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中通用技术下学期第7周3.2系统的分析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 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 科 目 必修 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分析案例,理解系统的5个基本特性 2、 系统的分析、步骤和原则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经历分析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归纳出系统的涵义,进而培养学生归纳抽象的能力。 2、通过案例,掌握系统的基本特性,构成系统的基本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难点 三、教学过程 预设环节名称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形式 学生活动方式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让学生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让学生进入课堂。 用问题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同时把本节环节3 新科深入 提问 讨论回答 课的重点融入其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就学习了本节内容。 环节4 四、教学反思 科 目 3.2 系统的分析 3.2 系统的分析 通用技术 年 级 适用班级 教学时间 高二 1课时 1单元(章) 1 课(节) 系统的5个基本特性;初步掌握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及步骤 系统思路;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分析处理身边的问题。 环节1 课堂预习 巡视 自主学习、思考 环节2 新课探究 以课件展示 观看、思考 深入探究 结合实际进行讲授 学习、思考 理性地参与,深入探讨 通用技术 年 高适用班所有 1
级 二 略 教学目标、重难点等略 三、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 教师活动 环节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级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 预习系统的特征 : (1)整体性 (全局、集合) ; (2)目的性(功能); 一、 (3)相关性(匹配、关联) ; 自主学习、思考 课前预习 (4)环境适应性(自适应); (5)层次性。 (1)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组分(元素)是构成系统整体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但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组分(元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三个臭皮匠顶过诸葛亮、 第 一 课 时 丢卒保车、一招不慎,全盘皆输、盲人摸象等。 (2)系统的目的性:系统的目的性是指以实现某种功能为目的,这正是区分不同系统的标志。 (3)系统的相关性:系统的相让学生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关性是指系统内部各组分(元二、 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 观看、思考 探究新课 制约的特定关系,某一组分元素 的变化,会影响其他组分元素实现其功能。 (4)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系统的适应性是指任何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环境之中,必然要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外界环境变化会相应的引起系统功能和内部(元素)的变化。系统具有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原有功能的特性。 (5)系统的层次性:系统无论大小,都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系统,并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
让学生进入课堂。 2
系统各个层次具有独立的功能,它们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系统的整体功能 什么是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是运用系统的思想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 2.系统分析的目标: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 三、新科深3.系统分析采用的方法:运用科讨论回答 入 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 4.系统分析产生的结果: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系统提出改进方案。 七、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八、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四、加强理 解 (2)科学性原则 (3)综合性原则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了系统的基本特征,能进行系统分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但部分学生不听课,不学习,纪律仍有待加强。学生学习不是很积极,学习兴趣不浓,应加强学生的通用技术素养。
用问题激发学生上课兴趣,同时把本节课的重点融入其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就学习了本节内容。 学习、思考 理性地参与,深入探讨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