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省2018-2019学年高一模拟选课调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KS5U 高考
注:“+”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
根据哪几组试管编号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A.BDF B.ACE C.BCE D.AB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48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7题,共计48分。
27.(6分)P53蛋白是由一种抑癌基因(P53基因)表达产生的蛋白质,可以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所以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它是由一条N端酸性区有75个氨基酸,中间疏水区有75个氨基酸,C端碱性区有243个氨基酸所组成的肽链经过加工而成的。下图为组成该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亮氨酸的结构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亮氨酸的R基包含的数字序号是 。在研究蛋白质的合成及运输实验中,科学家
3
常用H标记亮氨酸作原料,来追踪蛋白质的定向运输。用作原料的亮氨酸,若只有⑥号位的 H被标记时,不能达到追踪的目的,原因是 。 (2)P53蛋白形成的过程中生成了 个水分子。P53蛋白起作用的场所最可能
是 ,生物膜将细胞内部划分成一个个小区室的同时,也造成了蛋白质定向运输的空间障碍,P53蛋白可通过 跨越膜障碍进入该结构。 (3)人的染色体上除了具有抑癌基因,还有原癌基因,原癌基因的作用是 。
28.(6分)高度分化的细胞在植物体中是不会再分裂繁殖的,这些细胞若离体后在培养基上培养时会由原来的分化状态,失去原有的某些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结构(如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等),变成分生状态的细胞,分裂产生愈伤组织。为探究籼稻愈伤组织的培养条件,某研究小组配制了含有两种浓度 2,4-D(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然后接种初始重量相同的籼稻愈伤组织并分别培养在光照及黑暗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量愈伤组织的生长量,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分别用健那绿、龙胆紫、0.3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的多组愈伤组织细胞装片,可能看到的细胞结构或现象依次是 (填序号)。
①叶绿体 ②核糖体 ③染色体 ④线粒体 ⑤质壁分离 ⑥质壁分离复原 (2)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 。
(3)由图中实验数据分析,适当提高2,4-D的浓度更有利于 。
(4)愈伤组织不能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 。 (5)为大量获得该植物的愈伤组织,常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蔗糖,蔗糖的作用是 、 。
29.(6分)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异常与细胞衰老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科研人员研究中药党参对某种衰老模型小鼠肝细胞线粒体中a酶、b酶活性(两种酶在线粒体中的分布见下图,a酶、
b酶均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影响,以此了解其延缓衰老的作用及机制,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別 a酶活性相对值 b酶活性相对值 ①正常小鼠组 11.76 52.44 ②模型小鼠组 7.75 38.57 ③党参提取物低剂量组 7.66 38.93 ④党参提取物中剂量组 9.81 43.15 ⑤党参提取物高剂量组 11.02 49.63
(1)衰老的细胞,细胞核体积会 ,细胞呼吸速率会 。 (2) (填“a酶”或“b酶”)在细胞呼吸中催化的反应需消耗氧气。2,4-二硝基苯酚(DNP)对氧气参与的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会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能的形式散失,这表明DNP使该酶无法合成 。
(3)本实验中,作为对照组的是 (填表中序号)。
(4)实验结果说明,高剂量党参提取物可使衰老小鼠线粒体中 。
30.(9分)下图1表示在适宜的温度下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氧气浓度的变化)。在不同光质条件下光照1小时后氧气的浓度变化相对量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光质 自然光 红光 O2相对变化量 +18 +15 3 蓝光 +13 4 橙光 +11 5 紫光 +12 6 黄光 +3 7 靛光 +8 8 绿光 -1 9 无光 -4 注:O2相对变化量,“+”表示增加,“-”表示减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第9组的作用是 。
(2)下图2中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X、Y中,最可能代表光质的是 。
(3)在绿光条件下,金鱼藻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有 。如果由绿光突然转换为红光,则此时刻其叶肉细胞中C5的浓度将 。
(4)在黄光条件下,该植物经过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总量相对值是 ,此时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的物质转变是 。
(5)下图3是金鱼藻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其中在无光条件下也能进行的是 。
(6)根据此实验,可知在大棚种菜时需要注意 。
31.(6分)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图示实验步骤的是其部分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可能选择了 (填序号)中的一种来进行实验。 ①洋葱鳞片叶的表皮 ②菠菜叶 ③洋葱根尖 ④黑藻叶片
(2)实验发现,分别用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处理处于初始状态的丙细胞后,均能出现图丙所示的现象,随着实验时间延长,会出现的不同实验现象
是 。写出甲步骤的具体操作: 。 (3)若原生质体的长度和细胞的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丙所示),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X/Y的值越小,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 ,分离后的细胞越 (填“易”或“不易”)复原。
(4)植物细胞工程中,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获得原生质体的效果更好。此酶解过程不能在低浓度及过高浓度的溶液中进行,原因是 。 32.(6分)加酶洗衣粉中含有被包裹的酶和表面活性剂等成分。某同学开展了加酶洗衣服洗涤效果的相关研究活动。研究结果如左下表和右下图所示。 温度(℃)去污力(%) 加酶洗衣粉品种 甲 乙 丙 5~10 22.4 15.6 5.7 40~50 73.7 71.5 50.7 80~85 69.6 68.8 46.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本研究的自变量有 。图中的去污力的大小可能用 来表示。 (2)t1的温度范围为 ℃,温度超过t2后的洗涤效果表明 。
(3)加酶洗衣粉宜在温水中使用的原因是 。
(4)若欲探究在pH低于7.0的自来水中,加酶洗衣粉中的碱性蛋白酶是否依然能起作用,实验设计思路是 。 33.(9分)某生物兴趣小组以洋葱根尖、甲动物肠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开展了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研究。
甲同学:取洋葱根尖1~3 mm,进行漂洗→染色→压片→制成装片,观察到重叠的细胞。
乙同学:在正确地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后,镜检时在呈长方形的细胞中无法找到分裂期的细胞。 丙同学:用低倍镜找到了分裂中期细胞,换高倍镜后该分裂中期细胞不见了,而且视野很暗,很难观察。
丁同学:分别正确制作了洋葱根尖和甲动物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分裂装片,显微镜检比较两者分裂的区别。
戊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汇总计算,绘制了甲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2)肠上皮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及DNA含量的曲线图(如图1所示)。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G2期)和分裂期(M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观察到细胞重叠现象的原因是 。 (2)乙找不到分裂期细胞的原因是 。
(3)为了避免出现丙同学的结果,正确的操作是 。 (4)下图2中A~D表示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丁同学若要区分洋葱根尖和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分裂过程的不同特点,应选择图 。
(5)戊同学为了使统计数据更加科学,计数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
(6)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处于M期的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情况是 。 (7)胸苷(TdR)双阻断法可使甲动物肠上皮细胞周期同步化。经过一次阻断,S期细胞立刻被抑制,其余细胞最终停留在G1/S交界处;洗去TdR可恢复正常细胞周期。若要使所有细胞均停留在G1/S交界处,第二次阻断应该在第一次洗去TdR之后 h范围内进行。
(8)某同学想探究秋水仙素能否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请写出主要实验思路: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