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银行会计说课稿
《银行会计实务》课程教学设计
会计教研室 时桂霞
各位专家,我是经济管理系一名普通的专业课教师,今天我的汇报课程是《银行会计实务》。我主要汇报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综述 主要介绍课程的性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设计、课程内容 二、教学单元设计 主要介绍单元内容及活动设计、教学评价与建议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介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四、教学资源建设 主要介绍师资配备、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基地建设等情况 五、特色及效果
一、课程综述
(一)课程性质
该课程是高等职业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所涵盖的业务复杂、内容广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银行对公业务的不同类型,具备不同业务凭证填制、审核及处理的能力。它要以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为从事银行业务打下基础。
(二)课程定位
银行会计实务在我院的课程定位是职业能力课,在形成就业导向型的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设计方案中,本课程占有重要地位。《银行会计实务》课程以《财务会计》、《银行会计》、《经济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对学生的理财素质和能力的养成起到主要支撑作用。
(三)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活动,使学生能初步使用和审核各种银行业务凭证,能熟练掌握各项对公业务的内容和操作流程,能够熟悉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的管理规定和操作规范,能够按照有关规定领用、发售、使用、上缴、核算、注销、销毁重要单证。培养学生具备遵法守法,谨慎认真的品质,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能力目标:
1. 会与银行对公业务相关的电脑操作; 2. 会快速中英文输入和小键盘数字传票输入; 3. 能辨别现行各种格式的业务凭证;
4. 能正确使用各种格式的业务凭证并了解各种业务凭证的区别;
5. 能根据各种业务凭证上的要素(印章、背书、完整性、规范性等)识别瑕疵凭证; 6. 能辨别各种业务凭证的真伪; 7. 会审核凭证上的各项要素; 8. 会电子验印、折角验印; 9. 能熟练使用打码机打码;
10. 能根据不同业务需要熟练使用各银行业务章; 11. 会规范进行银行内部往来的凭证传递和会计核算; 12. 会熟练进行电脑记帐; 13. 能执行帐簿的记载要求;
14. 能执行《票据法》、《商业银行法》、《支付结算办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15. 能执行《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办法》、《印章管理条例》、《凭证管理条例》等银行内控的有关规定;
16. 能执行密押保管和使用程序;
17. 能严格执行柜员密码使用和定期更换的规定。 (四)设计思路
该课程以工作项目与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在邀请银行业务专家对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所涵盖的业务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以银行各项临柜对公业务操作为主体,按照高职学生认知特点,采用并列与流程相结合的结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1.知识模块:本课程包括 基本核算方法处理 单位存款业务处理
支付结算业务—结算方式处理 支付结算业务—票据结算处理 单位授信业务处理 单位代理业务处理
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处理 外汇业务处理 年终决算处理
共九个学习项目,这些学习项目是以商业银行一线对公业务的类型为线索来设计的。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单位存款业务处理支付结算业务—结算方式处理;支付结算业务—票据结算处理;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处理;外汇业务处理 难点:资金清算和金融机构往来业务处理
解决办法: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多媒体技术应用等
课程每个工作项目的学习与实训都以标准业务操作流程为载体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每一项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每一工作任务模块都应以相关的制度法规为基准,按照业务操作的流程顺序逐项学习各项临柜业务的操作要点,借助银行真实操作设备、仿真业务凭证、业务印章、业务操作程序,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互换等实训练习,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胜任银行对公岗位的职业能力。同时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课时数72,其中实践课时40。
二、教学单元活动设计
(一)按新修改的教学标准 (二)学生情况与学习方法
1.学生情况:
高职学生比中职学生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但高职生同样存在参差不齐、个体差异大的问题,所以对学生不能一个标准。理论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有条件的可分层次教学,争取每个人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突出 高素养、
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学习方法:
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主动参与、知识感悟和自我习得,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深深体会到,必须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说让他们“会学习”。
我们力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设疑、学会发现、学会尝试、学会联想、学会归纳总结”。学习有得必有疑,只有产生疑问,学习才有动力,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和处理,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力求做到“概念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规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题目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与做”的结合中锻炼提高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
通过加强针对性,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大实验实习力度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一) 教学方法: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教师为主导,通过多种方法 如:现场参观、案例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互换引导学生学习。 (二)教学手段:
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以课堂、投资理财模拟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实例观察、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样化的方式来达成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实例,学会观察和分析;并以多媒体课件、模拟训练、实验实训辅助教学,实现课堂容量的扩充,提高课堂效率。
依托齐鲁证券形成开放课堂,通过讲座、 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兴趣、拓宽学生视野。 (三)考核方法 理论考试+技能测试
四、课程资源建设
(一)教学团队
课程组共有8名教师
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 研究生1人,本科7人
中级会计师3人,理财规划师5人 全部具有社会实践经历 (二)教材及教学辅助资源
教材要求: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以银行从业岗位技能对操作能力的要求,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教材在内容上应既实用又开放,在形式上应适合高职学生认知特点,文字表达要深入浅出,突出图表的作用。尤其是各项业务所使用的凭证,可以将各商业银行实际使用的样本图示在教材中,各项业务的业务流程也可以以图示的形式展示出来。
教材选取:选用证券从业资格考证教材
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可以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学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三)实训基地
学校投资建成了ERP实训室一个,投资理财实训室一个。 德州各商业银行营业部已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托,为培养双高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课程特色与效果
(一)特色
1.教学理念新颖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采用“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成效显著
大量采用案例组织教学,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而且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重视师生互动交流
建立师生互动的即时沟通、交流制度,深受学生欢迎,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4.教学手段与时俱进 组建了ERP实训室,筹建了投资理财实训室,有学生终端45台,证券交易终端一台, 采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方式和环境。 (二)效果
1.丰富了教学资源
2.改革了教学模式与评价标准 3.学生的职业证书获取率明显提高
4.基本实现了学校与企业零距离、教学与实践零间隙、毕业与上岗零过度。 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同行专家和社会的好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