润滑脂润滑
29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8.2 润滑方式
8.2.1齿轮润滑油牌号及用量
齿轮润滑选用150号机械油(GB 443-1989),最低-最高油面距(大齿轮)10~20mm,需油量为1.5L左右
8.2.2轴承润滑油牌号及用量
轴承润滑选用ZL-3型润滑脂(GB 7324-1987)用油量为轴承间隙的1/3~1/2为宜
8.3密封方式
1.箱座与箱盖凸缘接合面的密封
选用在接合面涂密封漆或水玻璃的方法。 2.观察孔和油孔等出接合面的密封
在观察孔或螺塞与机体之间加石棉橡胶纸、垫片进行密封 3.轴承孔的密封
闷盖和透盖用作密封与之对应的轴承外部
轴的外延端与透端盖的间隙,由于v<3m/s,故选用半粗羊毛毡加以密封。 4.轴承靠近机体内壁处用挡油环加以密封,防止润滑油进入轴承内部。
9机座箱体结构尺寸
9.1箱体的结构设计
在本次设计中箱体材料选择铸铁HT200即可满足设计要求
30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代号 名称 箱座壁厚 箱盖壁厚 箱座加强肋厚 箱盖加强肋厚 设计计算 结果 ? ?1 ?=0.025a?3 ?0.025?156?3?6.9 ?=8mm ?1=0.02a?3 ?0.02?156?3?6.12 ?1=8mm ?21 ?22 ?21=0.85? ?0.85?8?6.8 ?22=0.85?1 ?0.85?8?6.8 b?1.5? ?21=7mm ?22=7mm b?12mm b 箱座分箱面凸缘厚 箱盖分箱面凸缘厚 箱座底凸缘厚 地脚螺栓 轴承旁螺栓 联结分箱面的螺栓 轴承盖螺钉 检查孔螺钉 定位销直径 地脚螺栓数目 ?1.5?8?12 b1 b2 b1?1.5?1 ?1.5?8?12 b1?12mm b2?20mm b2?2.5? ?2.5?8?20 df d1 d2 df?0.036a?12 =0.036?156?12?17.62 df?20mm d1?14mm d2?12mm d1?0.7df =0.7?20=14 d2?(0.5~0.6)df ?0.6?20?12 d3?(0.4~0.5)df ?0.5?20?10 d4?(0.3~0.4)df ?0.4?20?8 d?(0.7~0.8)d2 ?0.8?12?9.6 d3 d4 d3?10mm d4?8mm d?10mm n?4 d n C1 a?250时,n?4 df、d1、d2至外箱壁距离 由推荐用值确定 C1?18mm C2 d2至凸缘壁距离 df、由推荐用值确定 C2?14mm 3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R1 轴承旁凸台半径 轴承座孔外端面至箱外壁的距离 轴承座孔外的直径 由推荐用值确定 L1?C1?C2?(5~10) R1?18mm L1 D1 D2 D3 h L1?40mm 轴承孔直径?(5~5.5)d3 轴承螺栓的凸台高 h?(0.35~0.45)D2 hd 箱座的深度 hd?ra?30,ra为浸入油池内的最大旋转零件的外圆半径 d276.9hd?4?30??30 22hd?170mm
10设计总结
本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设计一个展开式二级圆柱减速器。首先确定了工作方案,并对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箱体等主要零件进行了设计。零件的每一个尺寸都是按照设计的要求严格设计的,并采用了合理的布局,使结构更加紧凑。
通过减速器的设计,使我对机械设计的方法、步骤有了较深的认识。熟悉了齿轮、带轮、轴等多种常用零件的设计、校核方法;掌握了如何选用标准件,如何查阅和使用手册,如何绘制零件图、装配图;以及设计非标准零部件的要点、方法。进一步巩固了以前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大检验,使我真正明白了,搞设计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很具体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密的分析和强大的理论做基础。另外,设计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各方面知识综合的结果。
从整个设计的过程来看,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像轴的强度校核应更具体全面些,尽管如此收获还是很大。相信这次设计对我以后从事类似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为毕业设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批评指正。
3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11参考文献
[1] 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杨可珍, 程光蕴, 李仲生主编.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05
[3] 刘鸿文 主编.材料力学.第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4] 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 主编.机械设计手册.新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 殷玉枫 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6] 濮良贵,纪名刚 主编. 机械设计.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5] 陆玉,何在洲,佟延伟 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第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 孙桓,陈作模 主编.机械原理.第6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 林景凡,王世刚,李世恒 主编.互换性与质量控制基础.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