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4.2 建构主义理论和科学教育改革 - 图文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和学习观之上的,学习者必须自己通过主动的、互动的方式学习新知识,教师不再是以自己的看法及课本现有的知识来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教学植根于学生的经验世界之中。建构主义本身并没有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它只是一个认知和学习知识的理念。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因此,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可作为一种反省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的教学活动,老师和学生一样同时在建构自己的知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随着教学情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式,以对应学生的学习。因此,师生之间的感情、心智活动在教学中彼此交融,两者的知识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科学教育中,教师本身除了是教学者之外,也是一位学习者,这与我国教育传统所说的“教学相长”的理念不谋而合。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根据以上观点,建构主义教学强调以下几点:
1、从学习者的经验出发
教师在教导科学知识之前应认真考虑学习者先前的(原有的)知识背景,呈现的教学内容应在学生可能的建构区范围之内。
2、角色的调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一个知识的提供者,而是一个“协助者”,适时创设机会由学生自己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的差异,进而再构建自己新的认知。
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3、布置良好的学习情境
教师是学习环境的建构者,以建构主义为取向的教学应注重调整现有的教学材料,布置适当的问题情境,制造学习者在认知上的冲突,以引起学习者的反省及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不能照本宣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