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导学案
应城一中校本课程--------高二政治◆必修4◆导学案 编写:孙渊 校审:冷群英
§2.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姓名:
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心中有数)
知识与技能:识记发展普遍性的原理,把握发展的实质,以及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 过程与方法:列举事例,主动探究,交流探讨,归纳提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学习重难点 发展的实质、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学习过程 【基础梳理】(A级,请快速浏览教材,完成下列内容,并记住它)
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和 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向 、由 到 的运动过程中。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 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社会经历了 、 、 、 ,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 ,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着由 到 、由 到 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 入 的过程。 二、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 ,是 的产生和 的灭亡。 【问题探究】(B、C级,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下列问题,要认真思考哦)
一、发展的普遍性
【探究1】
1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高二政治备课组
应城一中校本课程--------高二政治◆必修4◆导学案 编写:孙渊 校审:冷群英
思考:(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它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人类的体质还会发展吗?
学生回答:(1)从生命产生到人的出现,经历了从化学进化到生物进化的上升过程,最后产生了人类。人类的出现是自然界的一次巨大飞跃。它说明了自然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会发展。因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
【探究2】材料一:“看时间”————咱们中国的老百姓六十年代时看时间是看天上。到了七十年代是看墙上,墙上挂着个巨大笨重的挂钟很了不得。八十年代看腕上,手表开始普遍起来了。九十年代就看腰上,一个BP机挂在腰上成了多少个男人炫耀的资本。到了现在,BP机全被淘汰了,人们看时间都是往口袋里一掏,小巧玲珑的手机出来了。 材料二:国庆60周年中国的成就
1.GDP年均增长8.1%,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等偏下收入国家 2.城乡居民储蓄增加2.5万倍,人民生活由贫困迈上总体小康 3.财政收入增长985倍,有效提高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4.粮食产量增长3.7倍,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支撑工业化进程 5.粗钢年产从16万吨到5亿吨,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6.对外贸易增长2266倍,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 7.城镇化率从10.6%提高到45.7% ,走向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8.文盲率降至6.67%,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9.研发经费已占GDP1.52%,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10.居民平均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 思考: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国家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是巨大的,中国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形态的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探究3】材料:人类输血史
血液象征着生命,输血作为普通的外科手术,使无数人获救。然而,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的输血疗法,却缘于彻头彻尾的错误认识。
十二世纪前后,放血疗法被当作“无所不能”的治疗手段,当时有一首广泛流传的歌谣:身体放血改新颜,提神醒脑又亮眼,思维清晰无悲愁 ,运动内脏益睡眠 ,听力敏锐精神旺 ,声音洪亮每一天 。
后来,一些医生建议将动物的血液输给人类来治病。人类输血史上的第一个真正的病人是莫里。莫里疯病发作时会暴打妻子并放火烧房,一位宫廷医生将小牛血输入莫里体内,希望借由“温柔的小牛”血液治疗莫里的疯狂。输血后,使莫里处于濒临死亡的高烧、休克状态,幸运的是他熬过来了,而且不再疯狂。这次奇迹般的治疗,在欧洲立刻引起了极大震动,输血疗法一时成为时尚。然而将动物血液输给人,凶险可想而知,最终主教在全欧洲禁止了输血疗法。
到了1818年,产科医生布朗德尔博士总结出两项输血基本原则:1、只能使用人血;2、只能使用于大失血而濒临死亡的人。他一共给11个大失血病人输血,使其中5人获救。布朗德尔的成功,再一次激起医学界对输血的兴趣
2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高二政治备课组
应城一中校本课程--------高二政治◆必修4◆导学案 编写:孙渊 校审:冷群英
1901年,维也纳的一位年青病理学家,兰士台纳发现了人类的血型。他将此写入科研论文并倡导血型匹配。 1915年,医学家发现0.2%的柠檬酸既可以防止血液凝固又对人体无害。这项关键性发现,使得输血这个从前需要专家才能做的手术,转变为一个普通的小手术。
思考:人类输血史,经历了放血—输动物血—输人血—血型匹配,这是一个什么过程?
探究结论:无论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人类的认识,都是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变化和发展,才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
提示: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发展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二、发展的实质
【探究4】材料一:照相机自1839年由法国人发明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20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200年里,照相机走过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架构演变为光学、机械、电子三位一体,从传统银盐胶片发展到今天的以数字存储器作为记录媒介。笑看浮云遮望眼,瞬间沧海变桑田,数码相机的出现正式标志着相机产业向数字化新纪元的跨越式发展,人们的影像生活也由此得到了彻底改变。如今照相机的数码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这也是新兴科技快速应用,以创造价值的一个体现。对于未来的数码相机市场,我们无法预测其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整个行业必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加速。
材料二:柯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多年来,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柯达于1975年成功研发了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手持电子照相机”,但其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导致了它在数码技术风暴席卷全球过程中的滞后,以致危机重重,于2012年1月19日申请破产保护。
思考: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柯达公司由照相机行业龙头到申请破产保护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怎样看待发展的意义?
3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高二政治备课组
应城一中校本课程--------高二政治◆必修4◆导学案 编写:孙渊 校审:冷群英
【探究5】材料:俄国著名作家赫尔岑,有一次应朋友邀请,去参加音乐会,可节目刚演出不久,他就打起瞌睡来,这是女主人推了他一下,问:“先生,你不喜欢音乐吗?”赫尔岑摇了摇头,说:“这种低级轻佻的音乐有什么好听?女主人惊奇地说,这里演奏的可都是流行的乐曲啊。赫尔岑平心静气地反问:“难道流行的东西就是高尚的吗?”。女主人反驳:“不高尚的东西怎么会流行呢?” 赫尔岑听了这句话,风趣地回答:“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吗?”说完,就走了。 问:女主人为什么会陷入困境?
(女主人判断高尚音乐的标准是根据形式上、现象上的新奇,一时的流行等。而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知识拓展: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是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
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代企业制度、素质教育等
旧事物则是指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如:应试教育、保守观念等
概括: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就是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思维拓展:
判断新旧事物的三种错误标准,即:时间标准(历史上的某些倒退现象: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现状标准,旗号标准。
(1)时间标准:以事物出现的时间的先后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新旧
(2)旗号标准: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3)现状标准:以事物的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的完善来判断一事物的新旧。(例如:第一台火车1814年问世,丑陋笨重,行走吃力,没有马车快。)
需要注意的是:新事物与旧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并且会随着具体的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事物处于产生、发展的阶段,可能是新事物,到了灭亡阶段,就成了旧事物。因此,绝不能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新事物与旧事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下列属于新事物的有( )
A、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 B、经济全球化 C、法轮功 D、机器人抢险 E、“大锅饭”观念 F、科学发展观 G、疯牛病 H、电脑算命
判断: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 B、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E、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
问:哪些属于“发展”?哪些属于“运动变化”? 发展的是ABF 运动变化的是:ABCDEF
2、正确理解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要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就要在运动、变化、发展三个概念的比较中突出发展这个概念的实质。
4 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 --培根 高二政治备课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