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前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第一节 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
1、使儿童从环境中获得更丰富、清晰的信息; 2、是婴幼儿活动成功的必备条件。 二、注意与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1、凡是注意所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人们对该对象的知觉就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 2、注意是研究婴幼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婴儿不会用用表达其对刺激的反映,只有通过其注意的表现,来了解其心理反映
定向反射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变化,是研究注意的重要指标。(P95)
①觉醒状态(深度无意识——极度兴奋): 柯纳:规则的睡眠
不规则的睡眠 昏昏欲睡
不活跃的清醒 活跃的清醒 哭闹
觉醒状态与注意水平呈倒U形关系。 ②习惯化(去习惯化)
习惯化:对熟悉的刺激所发生的注意减退现象。 去习惯化:新刺激的出现导致注意增强。 标志:注视时间及心率:固定的试验程序
婴儿控制的程序
③心率变化(减速—定向;增速—防御、恐惧) 易测、可靠、敏感。
应有准备性测量;避免其吸奶头
④瞳孔扩大
越大注意水平越高;难以实施,可用范围小。 ⑤吸吮抑制
婴儿常见的是停止吸吮
研究婴儿注意应综合多种指标。 三、注意与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感觉记忆(短暂注意)——短时记忆(持久注意)——长时记忆
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注意稳定性——意志坚持性
第二节 学前儿童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 注意现象自出生始。其发展主要表现为注意活动本身性质的变化和注意对象的变化。
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早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
知觉的效果取决于注意状态
视觉悬崖;注视人脸
爱情测验
注意的外部表现之一:无关活动停止
分析无意注意的两种形式,回忆相关内容
(一)定向注意的发生
1、注意是一种定向反射,定向反射既是生理反应,也是最初级的注意;
2、定向反射性注意是外界事物特点引起的,是无意注意的最初形式。
负诱导:强烈的刺激引起大脑皮质的一定区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同时,其它区域或多或少处于相对抑制状态。
生理饱和:幼儿不能长时间保持一定的优势兴奋中心,注意集中于一种对象后,容易发生“生理饱和”,即有关神经细胞发生抑制,于是,注意转向另一对象。
这使儿童注意的方向不断变化。
(二)注意选择性的发展——儿童注意发展的主要表现
其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选择性注意性质的变化:
最初决定于刺激物的物理特点,以后逐渐转变为刺激物对儿童的意义(满足儿童需要的程度) 2、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变化:范围的扩大 对象的复杂化
二、无意注意的发生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生发展
定向性、选择性注意都属于无意注意。
随着语言和认识过程有意性的发展,幼儿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使幼儿注意发生更大变化,心理能动性更高。
第三节 3——6岁儿童的注意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
3岁前婴儿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注意,3——6岁儿童的无意注意仍占主导地位。主要特点表现为: 1、客观因素为主(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但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注意易分散。 2、主观因素开始发挥作用(与幼儿兴趣和需要有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中班兴趣更广;大班感兴趣的游戏持续更久,中止便反抗。 二、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期,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水平低,稳定性差,而且依赖成人的组织引导。其特点为: 1、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额叶7岁完善)
额叶的发展 小班3-5(良好的教育条件) 有意注意保持时间:中班10(无干扰)
(单位:分钟) 大班15(内部言语自觉调节)
它的生理基础是脑的一般觉醒水平
主要表现为“感觉偏好”新生儿期就有
幼儿玩耍持续时间:
年龄(岁) 时间(分钟) 1.5 5-8 2 10-12 2.5 10-20 3 30-50 5-6 120 识字的孩子:“干”“田”
2、在外界环境,尤其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①帮助幼儿明确注意的目的任务 ②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 3、逐渐学习一些调节注意的方法
4、其有意性注意是在一定活动中实现的。
第五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学习要求:
1、复习并巩固记忆的的概念及其相关普通心理学知识;
2、明确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理解并掌握“客体永久性观念”、“延迟模仿”、“幼年期健忘”、“记忆回涨现象”等概念。
4、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和3——6岁幼儿记忆的发展特点。
复习导入:
人的心理的发展,除得益于神经系统的不断成熟外,主要是经验的不断积累。
回顾:记忆的定义、环节、种类、作用 第一节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感知觉的发展
知觉的所有特性都包括了经验的作用。 二、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
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桥梁——记忆表象 1、表象相关知识的复习:
记忆与思维——表象是过渡环节; 记忆与想象——想象的原材料就是表象
2、遗觉表像:又称遗觉像,是感知后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短暂的保持。P137 三、语言学习的前提
听——记忆——说;读——记忆——写 四、影响情意过程的发展
通过记忆,儿童对与经验有关的事情发生一定的情感体验。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导入及复习:记忆过程的环节。问:从哪一个环节来考察记忆?它表现为哪两种形式? 一、记忆的发生与表现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
有意注意的萌芽 言语调节,活动参与
遗觉表象研究:
黄希庭(1982)的实验:摄影记忆;
林传鼎:我国儿童:22-30% 穆欣娜:学前儿童记忆特点,过了一定年龄会消失 都布:儿童多于成人,可能是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