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开学考)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题目要求的。
1.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 )
A. 东西走向 B. 南北走向
C. 东北—西南走向 D. 西北—东南走向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我国区域特征。
【详解】注意图中等值线是等压线而不是等高线。在没有等高线地形图上要分析地形地势,可以根据河流的流向和水系特征来分析。从图中水系来看,河流分别流向北和南两个方向,其源地之间就是地势最高的山脉所在位置。注意图中指向标指示的方向,山脉的延伸方向亦即山脉的走向。所以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故选A。
甲图为某岛等高线地图,等高距为40m,一画家欲前往该岛。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 1 -
2. 乙图是画家在海上①-④中某处画的该岛的素描图。该画家最有可能在(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3. 画家打算登上该岛主峰俯瞰全岛,请为他计算主峰的海拔高度并确认从图示甲~丁中哪个位置出发最合理( )
A. 甲处 410m B. 乙处 370m C. 丙处 460m D. 丁处 470m 【答案】2. A 3. C 【解析】 【2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该画家前方地势最低,左侧和右侧分别为连绵的山脉,而且左侧山脉延伸较短,右侧的山脉延伸较长。因此判断该画家应该面向该地的最低点,根据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知,④位置和②位置的前方,等高线密集,且成闭合,说明为山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④和②两地,BD错误; 素描图中的最低点在画家的前方偏左,在③位置,正前方的地势较高,最低点位于前方偏右,并且左侧山脉绵延较长,右侧绵延较短,与图幅不符,故C错误;在①处,正前方偏左的位置,地势较低,而且左侧山脉延伸较短,右侧的山脉延伸较长,与图示相同,故A正确。故答案选A。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40m,岛屿最低处为海平面,海平面距图示西南部的山顶之间相差11条等高线,因此此山海拔最高,为主峰。根据等高距和等高线的条数可以推知,主峰的海拔为440m-480m,排除A,B;登山线路,要选择坡度较缓的坡,由图可知,丙到主峰的线路,等高线稀疏,且为沟谷,因此地势较为和缓,适合登山,丁处到主峰,等高线密集,坡
- 2 -
度较陡,不适合攀登,故C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C项。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有关问题的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从等高线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高度,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m)可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差=0.6/100?H相(℃)。
(3)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某地形区最下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低,最上部等高线的注记高程为H高,该图的等高距为d,则该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为:H高-H低≤H相。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A. 80m B. l00m C. 120m D. 140m 5. 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A. 东北流向西南 B. 西北流向东南 C. 西南流向东北 D. 东南流向西北 【答案】4. B 5. A 【解析】
本题既考查了学生的读图、析图和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考查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综合性强,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4题详解】
理解河流两侧等高线对称是本题的关键。图中等高距是20米,据图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以看出,图中最低处为260米<高差<120米。也可以利用公式“(n-1)d < H <(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图中n为5条,d为20米。题中要求选出最大高差,只有100米在此范围内,故答案选B。
- 3 -
【5题详解】
本题需明确水往低处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故图中河流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答案选A。
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图,等高距为500米。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 乙地与图中最高峰的高差可能为 ( )
A. 1200米 B. 210米 C. 112米 D. 700米 7. 在山峰上最有可能看不到(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6. B 7. D 【解析】 【6题详解】
图中最高山峰海拔为3620米,乙地海拔介于3000—3500米之间,因此乙地与图中最高峰的高差为120—620米之间,故B正确。 【7题详解】
①和山峰位于河谷两侧,透视性好;②、③到山峰之间,等高线疏密程度变化不大,为均匀坡,透视性较好;山峰与④位于山脊两侧,因此从山峰上看不到④,故D正确。
【点睛】乙地与①地之间有河流发育,河流发育在山谷中,在等高线图中,“凸高为谷”。
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靠体力赚钱。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 4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