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学生版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学生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1:42:05

第31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编制: 审核: 姓名: 班级: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2、通过对新旧三民主义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革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课堂六环节】 一.“导”——教师导入新课(3分钟) 二.“思”——学生自主学习(12分钟) 【知识梳理】

一、三民主义(1905年)---- 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 (2)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朽。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 2、三民主义提出:

(1)1905年8月,孙中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在为其制定的纲领中,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

(2)1905年11月,孙中山为同盟会机关报——《 》写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 和 ,后简称 三民主义。 3、三民主义的内容: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民族革命,以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

(2)民权主义——“ ”,即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 。 (3)民生主义——“ ”,即社会革命,主张核定 ,现在地价归 所有, 革命 后增涨的地价归 所有,由国民共享。 思考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 ① 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

② 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③ 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4、评价三民主义: ⑴积极性:

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 纲领,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

②、孙中山还以三民主义思想为指导,制定颁发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⑵局限性:

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反对 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 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第31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编制: 审核: 姓名: 班级: 二、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1924年1月)-----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1、背景:

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相继失败; ②、俄国 的胜利和中国 的影响; ③、 和 的帮助; ④、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不懈追求。 2、提出: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①、通过《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改组了国民党。 ②、确立了“ ” 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3、内容:

①、民族主义:对外反对 ,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平等,对内反对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②、民权主义:授予一切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 4、评价:

①、新三民主义是 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 ,是指导新时期 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 的革命性,成为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 ; ②、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有力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

③、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及救亡图存的纲领。 三.“议”——要求:组长组织、人人参与、注重实效;合作交流,互帮互学,展示自己学习成果(8分钟)

1.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旧: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没有明确 主张;新:认清帝国主义面目,提出明确 主张。

旧:缺少具体的可操作性,只是些抽象的概念;新:民权具有 普遍 性、具体性和 可行 性

旧:平均地权,但并没提出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旧: ,谋求改善工人生活;承认“ ” 更关注农民和工人的利益。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同盟会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统治,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 请回答:

(1)当时“政治革命”“民族革命”“社会革命”分别指的是同盟会政治纲领的什么?

第31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编制: 审核: 姓名: 班级: (2)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关系如何?

(3)如何评价三民主义?

材料二: 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的论述:这种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请回答:

(4)毛泽东判断三民主义的真伪的标准是什么?他的具体依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

(5)毛泽东认为新三民主义如不要农工政策,不“唤起民众”,那就是准备革命失败。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 四.“展”——要求:学生激情展示。小组代表或者教师随机指定学生展示。(8分钟) 五.“评”——要求:同学们要在此环节用红色笔作好笔记,深化理解知识,提升运用知识的能力。 六.“检”——课堂检测(独立完成,把答案写在括号内)

1.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

2.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下列哪一方面为三民主义的核心思想(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暴力革命

3.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平均地权”方案在本质上 ( )

A.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纲领 B.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C.没有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 D.实行后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4.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粹主义 D.民生主义 5.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 )

A.反对民族压迫 B.反对封建统治 C.反对满洲贵族 D.反对帝国主义 6.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三民主义重新解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反对民族压迫③平均地权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新三民主义的表叙,不正确的是( )

A.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国民打革命的发展 D.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完全一致的 8.孙中山实现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其具体因素不包括 ( )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第31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编制: 审核: 姓名: 班级:

C.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D.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 在《遗嘱》中,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

【知识链接】

1、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间有什么关系?

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革命斗争的纲领,是民主革命奋斗的目标,它蕴含着三大政策的精神。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有了纲领和目标,没有正确的和完善的方法、手段,纲领和目标就无法实现。实现奋斗目标惟一正确的方法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2、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同: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这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对当时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异: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原则区别。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这些内容。

搜索更多关于: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导学案学生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第31讲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编制: 审核: 姓名: 班级: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学习目标】 1、了解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2、通过对新旧三民主义等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革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课堂六环节】 一.“导”——教师导入新课(3分钟) 二.“思”——学生自主学习(12分钟) 【知识梳理】 一、三民主义(1905年)---- 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1、背景: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